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地记
作者:陆广微
江苏地方志。旧题。唐陆广微撰,后集宋佚名辑。一卷,后集一卷。广微,唐禧宗时人。书成于唐乾符三年(876)。主记吴地(约相当今苏州上海等地区)建置沿革、户数、两税、茶盐酒,城郭历史、八门故实,吴县、长洲、嘉兴、崑山、常熟、华亭、海盐等七县设置、改并、距郡里数、古迹、户数;又载花山、支硎山、余杭山、横山、鸡笼山、昇犹山及太湖、女妏湖、百口桥、乘鱼桥、重元寺、乾元寺等,及泰伯至夫差二十五主情况。后集为宋人续前集而作。记事止宋大中祥符三年(1010)。多采掇县录、图经。主记吴江县等析置、钱氏改号,及有关全场位置,吴县、长洲等五县所辖和有关寺院、桥梁等情况。全书约一万二千余字。为唐代仅存地记之一。原书散佚,经后人采掇成篇,又窜入他说,以足卷帙。序记罗城作亚字形,周敬王六年(前514)至唐乾符三年(876)仅一千三百九十年,与书载一千八百九十五年不符,又至大宋淳熙十三年(1186)总二千二百一十五年,实为一千七百年,亦与所记不符。故此序乃南宋时人所作。有明万历《古今逸史》本,清《四库全书》本,台北《中国方志丛书》本。
陆广微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教育心理学简编
本书是桑代克三卷本的《教育心理学》的精编版,共3卷27章,分别阐述了人类本性、学习心理、个体差异及其成因。作者系统地阐述了人的本性——“人当生命之初,即当父精与母卵结合为人时,就已经具备了无数确定将来行为的原始倾向”,亦即“情境”与“反应”的“联结”;系统论述了学习定律的普适性,解释了练习成绩的变化及其原因,指出了心理疲劳的原因和心理卫生的措施;深入讨论了遗传、成熟、环境和教育对个体差异的影响。 本书是桑代克的重要代表作,在教育心理学发展史上影响很大,对相关学科如教育学、社会学等的专业人员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楝亭书目
《楝亭书目》是清代康熙年间江宁织造曹寅编撰的私家藏书目录。《楝亭书目》有多种版本,最早见于嘉庆年间藏书家周中孚《郑堂读书记》卷三十二,著录《楝亭书目》为“无卷数,三册,写本”。民国年间,又见于民国年间缪荃孙等人辑《嘉业堂藏书志》卷二,著录道光年间藏书家莫友芝的影山草堂钞本《楝亭书目》为“一册”。这两部《书目》至今均不见流传。南京图书馆古籍部现存有一部清钞本《楝亭书目》,为“十六卷”。另由金毓黻先生于民国二十年至二十三年辑入《辽海丛书》的《楝亭书目》为“四卷”本,在社会上流传最广。
仇池笔记
宋代文言轶事小说。北宋苏轼撰。仇池山在成州以南, 《世说新语》云山中有地穴通小有洞山,苏轼《双石引》云: “忽忆在颍州日,梦人请住一官府,榜曰‘仇池’。”书名即源于此。二卷,有《类说》本、明赵开美刻本、涵芬楼辑刻《宋人小说》本等。本书体例与《东坡志林》相近,为宋人裒聚苏轼随笔文字而成,非苏轼自编。今本一百三十八则,与《东坡志林》重见者多达三十七则,其他尚有一部分别见于《东坡题跋》中。当因苏轼笔札散在人间,数量极多,编纂者各就所见编纂成书,故多有重复之篇。本书内容,或记生平经历见闻,或议论古今诗文得失及辞章所出,或记奇物异卉,或论经史朝制,间杂神异、谐谑故事,所涉较为广泛。这些均与《东坡志林》相似,故不赘述。由于今存本已经曾慥收入《类说》时作了文字上的删削,故有些篇章似不够完整。
太上泰清皇老帝君运雷天童隐梵仙经
经名:太上泰清皇老帝君运雷天童隐梵仙经。撰人不详,约出於宋元。言召遣雷神将师之符咒秘法。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本于《太上太清天童护命妙经》,增加天蓬、天猷、翊圣、真武四神及诸雷公等。全为咒语。其中称真武为“玄天真武”,盖宋代加封“元圣仁威玄天上帝”之简称。该经盖出自元。
清史演义
近代白话章回小说。140回。陆士谔著。有上海大声图书局1913年至1915年初版铅印本、上海中央图书公司1923年石印本、上海民众书局1929年石印本等。卷首有作者《序》。该书从爱新觉罗氏的祖先写起,至宣统皇帝被推翻,中华民国建立为止,时间跨度达300余年。所写内容大体与史实相符。其写法也采取平铺直叙之法,基本上按照历史顺序加以叙述。主要内容是写清朝入关之前的创业情况,入关之后十代皇帝的重大内政外交措施。对于鸦片战争以后的历史叙述尤详,诸如林则徐禁烟、列强火烧圆明园、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中法之战、中日甲午之战、戊戌变法、庚子事变、辛亥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都作了较为翔实的叙述。作者在《序》中说,此书“于秘闻国政虽未尚弃置,而于名将之战绩,世潮之变迁,尤三致意焉”。即作者没有在所谓“宫闱秘闻”上作文章,而把笔墨主要用于重大的战争与重大的历史事件,是其可取之处,也因此而成为普及历史知识的较好读物。但因清朝的历史较长,人物众多,事件纷繁复杂,而作者在剪裁方面又做得不够,因而文学性较差,只能当作通俗历史书来读。
绍兴重雕大藏音
绍兴重雕大藏音,三卷,前有柳豫序。宋精严寺释处观集,略如字汇,共一百七十四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