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樵唱集

作者:王恭
白云樵唱集

四卷。《附录》一卷。明王恭撰。王恭,字安中,闽县(今福建闽侯)人,生卒年不详。王恭自称皆山樵者,为“闽中十子”之一。成祖初,以儒士被荐修《永乐大典》,授翰林院典籍,旋投牒归。著有《白云樵唱集》、《凤台清啸》、《草泽狂歌》。王恭没后,其诗湮晦不传。成化十九年(1483),南京户部尚书黄稿搜王恭遗稿,始得此集于吏部郎中黄汝明家。黄汝明编次分为前后二集。卷首有永乐三年(1405)林环旧序。序中所列次第,以此集为首。知其诗成于《草泽狂歌》以前。卷末又有永乐中林蕙诸人所作《皆山樵者传》、《赞》、《辞》、《说》,系此集刻成之后,又续为增入附于卷末。王恭与同邑高蕙齐名,同以布衣征入翰林。然高蕙出山以后之诗,皆应酬潦倒,无复清思。王恭则历官未久,投牒递归。其性情喜爱徜徉山水丘壑。而此集又作于田居之时,时人评曰:“故吐言清拔,不染俗尘,格韵远在高蕙之上。”有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王恭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高加索回忆片段

高加索回忆片段

《高加索回忆片断》以高加索为主题,所选篇目都与作家曾经亲历战争的高加索有关,传达了作家对高加索问题、对战争问题的思考,从一个侧面表现了高加索的历史。

南阳集

南阳集

宋代诗文别集。6卷。赵湘著。此书是赵湘生平著述的汇集。赵湘的作品起初散见于各种文献之中,其孙赵抃收集成册,由宋祁作《序》,欧阳修作《跋》。其后又一度失传,至清代已无法考其目次。《四库全书》据《永乐大典》辑成,重新分类,编为6卷,计赋3篇、雅2篇、颂1篇、诗111首、序6篇、论4篇、说4篇、解辨铭箴及杂著11篇。赵湘为文不涉骈偶,上承唐代古文遗风,颇为时人推崇,宋祁称其文恢动沉蔚,不减于诗,然而赵湘以诗知名。其诗运意清新,风骨苍秀,如《秦淮晚泊》诗:“晚泊秦淮上,无人独倚樯。遥峰平积水,别浦露残阳。往事随天望,新蝉聒树黄。渔翁有深意,不语自鸣榔。”《题国清寺》、《华顶峰》等诗,皆有晚唐诗风而又不琐碎僻涩。因此,欧阳修《跋》称其“文至于抑扬驰骋,辩博宕远”。“其诗清淑粹美”。有《四库全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

帛书相马经

帛书相马经

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相马经》,从它的文体类似赋,以及文中提到的南山、汉水、江水这些情况来考察,大约是战国晚期楚国人的著作。全书有三篇,(其中第三篇即是第一篇的解释),没有书名与篇目,共计为5200字。主要写的是对马的目、睫、眉、骨等部位的相法,当是出于抄录者的爱好,只抄录了这部书的相骨部分。例如第一篇说:“得兔与狐,鸟与鱼,得此四物,勿相其余。”又例如第三篇解释说:“欲得兔之头与其肩;欲得狐周草与其耳,与其;欲得鸟目与颈膺;欲得鱼之耆(鳍)与鬐(脊)。”这说明了作者的相马,不仅注意眼睛,而且还注意到头、肩、耳、盹、膺、鬐、脊等等部位。这部书,将良马分成一般良马,国马(或称“国保”即“国宝”)和天下马(或称“天下保”,即“天下宝”)三等。这与《庄子·天下篇》所说的相马有“四马”和“天下之马”之别,是一致的。第一篇还讲到“伯乐所相君子之马”,说明作者所论述的是以伯乐的相马理论为基础的。还说“吾请言其解”,说明作者的意图,是要进一步阐述伯乐的相马法。第二篇在详细叙述马目的相法之后,根据相马法中的一些话,引出了十五个连贯的答问。例如说:“法曰:眼大盈大走、小盈小走,大盈而不走何也?”又例如说:“能为变者良也,能变而不良者何也?”这又说明作者针对原来相马法上的结论,而提出的疑问,以便作进一步的解释。作者在十五个相连贯的答问中,从马的盈满程度、眼的光泽、眼的活动能力、睫毛和眼外肌的功能等等,说明与马是否善走的关系;还把马的驱体和目力能否适应环境变化,归因于“起居”(生活条件)是否相宜和“通利”(消化代谢)是否正常。这部著作中,有许多术语不容易理解,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研究。仅就上述我们已经理解的部分,便可以看出到了战国时代的相马术已相当的细密了。

补侍儿小名录

补侍儿小名录

宋代文言轶事、传奇小说。南宋王铚撰。一卷。有《稗海》本、《香艳丛书》本、 《丛书集成初编》本等。北宋末,洪炎(今传本题洪遂)撰《侍儿小名录》,录古今妾侍故事。本书为补洪书之作,凡三十三条,皆辑自前人著作,大多注明出处。所录“段何”条出《河东记》, “张不疑”条出《博异志》, “赵旭”条出《通幽记》,与《太平广记》所载相比,极为简略, “韦洵美”条见《灯下闲谈》,也比今传本为简,因知作者辑录本书时,于原文多有删节。部分条目不见于他书,十分珍贵。如窦梁宾、程洛宾、贾全虚、王霞卿等诗事,即首见于本书,后人多据本书转录, 《全唐诗》亦收入。 “崔紫云”一则,记杜牧在洛阳李尚书席上“忽发狂言惊满座”事,虽已见于唐人所著《本事诗》、《唐阙史》,但云所喜乐妓姓崔,及崔紫云临行赠李尚书诗,则不见于前二书。其事虽不免出于附会,但因为流传甚广的唐诗佳话,亦甚堪珍视。出于《钱易集》的“小东”、 “薛九”二则,写五代诸国归宋后乐妓的沦落,较富故事性, 《钱易集》今失传,亦可据以录其逸文。

别墅之怪

别墅之怪

一个春初的下午,我们的旧仆施桂引进一个客人来。那人的年龄已在五十左右,有个国字形的脸,扁鼻大眼,身上穿一件淡灰色细回文的华丝罗夹袍,左手无名指上有一只钻戒,装束十二分阔绰,走路时也大模大样,很像商界中的所谓体面人物。

人生哲学与佛学

人生哲学与佛学

龟山王恩洋居士著,动物恃本能而生活。蚕之作茧,蜂之酿蜜,蜘蛛之结网,皆生而能之,不待学也;人则不然,自营巢筑室至农工商贾,莫不由学。学愈进,则其生活亦安定而丰富。故人生必须学也。学之种类大别有二:一者自然之模仿,二者有意之学习。如儿童之说其本国本乡之语言,乃至一切风俗习惯之茹染皆是也。有意之学习复有二种:一曰技艺之学习,二曰科学之学习与制造。则自朴野而文明,人类生活以之而蒸蒸向上以造乎其极。科学之用宏伟莫与京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