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船录

作者:范成大
吴船录

宋代文言日记小说。南宋范成大撰。 《宋史·艺文志》入史部传记类,题《吴船志》。 《直斋书录解题》、 《文献通考》入子部小说类。《丛书集成初编》本、 《笔记小说大观》本较常见,均为二卷。本书是作者于淳熙四年(1177)从四川置制使任上奉诏回临安时在途中的日记,取杜诗“门泊东吴万里船”之意命名为《吴船录》。所经之地,凡有古迹、名山、胜景,或故旧招请,均停船旅游一番,并逐日记载。本书文字清新优美,游记色彩浓厚,与陆游《入蜀记》历来同被视为宋人长江游记文学的代表作。所记古迹形胜、风土人情甚详,并有考证。

章节列表

升序↑

猜你喜欢的书

鲁斋遗书

鲁斋遗书

诗文别集。十四卷。元许衡撰。许衡号鲁斋,因以为集名,许氏遗书久散落,明武宗正德十一年(1516),河南巡抚李某下令表彰先贤,命衡七世孙婿郝亚卿辑其遗文,未竟,河内教谕章廷俊继成,何塘作序,河内县令高杰刊行。明世宗嘉靖四年乙酉(1525),山阴萧鸣凤校刊于汴,并作序跋,序后有题识,谓:“鸣凤方校是书,适应内翰元忠奉使过汴,谓旧本次第似有未当,乃重编于左,续得《内法》及《大学中庸直解》,俱以次增入。旧本名《鲁斋全书》,窃谓先生之书尚多散佚,未敢谓之全也,故更名《遗书》。”是该本为应良(元忠)所重编,萧鸣凤更名。卷一至九为文,卷一○、卷一一为诗歌,卷一二至卷一四为附录。因其书为后人所汇辑,无所别择,如《大学直解》、《中庸直解》为启蒙课本,无所发明,《编年歌括》为教学童记历史朝代的歌诀,尤不宜刊入集内。此集有萧鸣凤汴梁刊本、明神宗万历二十四年(1596)怀庆府推官怡愉刊、清初修补本十一卷、附录三卷,清圣祖康熙(1662—1722)间重刊本十四卷,《四库全书》本十四卷(后三卷依次为谱传、附录、先儒议论)。

世相物语

世相物语

本书收录了林语堂先生的小品文数十篇。全书共分“世相漫议”,“茶余清话”,“人生写意”和“学艺琐思”四篇。这些作品内容丰富,题材各异,构思精巧,文笔精巧、语言幽默、内蕴深厚、风格恬淡,非常值得一读。

太清经天师口诀

太清经天师口诀

太清经天师口诀,撰人不详。从内容看,似出于南北朝。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众术类。经文言外丹法术要诀,可分作两部分。前半篇为〈太清神丹经诀〉,有作华池法、水真珠法、消铅锡为水银法、银雪法、雄雪法等,皆为水法炼丹术。其内容与《抱朴子•金丹篇》所述略同。后半篇为〈赤松子肘后药诀〉,内载赤松子所传制作丸散膏药之法,共计十种。即度灾灵飞散、玉灵飞霞散、白精固命散、乾元子黄神膏、胡冲子玉灵膏、真华子白神膏(原缺)、太真未央丸、三景膏、凝灵膏、初精散。皆列举药物配方斤两及合药方法,以及服药方法和药效。篇末又称:凡合大药,须选择山林静处,作符药以却恶鬼神。书中有作却鬼丸药法。

画图缘小传

画图缘小传

清代白话章回小说。4卷16回。无名氏撰;题“步月主人”。今大连图书馆藏有旧刊本,书题为《新镌评点画图缘小传》,卷首有署“天花藏主人题于素政堂”的序。此本当是原刊本。又有益智堂刊本,是据前者修改而成。作品讲述:两广大藤峡地方,地势险峻,一个叫瘟火蛇的峒贼据以聚众,劫掠州县,官军数次进剿,都因路径不熟而败归,所以朝廷下诏纳贤。温州秀才花天荷人才出众,文武双全,一日游天台山,遇仙人赠图两幅,一幅为两广山川地形图,另一幅则画了一座美丽花园。花天荷应诏献破敌之策,被授以监军一职,但左右多有钳制,不被重用,故愤然离去。一日过一花园,与仙人图处处符合。花园主柳青云少年风流,与花天荷相契。时遇歹人强占花园,花天荷出力救助。柳家感恩,将柳青云姐姐、才貌盖世的柳蓝玉许给花天荷,天荷便以仙人图为聘,便回乡会试。此时峒兵大破官军,夏御史奉命智战,得知花天荷有破敌之策,找到柳家,柳蓝玉便照仙人图绘制了两广地形图献上。夏御史按图进兵,大破峒兵,又保举花天荷任两广总兵,并与柳蓝玉团聚。《画图缘》写才子花天荷封高官,得佳人,靠的不是金榜题名,奉旨成婚,而是凭着两幅虚无飘缈的仙人图。在这部小说里,看不见青年男女为追求自主婚姻所做的狂热努力,一切早有安排,这样大大削弱了作品的艺术价值,使《画图缘》的基调远不如其它同类作品那样高昂、积极。

风俗通义

风俗通义

简称《风俗通》。东汉应劭著。原书30卷,今本仅存10卷。清·严可均在《全后汉文》中辑佚文6卷;《姓氏篇》自宋已佚,后又在明《永乐大典》中辑出,附录于末。1980年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吴树平《风俗通义校释》,除10卷外,还将收集到的唐、宋、明三代各类书中保存的佚文编文27部分附于后。10卷篇目为:皇霸、正失、愆礼、过誉、十反、声音、穷通、祀典、神经、山泽,137条。该书写作于“王室大坏,九州幅裂,乱靡有定,生民无几”的东汉末年,写作目的是“言通于流之过谬,而事该之于义理也”,从而用以整齐风俗,使上下之心“咸正于正”(引文均见《风俗通义》序)。全书依据原始儒家理论,论考古代历史、风俗礼仪、时人流品、音律器乐、山河薮泽、怪异传闻,内容涉及极广,多侧面展现了当时的社会生活情况。范晔在评价该书时曾说过:“文虽不典,后世服洽闻。”版本甚多,《四部丛刊》影元大德本较佳。注本还有1981年中华书局版王利器《风俗通义校注》。

季总彻禅师语录

季总彻禅师语录

四卷,清 彻(尼)说 超祥记录。卷首有序、开堂启,卷一收上堂、小参,卷二,收示众。机缘、法语,行实,卷三,拈古、颂古。源流颂,卷四、诗偈、赞、书问、杂著、佛事。收入《明嘉兴大藏经》第二十八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