译语

作者:尹耕
译语

民族地理著作。明尹耕撰。一卷。耕字子华,号岷峨山人,代州(今山西代县)人。嘉靖进士,官河南按察司兵备佥事,为张万纪所劾,谪戍辽左。是志约作于正德间,因叙蒙古事迹,故取《说文》释“译”之意,名之曰《译语》。约一万五千字。分沿革、风俗、山川、土产、古迹、杂记六大部分叙事。沿革自夏至明, 凡其称名、部族替代兴废等均有简述。风俗部分叙其婚丧嫁娶、起居饮食、待宾宴客等内容。山川部分内容最多,自阴山、狼居胥山、燕然山、苍山等近六十座,凡位置、自然生态、历代攻战等皆有载述;具体记斡难河、清尘河及众多海子、沙漠等,特别是记盐海子盐,是考查内蒙古及西北地区资源的重要资料。杂记部记酋长、马匹、骑射、弓箭、甲胄、地形、气候、风沙、狩猎与中原战争、归附中原王朝等内容。全书记载十分详备系统,对研究蒙古族历史、地理有重要参考价值。有《纪录汇编》本,《丛书集成初编》本,《景印元明善本丛书十种》本。

章节列表

升序↑

尹耕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猩红热

猩红热

在嘈杂忙碌的生活中,个人的生死实质存在是卑微的,无人注意的,他只有通过爱与被爱才能拥有自己的价值。歌颂的同时对社会的冷漠讽刺。

冲虚至德真经四解

冲虚至德真经四解

冲虚至德真经四解。金人高守元纂集,约成书於大定乙酉。二十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本书鲜见其它传本。其集张湛、卢重玄、宋徽宗、范致虚4家《列子》注,存张湛注原貌,卢重玄、范致虚二注赖该书流传,宋徽宗注赖该书存全貌。

饮酒二十首

饮酒二十首

组诗。东晋末南朝宋初陶渊明作。陶渊明(365~427),名潜,字渊明。或说一名渊明,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附近)人,东晋大司马陶侃曾孙。 王瑶根据《饮酒二十首》诗序“比夜已长”“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推断这二十首诗创作于同一时期。王瑶、袁行霈等均推断这组饮酒诗创作于义熙十三年(417),即东晋、刘宋即将易代之际。

李清照集校注

李清照集校注

宋人别集注本。今人王学初注。学初字仲闻,浙江海宁人,系近代学者王国维之子。李清照为宋代著名女作家,其词在宋词中有很高的地位,诗、文也极出色。然其集久已失传。清《四库全书》所收《漱玉集》,仅有词十七首,系辑佚而成,远非全貌。本书广为搜集,并加考订校勘,是目前所见搜辑得比较详备而材料又很可靠的一个集子。全书分为三卷。由于李清照的文学成就以词为最高,故本书一反前人编次别集之惯例,以词为第一卷。编者态度审慎,在所收集到的五十七首词中,严加考证鉴别,只把可靠的四十三首列入正编,其馀十四首则作为“存疑之作”附于其后。第二卷收诗(包括失题者)三十一首。第三卷为文,录清照文五篇,断句三则。此书优点有五:一为收罗之富。其引用书多达一百六十馀种,其中很大部分属于珍本秘籍,有些明刊本,流传极少,有的卷帙浩繁的丛书、类书,皆为当时一般辑佚工作者所无法取资者。二是校勘之精。编者往往因一字之疑,罗列若干种本子相互校雠以定去取;南宋以来所有诗话、笔记,凡有可供参证者,分别系于作品之后,以资对勘,使读者可以触类旁通。三是作品鉴别之慎。决不贪多务得,对于确属误题为李清照的作品,纵为名篇佳什,也坚决区别存疑。四是编者所撰《李清照事迹编年》,对李氏一生经历作了详细考证,颇多参考价值。五是编者对李氏诗、词、文所作注释,引述许多有关宋代社会风习和文物制度的材料,对深入理解作品极有帮助。此书亦微有瑕疵,如注释部分有应注而未注者,有注释不完全、不准确者,有误注者,等等。书稿成于1963年,1964年已排版付型,因故未能出版。1979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予以出版。

药师经白话解释

药师经白话解释

《药师经》全名《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由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为中文。和《地藏经》一样,《药师经》是赞叹药师佛行愿的佛经,是大乘经典之一。由金兆年、吴秋琴两位居士译注的《药师经白话解释》,自1990年至1991年在《广东佛教》总13-21期连载,受到读者的欢迎,时有读者要求印赠单行本,鉴于连载期间,作者也将稿件寄上海佛教协会出版发行,故未能及时列入《广佛丛书》印赠,今夏承浙江新昌大佛寺悟道方丈发动四众热情助印。

般若心经解义

般若心经解义

般若心经解义,一卷,清徐槐廷解义并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