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醉亭集

作者:史谨
独醉亭集

三卷。明史谨撰。史谨,字公敏,一作公谨,自号吴门野樵,江苏昆山人,生卒年不详。史谨少从倪赞、高启游,善丹青、能诗文。洪武初以事谪居云南。后洪武三十一年(1398)经王学士推荐为应天府 (今南京)推官,不久降补湖南湘阴县丞。寻罢归,侨居金陵 (今南京) 卖药自给,以诗画终其身,著有《独醉亭集》三卷。此集前有陈琏 《序》。据陈琏所序,此集为史谨自编。但以体分,不题卷数。自 《武当八景》以下九十三首,别题目 《遗稿》。疑是史谨没以后,其后人掇拾晚年所作附于集末。然中有《经人��瓮诗》、《谒黔宁王庙诗》,则皆在谪云南时。又有《雪酒为金粟公赋诗》,金粟道人乃顾阿瑛别号,则元末明初之作亦在其中。殆杂采佚篇,不复甄别。其诗善写景观,颇有画境,故所载题画之诗特多,必丹青手迹,一一录之。现以原本所有,亦其存之,与史谨所自定诸诗共为三卷。清人评“其诗不涉元季缛靡之习,亦不涉宋季酸腐之调。平正通达,而神采自然高秀。”在明初可自为一家。有两淮马裕家藏本。

史谨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寂寞

寂寞

散文选集,梁实秋著,收文52篇。

鹤惊昆仑

鹤惊昆仑

现代武侠小说。王度庐著。又名《舞鹤鸾鸣》。本书为“鹤—铁”系列五部曲的第一部(余为《宝剑金钗》、《剑气珠光》、《卧虎藏龙》、《铁骑银瓶》)。写于抗日战争前,天津励力出版社出版(1945年重版时改名《舞鹤鸾鸣》)。主要叙述江小鹤与鲍阿鸾爱恨情仇的故事。小鹤与阿鸾青梅竹马相恋,后江父却为阿鸾祖父鲍昆仑门下弟子所杀。小鹤为报父仇,远走他乡,投师九华奇侠学艺。十年后归来复仇,但碍着阿鸾而不忍下手;阿鸾痛感两家仇恨无法化解,决以身殉,其后为救祖父,急切中夺剑自戕,终因伤重不治而死。作者文笔细腻,叙事曲折,对老拳师鲍昆仑刚愎自用,受宵小蒙蔽,不知省察,反倒加意迴护,逼迫阿鸾嫁与骄傲自恃的纪广杰,纵容门徒龙志起作恶多端,以致造成一连串悲剧的性格,有细致入微的描绘,对小鹤阿鸾爱恨交织、悲矜激楚的凄迷心情亦有传神之笔。

半村野人闲谈

半村野人闲谈

《半村野人闲谈》不分卷。明姜南撰。姜南,字叔明,号蓉塘,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明正德十四年(一五一九)举人。是书为作者纂辑典章制度、人物故实笔记,多记前代事。今据《艺海珠尘》本整理。

金陵梵刹志

金陵梵刹志

寺观志。明葛寅亮撰。五十三卷。寅亮,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万历进士。历官湖广提学副使,南京礼部郎中。著有《四书湖南考》。明天启年间,赐租修南京禅宇。葛氏时任南京尚宝司卿,因虑庙宇虽修而载籍无存,无以征信将来,遂搜之荒碑故牒,恭录御制诗文,于天启七年(1627)撰成是书。约五十九万字。志首为明太祖朱元璋诗文以及明代南京寺庙建置之案牍。次以灵谷(附图)、天界(附图)、报恩(附图)、三大刹为统领,记栖霞、鸡笼、 静海、能仁(附图)、弘觉(附图)五大刹、三十二中刹(附图二幅)和一百二十小刹。其余废寺别为一编,末附以南藏目录及诸经、租额、公费、僧规、公产诸条。是书为我国现存第一部最详细记述南京寺庙建筑的志书。志以辑录古人碑铭题记、诗词歌咏为主,收载了明代尚存的大小寺庙一百六十座。凡有关寺庙建筑始末,毁、修时间,地理位置,高僧贤人均有记述。附录部分记经卷目录及有关佛教理论专书二千余种,另对借取经卷,寺僧管理,寺庙田亩及费用地租等均有详记,是了解明代南京佛教的重要史料。有万历年间刻本,后佚。光绪末,济南僧人领众于金陵得之,藏于镇江金山汪天寺。民国二十五年(1926)据金山本影印行世。

善乐长者经

善乐长者经

一卷,赵宋法贤译。佛为善乐长者说清净眼秘密大神咒,治其眼病。

西方发愿文注

西方发愿文注

题目五字,有通有别。“西方发愿”是别名,“文”之一字是通名。就别名中,“西方”二字是所发,“愿”之一字为能发,“发”字具兼能所。又“西方”是所愿之处,“愿”是能发之心。言“西方”,则该依报、正报。言“发愿”,则摄自利、利他。依报则七宝庄严,圆融四土。正报则弥陀、圣众,一体三身。四土者:一常寂光土、二实报庄严土、三方便有余土、四凡圣同居土。三身者:法身、报身、应身。应有胜劣,胜则巍巍堂堂,劣则丈六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