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方舆纪要

作者: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

全国总志。清顾祖禹(1631—1692)撰。一百三十卷。祖禹字景范,自号宛溪子,人称宛溪先生,江苏无锡廊下人。聪敏好学,尤功地理。受父嘱考历代著述, “掇拾遗言,网罗旧典,发舒志意”。至二十九岁(1659)以复明意愿始撰是书,前后历经三十余年,凡二百八十余万字。按明末行政区划叙述历史地理沿革,详记史实。舆地要览图36画,沿革表35份。顾氏在编著此书时,“以史为主,以志证之”,采正史、地志,旁及野史,参以山川考察。该书综记“山川险易,古今用兵战守攻取之宜,兴亡成败得失之迹”,具有浓厚的历史军事地理学特色,其核心在于阐明地理形势在军事上的战略价值。

章节列表

升序↑

顾祖禹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第四十一

苏联拉夫列尼约夫的中篇小说。渔民孤女马柳特卡报名参加赤卫队。她爱好写诗,诗作屡屡失败;但她的枪法却很高明,是叶秀可夫率领的队伍里的神枪手,已击毙四十个敌人。在一次沙漠遭遇战中,叶秀可夫命令她对准一名军官射击,但未击中。红军队伍包围了敌人,活捉了这一名有着“最蓝最蓝的眼珠”的军官。原来他是邓尼金的全权代表、白军中尉郭鲁奥特罗,负有重要的使命。此人顽固,守口如瓶。叶秀可夫把他交给马柳特卡看管。当弄到一只仅能载四人的小船时,叶秀可夫决定让马柳特卡和另外两名战士押送中尉去司令部,并嘱马柳特卡务必完成任务。不久,海上风暴骤起,两名战士牺牲,马柳特卡与中尉被海浪推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孤岛上,马柳特卡对他产生了感情。后来,海面上出现一条船,中尉认出是白军方面的,不顾一切向那条船奔去。马柳特卡记起叶秀可夫的嘱咐,举枪射击,中尉应声倒地。马柳特卡哭喊着扑过去,但他已被击毙。 小说着力于探索正确地处理人的自然本性与社会性之间的关系,并借此表达其中心思想:来自社会下层的普通女战士在严酷斗争中的成长过程及其革命的责任感。马柳特卡为人热情,好幻想。她与中尉在孤岛上处在“谁也离不开谁”的特殊境遇中,特别是在那只被风雨打坏的木船漂走、中尉又长时间昏迷不醒的情况下,她的心里出现了对他救护和温存的感情。但是,在马柳特卡与中尉的接触过程中,两种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仍在冲突。马柳特卡最后的抉择正是以其爱憎观念和革命战士的责任感为依托的。 小说的情节、安排的冲突紧张尖锐,不落俗套;主人公的复杂心理被描绘得很深刻和合情合理。小说于1927年和1956年被改编成电影、

春秋正旨

一卷,明高拱著。高拱以为自宋以来,说《春秋》者穿凿附会,欲尊圣人而不知其所以尊,欲明书法而不知其所以明,因作此书,推原经意,以订其谬。首论《春秋》天子之义,非以天子赏罚之权自居;次论孔子必不敢改周正朔,而用夏时;次论托于鲁史,因其周礼尚存,非以其周公之后而假之;次论王不称天,是偶然异文,滕侯称子是时王所黜,圣人断无削贬天子、降封诸侯之理;次论齐人归郓讙龟阴田非圣人自书其功,深斥胡安国《春秋传》以天自处之非;次论《春秋》作于哀公十四年(前481年),乃孔子卒前一岁,适遇获麟,因而书之,经非感麟而作,麟亦非应经而至;次论说经以《左氏传》为长,胡安国之书是有激而作,其余诸家纷纷不休,多由误解“天子之事”一语而生。所论多得本意,与其他诸儒附会之说绝异。

胜鬘经译注

全称《胜鬘狮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简称《狮子吼经》。南朝宋求那跋陀罗译。一卷。“胜鬘”, 人名。据说是古印度*波斯匿王之女,阿踰阇国王后,承佛神威而说此经。中心内容是宣讲大乘佛教的“一乘真实”和“如来藏法身”说。亦以妇女名义说法, 引人注意。异译本有唐菩提流志等人译《大宝积经》卷四十八的“胜鬘夫人会”。

观音义疏记

凡四卷。宋代知礼撰。又称观音经义疏记、观音别行疏记、别行义疏记、别行疏记。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四册。内容注解智顗之观音义疏。与‘观音玄义记’同为阐扬天台性恶法门之要书。其注释书有观音经义疏记科一卷等。

中本起经

凡二卷。东汉昙果、康孟详合译(一说康孟详译)。收于大正藏第四册。记述释迦成道后教化之事迹。计有转法轮品、现变品、化迦叶品、度瓶沙王品、舍利弗大目揵连来学品、还至父国品、须达品、本起该容品、瞿昙弥来作比丘尼品、度波斯匿王品、自爱品、大迦叶始来品、度奈女品、尼揵问疑品、佛食马麦品等十五品。

圣佛母小字般若波罗蜜多经

一卷,赵宋天息灾译。佛在灵山,以观自在菩萨之请,说小字之般若真言。又说胜妙般若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