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羡风土记

作者:周处
阳羡风土记

晋代地方风土人情杂记。又名《风土记》。地理杂志。晋周处撰。周处字子隐,阳羡(今江苏宜兴南)人。仕吴为东观左丞。归晋,迁御史中丞。原书久佚,此乃王谟由《御览》、 《太平寰宇记》、《艺文类聚》等十余种古籍中抄出。约五千字。详考阳羡地理位置、历史沿革、山川湖泊、吴越风俗、四季节序。

周处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沧洲尘缶编

沧洲尘缶编

宋代诗文别集。14卷。程公许著。程公许所著《尘缶文集》、《内外制》、《奏议》、《奉常拟谥》、《掖垣缴奏》、《金华讲义》等皆散佚。此集系清乾隆修《四库全书》时从《永乐大典》中辑出。作者用陆士衡“惧蒙尘于叩缶,顾取笑于鸣玉”(《文赋》)之句名编。卷1赋5篇;卷2拟骚2篇,古词4篇;卷3四言诗1篇,五古41篇;卷4、卷5五古85篇;卷6、卷7为七古57篇;卷8五律104篇;卷9、卷10为七律158篇;卷11为五言排律8篇,七言排律4篇,五绝14篇,六言绝句16篇,七绝46篇;卷12七绝206篇;卷13记、序11篇;卷14策问、箴、偈5篇。“大抵直抒胸臆、畅所欲言,虽不以锻炼为工,而词旨昌明,议论切实,终为有道之言,其格在雕章绘句上也。”(《四库全书总目》)有《四库全书》、《四库全书珍本初集》等版本。

揽辔录

揽辔录

地理著作。不分卷,为纪行之作。南宋范成大撰。1卷。孝宗乾道六年(1170),作者以资政殿大学士,出使金国。范成大于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闰五月被命为资政殿大学士,与崇信节度使康谞出使金国。六月出国门,八月渡淮入金。此书即以行程时间为序,记录了作者渡淮之后至燕都沿途所见在金统治之下北中国的社会情况,对沿途文物古迹、民情风俗及金都的皇城建筑、朝章制度,皆有详实真切的记载,是研究金朝统治下北方社会文化的重要参考资料,在南宋使金行记中为翘楚之作。

东谷易翼传

东谷易翼传

二卷。宋郑汝谐撰。汝谐,字舜举,号东谷,生卒年无考,处州 (今浙江丽水)人。陈氏《直斋书录解题》谓其立朝多为善类,仕至吏部侍郎。《经义考》引《浙江通志》则云,中教官科,迁知信州,召为考功郎,累阶勋猷阁待制。《四库提要》谓陈振孙去汝谐世近,疑《浙江通志》失之。又归安陆氏《宋史翼》有一郑汝谐,字熙绩,平阳(今浙江平阳)人,博学强记,老不释卷,绍兴中入太学云云。当别为一人,姓名偶同。其书曰《易翼传》者,翼程子之传也。此书大旨,宗主北宋程颐“义理”之学;题为《翼传》,即“羽翼”《周易程氏传》之意。但书中亦有不取程氏之说,而别阐一理者。《四库全书提要》指出:“盖圣贤精义,愈阐愈深。沈潜先儒之说,其有合者疏通之,其未合于心者别抒所见以发明之,於先儒乃为有功。是固不必守一先生之言,徒为门户之见也。是书前有《自序》及其子如冈、曾孙陶孙《题语》。如冈称求得真德秀《序》,此本不载,盖传写佚之矣。

鲲溟诗集

鲲溟诗集

诗集。明郭谏臣(1524—1580)撰。四卷。谏臣字子忠,号鲲溟。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嘉靖进士。曾官袁州推官、吏部主事、员外郎、江西布政司参政。罢归后起郧阳巡抚,未上而卒。谏臣为官刚直,先后劾严世蕃、忤张居正。屡疏陈事,多持正。是集为其子元望所编。此本为其五世孙鸾重刊。含古近各体诗六百七十一首。集中诗《江村寒食》、《归舟晚眺》、《雨中新柳》等,皆婉约閒雅,有范成大,陆游之遗风。王世贞则称“其词咸调畅清丽,句稳而字安,不露蹊径。而近体尤讽讽可咏。”有《四库全书》本。

宗门十规论

宗门十规论

全一卷。五代僧法眼文益撰。又称法眼禅师宗门十规论、净慧法眼禅师宗门十规论。略称十规论。收于卍续藏第一一○册。旨在摘举五代时禅家之流弊,而予戒饬。计分十条:(一)自己心地未明,妄为人师。(二)党护门风,不通议论。(三)举令提纲,不知血脉。(四)对答不观时节,兼无宗眼。(五)理事相违,不分触净。(六)不经淘汰,臆断古今言句。(七)记持露布,临时不解妙用。(八)不通教典,乱有引证。(九)不关声律,不达理道,好作歌颂。(十)护己之短,好争胜负。本书之注疏有增标傍注宗门十规论(能仁义道)。

阿毗达磨俱舍释论

阿毗达磨俱舍释论

婆薮盘豆造,陈真谛译,二十二卷。婆薮盘豆者世亲之梵名。此论与阿毗达磨俱舍论同本异译,是曰旧论,又云旧俱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