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耕

尹耕
  • 姓名:尹耕
  • 别名:字子萃
  • 性别: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蔚州卫(山西蔚县)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尹耕,明代诗文作家。生卒年不详,字子萃。蔚州卫(山西蔚县)人。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其年才20。为人豪宕不羁,性嗜酒,喜谈兵,尝为州守,废免家居。生长边陲,通知疆事,痛恨武备废弛人、边臣失职,作《塞语》11篇,申明边防虏势之要害,以告当事者。严嵩当国,见而才之,自知州起废,数月中迁兵部员外郎中,出知河间府,后擢河南按察司兵备佥事。坐劾戍辽左。他所作的歌诗,沉雄历落,有河朔侠烈之风,如《战城南》:“战城南,鼓声沸,胡阵如蛇前最锐,三冲五合令转严。仰面看天斜日坠,胡来不去追,胡来不发矢。大开阵角卧中军,凯歌如雷似壁起。”其诗常描写边塞风光及抗侵情况,如《蔚州歌》:“南山陡绝石门峪,西岭斜通乱石堆。敢勇近闻堪一战,莫教容易近长安。”诗如其人,从中也可看出他喜谈兵的性格特点。他亦善文,纵横议论,颇与其诗风格相似。著有《朔野集》。

尹耕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王尔德奇异故事集

王尔德奇异故事集

出版于1891年的《阿瑟·萨维尔勋爵的罪行和其他故事》是一部由奥斯卡·王尔德创作的奇异短篇小说集,包括《阿瑟·萨维尔勋爵的罪行》《坎特维尔的幽灵》《没有秘密的斯芬克斯》和《模范百万富翁》,《W.H先生的画像》是后来增补进去的。《王尔德奇异故事集》是其中文简体全译本。这些故事写于1887年至1891年,是王尔德创作能力的巅峰时期。故事以其幽默、反转、荒诞、微悬疑、微惊悚、微浪漫剖析了维多利亚时代的现实问题,同时也探讨了人性的美与丑,探索着自我的复杂与矛盾。坐实了王尔德“故事大师”的美誉。 被手相师预言可怕命运的年轻勋爵…… 始终洋溢着难以描述的神秘感的女子…… 在英国古堡里游荡了几百年的阴森鬼魂…… 乐于扮成可怜乞丐的百万富翁…… 为了证明对某种理论的绝对信仰献出生命的漂亮男人…… 惊奇又温暖,悲伤又治愈,荒唐又魔幻,异想天开又耐人寻味。

费德里哥

费德里哥

这个故事讲述的是年轻的爵爷费德里哥心地善良、热情机敏,却嗜赌成性,不仅输光了家产,还害他的十二个朋友失去了性命。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有幸得到耶稣的三个恩典,凭借着自己的机智和勇敢,他不仅愚弄“地狱的王”和死神,还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并最终拯救了他的十二个朋友。 《费德里哥》是法国现实主义小说家梅里美一部小巧精致的短篇小说。梅里美充分发挥想象力,结合宗教传说和世俗道德,讲述了一个情节跌宕起伏,矛盾冲突不断的精彩故事。

伏瘟证治实验谈

伏瘟证治实验谈

本书为蒋璧山社友惠寄新著稿本,发明瘟证之由伏邪蕴蓄而成之理,及其治之之法,皆从实地经验所得而成书,并非凭空立论为理想之文章,故名《伏瘟证治实验谈》。计分病原、症状、诊断、治疗四大纲;而于治疗中,又分初起期、中泛期、终后期三期。以科学的方法,编国医之载籍,沟通新旧,融冶中西,允称医界津梁,堪作后学圭臬! 刊行于世,当必为中西学者并重视焉。

渔庄邂逅录

渔庄邂逅录

渔庄邂逅录,南宋道士自然子吴悮撰。一卷,收人《正统道藏》太玄部。本篇为炼制外丹之记录。作者自称乾道八年(1172)与虞仲谋、刘先生邂逅相逢于渔庄,三人结为丹友,试炼金丹,由作者记录以传将来。书中首先解释金液大丹之名,其次分章论述炼丹五转之要。第一转配合阴阳,名日太初;第二转混沌胚浑,名日太极;第三转二仪剖判,分别阴阳;第四转攒簇五行,变化四神;第五转变化尽由中宫土德。最后附录草衣子火候诀及颂诗二首。书中对炼丹理论、要点、过程、禁忌等,均有较详明记述。大抵谓金丹之要在神水华池,得神水而后生白金,自金返黄金,黄金返紫金,紫金流液熏结而成丹。所用药物有水银、丹砂、曾青、胆矾、雄黄、雌黄等。以炼水银而返为丹,故名还丹。炼制过程先须配合阴阳,观天地之元气,采日月之精华,依卦爻而运水火,按时日而易岁月。俾阴阳而成黑铅,以铅入鼎中,浇之以汞,自然金花外出。又以丹砂飞出水银,合二物研磨沐浴,成就「四神」,再炼之化为真土,即出金华。据称若功行足全,服此药可举宅升天。乃至九转功成,一粒之丹可使鸡餐成凤,犬饵成龙,点金石则化为至宝云云。

太上登真三矫灵应经

太上登真三矫灵应经

太上登真三矫灵应经,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似出于宋代。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众术类。此经言三跻之术,三跻即龙跻、虎蹄、鹿跻。其术渊源甚古,《抱朴子‧遐览篇》已着录「龙跻经」、「鹿卢跻经」。本书所谓龙跻者,指炼身为气,与道合真,足下生云,可漫游洞天福地;虎跻者,聚为形而散为风,可乘风往来;鹿跻者,能助人日行千里,采食灵芝。是为道教分形变化,缩地飞行之术。书中详述修炼方法,如择日斋戒,立坛上供、吞印念咒、存想龙虎鹿现形而乘骑飞行等。

读通鉴论

读通鉴论

明末清初大儒王夫之阅读《资治通鉴》及历史的议论。书成于王夫之晚年,盖读史有感,随事触发,初无意于为文,故每篇皆不立题目;而于上下古今兴亡得失之故,制作轻重之原,均有论列。全书30卷,包括秦1卷,西汉4卷,东汉4卷,三国1卷,晋4卷,宋、齐、梁、陈、隋各1卷,唐8卷,五代3卷,另附《叙论》四篇为“卷末”,约六十余万字。《读通鉴论》每卷之中,以朝代为别,每代之中,以帝王之号为别;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王夫之从69岁开始执笔,“贫无书籍纸笔,多假之故人门生,书成因以授之”,直到康熙三十年(1691年)逝世前完成,用意在于“推本得失之原”,“立一成之型”。在四库全书中为史部史评类。目前中华书局所刊印的《读通鉴论》采用曾国藩金陵刻本为底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