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乘

作者:于钦
齐乘

山东地方志。元于钦(1284—1333)纂修。六卷。钦字思容,益都(今属山东)人。官国子助教,兵部侍郎,益都路总管。山东,古齐地。古称诸侯国史为“乘”,因以名志。钦曾周览齐地山川,考诸经史,遍访乡老而纂是书初稿,后经其子于潜在至元五年(1339)最后定稿,并撰释音一卷。凡四万余字。内容分沿革、分野、山川、郡邑、古迹、亭馆、风土、人物等八门。作者齐人,又官齐地,见闻较确,叙述简赅,虽间有舛误,仍不失为地方志中的善本。

于钦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日本史

日本史

《日本史》是了解日本历史的入门书,是日本著名历史学家坂本太郎的著作,《日本史》简明扼要,实事求是,不回避不夸张,是一本优秀的日本史著作。坂本太郎被中国学者视为“一个有代表性的资产阶级文学家”,“有数的日本史权威”。曾长期担任东京大学教席(27年),日本历史学会会长等职。在二战后日本人所撰众多通史性著作中,本书被认为是一部“既不套公式,也不虚构捏造”的研究日本历史的“入门书籍”。

马可·波罗游记

马可·波罗游记

又名《东方见闻录》。著述者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是著名的旅行家,出身于意大利威尼斯巨商之家。元世祖至元八年(1271),他从地中海东岸阿迦城启程东进,经叙利亚、伊朗,沿丝绸之路来中国。至元十二年(1275),到达元上都(今内蒙古多伦县西北),受元世祖忽必烈盛情款待。很快学会蒙古语和汉语,被留在元政府供职。在大都应差时,常被召入宫中,向元世祖讲述欧洲各国的历史和现状。又奉命去各省巡视,曾任扬州总管3年,出使过南洋各国,经历十分丰富。每到一地,注意考察风俗民情、物产资源等。他精通中国文化,留住中国17年之久。后自荐送蒙古公主阔阔真到波斯与波斯王阿鲁浑成婚, 于元成宗元贞元年 (1295) 回到威尼斯。大德二年 (1298) 因参加威尼斯和热那亚之间的战争失败被俘入狱。在狱中口述关于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之见闻, 由狱中难友、比萨城作家鲁思梯谦笔录, 是为 《马可·波罗游记》。此书共分4部分: (1) 记述来华途中各国风貌。(2) 记述元朝前期政治, 备赞中国物产丰富、城市繁荣及文物典章之昌明。(3) 记述中国邻国日本、越南、印度、印度洋沿岸及诸岛情况。(4) 记述成吉思汗后裔、诸蒙古汗国之间战争和俄罗斯情况。全书所记城市达100多个。特别是对中国的记述更为详备, 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此后, 西方开始对东方有了了解, 并十分羡慕东方的繁荣与文明。震惊世界的“地理大发现”, 就是受到了此书的影响后出现的伟大事件。

科场条贯

科场条贯

明代科举制度书,是书仅寥寥数页,然“纪洪武至嘉靖间科举条式,于前后损益之制,胪列颇详”。今存明代科举制度之书较少,故录以备考。是书除刻入《俨山外集》外,尚有《纪录汇编》本,《丛书集成初编》即据以影印。《四库全书》列为存目,《四库存目丛书》《续修四库全书》皆予以收录。

神相全编

神相全编

十三卷,旧题宋陈抟撰,明袁忠彻订正。《明史》称“忠彻相术不殊其父,世所传轶事甚多”,且“颇好读书”;著有《人相大成》、《凤池吟稿》、《古今识鉴》等。此书《明史·袁忠彻传》未言及,明、清《艺文志》亦不著录,当为后世术家假托之作。此书按面相、形体诸部位论述相理及相法,有总论有分说;采录古代相人术著作多种,堪称相人术之集大成者,而且内容详备,文辞浅易,为明清间流行极广之本。《古今图书集成》收入《艺术典·相术部》。有乾隆五十一年宝翰楼刊本。

茗柯词

茗柯词

清词别集。张惠言撰。1卷。收词46阕。张惠言反对当时统治词坛的浙江词派末流那种无病呻吟和单纯咏物之作,提出填词应该效法“诗之比兴”之义、“意内而言外”和“缘情造端”(《词选序》)的主张,强调词要有一定的社会内容,抒发真实感情。《茗柯词》多抒写江南乡思、别绪、恋情和咏吟景色,反映的生活面并不广,有的流于晦涩,这与他的词论并不相符。但善于选择适当的形式表现内容,创作态度严肃,格调高雅,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如〔水调歌头〕5首,开倚声家未有之境,沉郁疏快,全自风、骚变出。〔木兰花慢〕《杨花》借杨花寓作者怀才不遇、飘零沦落的感叹。“梅花雪,梨花月,总相思。自是春来不觉去偏知”(〔相见欢〕),信手拈来,却能寄意于其中。他的词语言清丽,韵律和谐,委婉而含蓄,形成一种沉郁凄怆,深美闳约的艺术风格,为一代所宗。词集版本甚多,通行的有《四部备要》本,《清名家词》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出版的《茗柯文编》本。

春秋左传今注今译

春秋左传今注今译

这是一本古籍注译类的图书。《春秋左传》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左丘明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它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同时也是杰出的历史散文巨著。全书体例为原文、今注、今译、今释依序排列,博采历代注本,旁搜学界新知。今注就是对原文中一些字词作注解,今译是对原文的翻译,今释是对原文的语意的分析说明。在本书中,注译者赋予经典新的注释和翻译,其中有融会历代注释名家的解说处,也有独排众议而用自己的新解说处,既会通先前名家注译本的长处,又能发挥本书注译者研究的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