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词选

作者:辛弃疾
辛弃疾词选

收入了宋代著名词人辛弃疾的传世名作数十篇,每首诗作均有详细的注释,便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原诗的内涵。该书收集量大,充分显示了辛弃疾不同时期的创作风格,对全面了解辛弃疾的诗风及当时社会风貌具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猜你喜欢的书

康熙南宫县志

康熙南宫县志

十二卷。清胡胤铨纂修。胡胤铨,字逊斋,湖北孝感人,顺治举人,曾任南宫县知县。康熙十年(1671)胡胤铨任南宫县令后,“搜故家之藏,集鸿儒之秘,审定风谣,综核佚事”,纂辑成志书一部,于康熙十二年刊行。此志目录依次为封域、营建、赋役、礼仪、事异、官师表、选举表、赐命表、循良传、人物传、列女传、艺文编。其封域志将紫徽、龙岗、飞凤岗诸丘陵皆称之为山,并谓紫徽、龙岗皆太行山余脉,此为揣度之说,缺乏证据。赋役志所记明洪武至万历年间诸事皆抄之于旧志,而清以来事则抄之于《赋役全书》。艺文编所收历代邑人所撰诗文中,很多是修志者本人撰写的,而且有本县人为歌颂胡胤铨任县令后的一些政绩而撰写的诗文,欠妥当。此志尚有雍正五年 (1727)增补本。

邃汉斋谜话

邃汉斋谜话

薛风昌著,薛风昌生平不详,是论述灯谜创作技巧的专著,为第一部“谜话”,1913年。

杨柳青青

杨柳青青

《杨柳青青》以北京海淀姑娘杨桂枝与青年军官赵自强及官家子弟甘积之三人的爱情纠葛为主线,描绘了一出悲喜剧。歌颂了下层军官和普通民众的忠贞爱国,鞭挞了某些中上层军官和士大夫的自私虚伪,误国欺民。

非诗辨妄

非诗辨妄

诗经学专著。一卷。南宋周孚撰。北宋时,郑樵作《诗辨妄》,辨《诗序》及毛、郑之非,周孚因作此书,责难郑樵,其自序云:“……自汉以来,六经之纲维具矣,学者世相传守之,虽圣人起,未易废也,而郑子乃欲尽废之,此予之所以不得已而有言也。故撮其害理之甚者见于予书。”可见作书之旨,实为卫道而非学术之争。书中所举凡四十二事,大多缺乏正确理由和事实根据。如驳郑樵“设若有子夏所传之序,因何齐、鲁间先出,学者却不传,返出于赵也”一条,仅称“理或有之”(原书第二条);驳郑樵“诸风皆有指言当代之某君者,唯魏、桧二风无一篇指言某君者”一条,竟说“其世不可知,则不指名其人,慎之至也”(原书第二十三条);驳郑樵“《召旻》诗首章言‘旻天疾威’,卒章言‘有如召公’,是取始卒章之一字合为题,更无他义”,非之曰“此苏子之说也,申言之何益”(原书第二十八条)。从以上三例看来,或作疑辞,或逞强辩,或者借故推诿,答非所问,皆不足以服人。其他未审原意,即加指责者,深文周纳、巧辞以辨者尤多。郑樵论诗,富有怀疑和批判精神,不为守旧势力所容,他的《诗论》和《诗辨妄》成书不久便归于散佚。清代辑佚之风勃兴,亦未见辑之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不但没有收录和提及郑樵的《诗经》著作,而且还在周孚《蠹斋铅刀编》提要中横加指责。其实,周孚非郑之语,偏激舛谬,大都不堪一驳。《非诗辨妄》清代有单刻本、丛书本多种。收入《丛书集成初编》、《百部丛书集成》,丛书以《涉闻梓旧》本为佳。

春秋说

春秋说

三十卷。洪咨夔撰。洪咨夔字舜俞,于潜(今浙江临安)人,宋代文学家、经学家。嘉定进士,历官端明殿学士,刑部尚书,宋理宗初,洪氏为考功员外郎,因忤权臣史弥远,又言李全必为国患,乃被罢官家居七年。在此期间,他“杜门深省,有感于圣人以天治人之意,作《春秋说》”。此书之宗旨在阐明《春秋》“奉天命而立人极”,“以天治人”的大义。洪氏认为,《周易》与《春秋》“在鲁皆所以司天人之契”,硬把《易》与《春秋》拉扯在一起。他又说,《春秋》二百四十二年纯粹是《剥》卦之演变,“以齐桓霸天下始末权之,每四十年当一爻,阴愈进则乱愈甚”。其说虽发前人之未发,但其谬亦过前人。洪氏着述,除此书外还有《两汉诏今》、《平斋文集》、《平斋词》等书。此书原无传本,今本是《四库全书》编辑者从《永乐大典》中辑录出来的。其经文部分因《永乐大典》未录,则根据其说以推之,加案语附录其正文之后。其中尚缺僖公十四年至三十二年,襄公十六年夏至三十一年两部分。现存清洪氏刊本。

憨休禅师敲空遗响

憨休禅师敲空遗响

清如乾说,张恂编阅、继尧校订。十二卷。卷首收序;卷一收碑记、序、传、行状;卷二收塔铭、辞。赋、祭文、牒、说、跋;卷三收疏、引、闲话;卷四收启;卷五收尺牍上;卷六收尺牍下;卷七收像赞;卷八收偈;卷九至卷十二收诗。收入《明嘉兴大藏经》策三十七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