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记
作者:王应山章节列表
升序↑- 卷之一 福郡建置总叙
- 卷之二 城池总叙
- 卷之三 郡城东南隅 闽县
- 卷之四 郡城东南隅 闽县
- 卷之五 郡城东南隅 闽 县
- 卷之六 郡城西南隅 侯官县
- 卷之七 郡城东北隅 侯官县
- 卷之八 郡城东北隅 侯官县
- 卷之九 郡城西北隅 侯官县
- 卷之十 郡城西南隅 侯官县
- 卷之十一 郡东闽县胜迹
- 卷之十二 郡东 闽县
- 卷之十三 郡东南闽县胜迹
- 卷之十四 郡南闽县胜迹
- 卷之十五 西湖沿革
- 卷之十六 西湖延袤
- 卷之十七 湖中孤山胜迹
- 卷之十八 城西湖滨胜迹
- 卷之十九 湖西侯官胜迹
- 卷之二十 湖南侯官胜迹
- 卷之二十一 郡西侯官胜迹
- 卷之二十二 郡西北侯官胜迹
- 卷之二十三 湖西北侯官胜迹
- 卷之二十四 湖北侯官胜迹
- 卷之二十五 郡东北侯官胜迹
- 卷之二十六 郡东长乐胜迹
- 卷之二十七 郡东南福清胜迹
- 卷之二十八 郡西南永福胜迹
- 卷之二十九 郡西闽清胜迹
- 卷之三十 郡西北古田胜迹
- 卷之三十一 郡东北连江胜迹
- 卷之三十二 郡北罗源胜迹
- 卷之三十三 郡东北福宁胜迹
王应山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古文苑
诗文总集。佚名辑。二十一卷。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谓“世传孙洙巨源(1032—1080)于佛寺经龛中得之,唐人所藏也。”所辑录诗赋杂文, 自东周迄于南齐,凡二百六十余篇,皆史传、《文选》所不载。其汉魏诗文,多从《艺文类聚》,《初学记》删节,石鼓文亦与近体相同,真伪难辨。南宋淳熙六年(1179)韩元吉(1118—1190? )加以整理,分为九卷。绍定五年(1232),章樵又加以增订,并为注释,重分为二十一卷。唐以前散佚之文,赖此以存。韩元吉整理的宋淳熙本九卷,有嘉庆十四年(1809)孙氏坊刻本。章樵绍定本二十一卷,有明成化十八年(1482)张世用刻本。近世有《四部丛刊》影印宋刻本,《万有文库》影印《守山阁丛书》本。清孙星衍(1753—1818)仿其例,又辑金石、传记、地志和类书中的遗文,从周迄元,编为二十卷,名《续古文苑》。引文均注出处,辑佚并有校订,有案语疏通隐奥,颇有实用价值。有嘉庆十二年(1807)原刻本,《万有文库》影印原刻本。
灵宝毕法
内丹炼养经典。三卷。五代钟离权撰,吕岩传。约成书于五代后汉时期。钟离权,字云房,号正阳子,一号和谷子。生卒籍贯不详。据《神仙传》言钟离权京兆咸阳人(或谓燕台人)。仕汉为将军,兵失利后遁于终南山。遇东华帝君王玄甫授以至道。于 “石壁间获收 《灵宝经》三十卷,上部金诰,书元始所著,中部玉箓,元皇所述,下部真原义,太上所传,共数千言”,乃宵衣旰食,远虑深省,悟得玄机奥旨,“总而为三乘之法,名 《灵宝毕法》”,传于吕祖洞宾。此书取语录体裁,每篇列出《玉书》、《真源》、《真诀》、《道要》、《金诰》等书之议论,间予注解。作者将道家丹功分为小乘安乐延年法、中乘长生不死法、大乘超凡人圣法3类10法。以宇宙生成之理、阴阳演化之机阐论内丹气功理论。
地藏菩萨本愿经纶贯
青莲法师注,青莲法师康熙年间僧,法名灵椉,收于《卍续藏》第21册。地藏本愿经者,乃我佛所说之孝经也。原其所以说者,弭不知恩分之深谤隆谕亲以道之大本也。是以我佛将熄应火,升忉利天,为母谈经,令见道迹,正以示出世之大孝,其在我释氏欤。然必乘时放光,集分身地藏于天宫者,举行孝之样子也。
普遍智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普遍智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一卷,唐法月译。出日本石山寺藏钞本(目录不载),与大正藏二五一重译本稍异,殆初译也。石山寺藏又有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唐般若译钞本(目录不载),与大正藏二五二般若共利言译,祗数字出入,今不重出,附识于此。
阿毗昙心论经
此经为解释阿毗昙心论者。大德优婆扇多造,高齐那连提耶舍译,六卷。
提婆菩萨破楞伽经中外道小乘四宗论
元魏北天竺沙门菩提留支译,先列僧佉计一,毗世计异,尼犍子计俱,若提子计不俱,次一一破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