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塍集

作者:宋伯仁
西塍集

诗别集。南宋宋伯仁(约1235年前后在世)撰。一卷。伯仁字器之,号雪岩,湖州(今浙江吴兴)人。一作广平人。善画梅,作《梅花喜神谱》上下卷,后系以诗,形神毕肖。嘉熙中,为盐运司属官。多与高九万、孙季蕃唱和。有《雪岩吟草》、《波渔隐词》。嘉熙元年(1237),寓京酷热,侨居西马塍,故以“西塍”名集。此集收诗近百首。作者属江湖派中人。自序称“随口应声, 高下精粗,狂无节制,低昂疾徐,因势而出,虽欲强之而不可”。有《四库全书》本,《两宋名贤小集》本,《宋人集》本(甲编)增续稿一卷。

章节列表

升序↑

宋伯仁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他们来到巴格达

他们来到巴格达

作者阿加莎·克里斯蒂。这是一部间谍题材的小说。二战后的国际局势仍然动荡。当时盛传第三次世界大战即将来到,小说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其中对战争根源的看法也是出于西方立场的。年轻的英国姑娘维多利亚邂逅进步青年爱德华,一见钟情。她在失业后决定追随爱德华到巴格达去。然而她不幸被卷进一场间谍战。小说对爱情和冒险进行了同样比重的描写,结尾也是阿加莎·克里斯蒂式的。本书堪称《褐衣男子》的姊妹篇。

五峰集

五峰集

诗文别集。十卷。元李孝光撰。《元史·李孝光传》称李有文集二十卷,已不传。清顾嗣立在《元诗选》李孝光小传中说:“《五峰集》向来失传,仅得曹侍郎秋岳编辑抄本。癸未(1703)春,朱检讨竹垞从乐清搜得弘治甲子(1504)乐清令怀远钱杲慎斋所刊本合之,允称大备。”而《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未提曹本,仅说“是编乃弘治甲子怀远钱杲为乐清令,访求遗稿,得全集于儒生周纶家,因俾纶编次刊板,杲自为之序,仍以《五峰集》为名。”其诗文原不分卷帙,但以各体分编。四库馆臣依次分为六卷,乐府、四言诗为一卷,五、七言古诗为一卷,五言律诗为一卷,七言律诗为一卷,绝句为一卷,杂文为一卷,卷首别有逸文目录四篇,皆为记,有目无文。而文渊阁《四库全书》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所说不同,分十卷,卷一为文,卷二为杂体诗,卷三为四言诗,卷四为五言绝句,卷五为五言古体,卷六为五言律诗,卷七为六言诗,卷八为七言绝句,卷九为七言古诗,卷一○为七言律诗。今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耄余杂识

耄余杂识

一卷。明陆树声撰。此书成于万历四十二年(1614),书首有陆树声于万历十八年(1590)所作的叙,当时陆树声已是八十二岁高龄的老人了,又因此书为其杂抒所见,所以取名为《耄余杂识》。陆树声在叙中说:“余性资寡僻,例简应缘,居尝燕闲,颇亲纪籍。今迫衰暮,两目昏眊,艰于披阅,第平生所接交知谈议,及紬绎旧闻,一知半解,注之臆想,提撕仅存。每旦栉沐之余,南荣就明,笔砚粗设,间录一二,以备遗忘。”据撰者自叙称,自己性好做笔记,直至年迈衰暮、双目昏眊,尝艰于披阅,此书是他“第平生所接交知谈议,及紬绎旧闻”而成。因此,所记均古人琐事。《四库全书总目》对它的评价是: “颇有足以警世厉俗者,而多杂二氏(佛道)之学。”观其所撰,各篇通过人物的遗闻琐事或言谈行动来叙写人物,往往形象生动。

太上洞玄灵宝天尊说大通经

太上洞玄灵宝天尊说大通经

述真空,劝人对境忘境、灭心现性。内容与《太上大通经》同,后者有元李道纯注。

瀛奎律髓

瀛奎律髓

唐宋诗选集。四十九卷。元方回编选。此书专选唐宋两代五、七言律诗,故称“律髓”;自谓取十八学士登瀛洲、五星照奎之义,故称“瀛奎”。共计选诗二千九百八十九首,内唐代作家一百八十馀家,宋代作家一百九十馀家。方回“主江西”,倡为一祖三宗之说,一祖者杜甫,三宗者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但在选诗时,仍能注意到不同流派。入选宋诗,除江西派外,有西崑体、江湖派、四灵体,赞扬西崑作者杨亿“组织故事有绝佳者”。此书分四十九类,每类一卷,每类有题解,说明其性质和特点。然分类过于琐细,且以类选诗,往往强取充数。如卷九老寿类《睢阳五老图》等诗,并非佳作,亦被选入。然宋代诸集,不尽传于今者(如尤袤《遂初小稿》、潘柽《转庵集》等),颇赖此书以窥其鳞爪。诗后多附评语,保存了一些有参考价值的重要资料。清中叶,纪昀撰《瀛奎律髓刊误》。纪昀在序文中,谓方回论诗有三弊:党援、攀附、矫激;选诗亦有三弊,为矫语古淡、标题句眼、好尚生新。在具体评论中,纪氏有否定,亦有肯定,尚称持平。纪氏论诗,亦宗杜甫。方、纪二人异中有同,合方、纪之评,扬短取长,有利于了解和学习唐、宋五、七言律诗。方氏之书,成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其后流传不广。明天顺间,龙遵叙守徽州,搜访得其传录全本,因校刻之。清康熙间,吴之振复刻之于黄叶山庄,“悬诸家塾以为的”(序),自是流传颇广。今天顺本尚存。《瀛奎律髓刊误》有清光绪间重刊本。

伸蒙子

伸蒙子

唐林慎思撰,三卷。因其自号“伸蒙子”,故名。慎思以易林自筮,得蒙之观,有伸蒙入观之语,因自号。是书,采引前代君臣事迹,设为问答,说明治世之道。卷目为:卷一,槐里辨三篇,叙天地人之事;卷二,译国纪三篇,述君臣民之事;卷三,时喻三篇,记文武之事。《四库全书》收入是书。另有知不足斋本、珠尘本、涵海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