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善县志

作者:倪玑
嘉善县志

明正德十二年,知县倪玑主修《嘉善县志》,简称《倪志》。编修时间距设县87年。《倪志》由孙璧及邑生沈概、蒋岳、高廪、郁衮、夏光宇分别编写,列6卷、1图,分25目,后又续《志余》3卷(已佚)。志详水利,重风俗,包括建置疆域、山川、市镇、乡都、户口、祀典、公署、题名、官绩、人物、风俗、物产、田赋、土贡、水利、桥梁、古迹、冢墓、祥异杂志、古今文章等内容,记述较简,成书4册,卷首有户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王鏊、太仆寺少卿都穆及倪玑三人之序言。

倪玑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论电影音乐

论电影音乐

本书是关于电影音乐美学本质的经典论述,也是对20世纪文化工业批判的理论经典,从电影配乐实践的具体问题,到社会学和美学分析,都深入而透彻。阿多诺考察了电影和音乐、自然音响和人工合成声音之间的关系,同时探究了新的文化政治可能性。

约婚夫妇

约婚夫妇

小说以十七世纪早期米兰暴动、三十年战争和大瘟疫为背景,以农村织工伦佐和农家姑娘露琪亚这对恋人的悲欢离合和争取自主婚姻的斗争为主线,描绘十七世纪意大利各阶层人物及风云变幻的社会生活,反映了意大利人民反对异族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统一的要求,小说洋溢着爱国主义精神,被誉为记载当时社会现实的百科全书。在意大利,本书如同但丁《神曲》一样,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人民大众极为珍视和喜爱它,是意大利古典文学的瑰宝。每一个受过初等教育的人,都曾在学校里琅琅吟诵过它的精彩篇章。本书也深受我国读者欢迎和喜爱。

中国风俗史

中国风俗史

张亮采编著,上海商务印书馆1912年出版。中国近现代第一部风俗史著作。本书按照历史发展阶段,将上至远古下至明代这几千年历史划分为四个大的时期,在书中列为四编,编下各章即各历史时代。第一编,浑朴时代。为黄帝以前、黄帝至夏商、周初至周之中叶。第二编,驳杂时代。为春秋战国、两汉。第三编,浮靡时代(浊乱时代)。为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第四编,由浮靡而趋淳朴时代。为宋、辽金元、明。对于各代民俗事项的设置,本书原则是:风俗有为此时代所有,而为彼时代所无者,则仅著于此时代中。有为数时代所有,而非各时代所均有者,则仅著于数时代中,有为各时代所均有,而不必于各时代全列此条者,则仅著于一时代或数时代中。作者对于各代民俗事项的列取,也有自己的出发点,如: “各章列饮食、衣服、婚娶、丧葬等条,以觇奢俭。列忠义、名节、风节、廉耻等条,以励忠节。列诗歌、乡评、清议等条,欲据民情舆论,以知风俗之厚薄。列淫祀、巫觋二条,以醒时俗。”此外,书中各章之末的言语一节,搜集颇多。各章之首均有概论一节作综合叙述。本书在时代划分和民俗事项选订的科学性上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但它作为早期编纂出版的一部中国风俗史的著作,在中国民俗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对于今天的研究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民国语文:八十堂大师国文课

民国语文:八十堂大师国文课

作者胡适。该书主要收集民国时期的中学语文教材,来熏陶国民人文精神和呈现现代汉语之美。在所有教育科目里,语文是最基础的必修科目,起到培养基础语言文字能力和熏陶国民人文精神的作用。语文一科民国时期称为“国文”,当时的国文教科书由民间自行编撰,由于百家争鸣、竞争激烈,出版者不得不精心编写,不少大学者也都加入到编写教科书的事业中来,所以出现了很多优秀的教科书版本。《民国语文》收集民国时期的中学语文教材,从中选出当下语文教材较少收入,但又影响深远、富有现实意义的经典文章,分为《公民》、《新知》、《文学》三个部分。《民国语文》所选文章绝大部分都是名家的典范传世作品,如胡适、鲁迅、孙中山、梁启超、蔡元培、王国维、梁实秋、林语堂、费孝通、任鸿隽、朱自清、张恨水等等,完美呈现了现代汉语之美。

金刚经采微余释

金刚经采微余释

金刚经采微余释,一卷,宋昙应述。

雪堂拾遗录

雪堂拾遗录

一卷。全称《雪堂行和尚拾遗录》,又作《禅门拾遗录》、《雪堂行拾遗录》、《雪堂道行禅师拾遗录》。宋代雪堂道行编。辑录黄龙悟新、翠岩圆玑、黄龙恭、文殊宣能、白杨法顺、张无尽、黄山谷等禅林缁素三十余人的机缘语要,内容与《宗门武库》属于同一类型。收于《万续藏》第一四二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