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谨

史谨
  • 姓名:史谨
  • 别名:字公敏,一作公谨
  • 性别: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昆山(今属江苏)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史谨,明初诗人,画家。字公敏,一作公谨,自号吴门野樵。昆山(今属江苏)人。生卒年不详,约公元一三六七年前后在世。少从倪瓒、高启游,善丹青,工诗什。洪武初,因事谪居云南。洪武二十三年(1390)在云南以诗送友人张适还朝。洪武三十一年,经王景学士推荐,为应天府推官。未几,左迁湘阴县丞,寻罢。罢官后侨居金陵,卖药自给,以诗画终其身。永乐十八年(1420),他还以诗送李昌祺赴广西,可见其时仍在世。他的诗歌善写景观,颇有画境,如《西山精舍》:“涧户蜂留蜜,松巢鹤堕翎。”《游清凉寺》:“古径依山转,清猿向晚哀。”《揽秀楼》:“残霞拥树作秋色,空翠袭衣生暮寒。”《送屠先生》:“南浦斜阳芳草色,东风啼鸟落花天。”都体现了这种创作特色。四库馆臣认为:“史谨诗不涉元季缛靡之习,亦不涉宋季酸腐之调,平正通达,而神采自然高秀,在明初可自为一家。”著有《独醉亭集》3卷。

史谨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三峰集

三峰集

朝鲜王朝初期学者三峰郑道传的文集。14卷7册。木刻版。此书包括作者的诗、赋、词、乐章、杂文及《朝鲜经国典》、《经济文监》等几乎所有的著作。初刊本由曾孙文炯发行,可是已散失。1791年由规章阁增刊。此书为研究丽末鲜初历史以及研究朝鲜建国历史的重要资料。1961年国史编纂委员会以《南朝鲜史料丛书》第13卷出版发行。

文始真经言外旨

文始真经言外旨

道教经籍。南宋陈显微撰。9卷。《文始真经》即《关尹子》。作者认为老子之道,不可言说。而关尹请老子强为之说,必然言未尽意。关尹当为老子第一弟子,述成此书,以披露《老子》奥旨,其文可贵,然文约义丰,后世难知,故再阐述关尹之意。又认为《文始真经》九篇排列的次序,是说明“一化为九,九复归为一”的意思。作者弟子称此书“探老、关骨髓,述成言外经旨”,故名。

篁君日记

篁君日记

现代中篇小说。沈从文著。北平文化学社1928年9月初版。收璇若《序》1篇,《自序》1篇。作品以日记体的形式,描写了篁君在一个多月中的爱恋心态。篁君生长在一个大户人家,其妻子带着幼儿住在兵荒马乱的河南老家,而他则在北京一衙署工作。一日,篁君在餐桌上遇到一个“小寡妇样”的姨太太,两人双目对视,“无端脸红”,“烦恼如同一群蜂子,同时飞扑到心上来”。最初,篁君还能想到“不幸”的妻儿,以“顾全体面的理智”去浇灭情欲。但随着他一步步堕入情网,便渐渐把“妻安置到脑背后”。在理智与情欲的争斗中,“不长进的思想不久即侵占了”篁君的全部意志,致使他完全陷入了与姨太太的情欲。这部日记体小说是篁君的一份忏悔录。《自序》说:“这短文,作为在妻面前的一点忏悔”,“过去的我,自己也在极力设法要把它忘却”。

薛仁贵征辽事略

薛仁贵征辽事略

元代话本小说。作者不详。此书最早著录于明《文渊阁书目》卷6“杂史”类,注:“一部一册,阙”。《永乐大典》卷5244“辽”字韵收载本篇的全文。话本以薛仁贵为中心,叙述他的征辽事迹,故事情节与新、旧两《唐书》的《薛仁贵传》大致相合。开头有诗说:“三皇五帝夏商周,秦汉三分吴魏刘,晋宋齐梁南北史,隋唐五代宋金收。”此诗亦见于《武王伐纣平话》的开头,显然是元人口气。话本大致依据史实,也有不少增饰。如说薛仁贵骁勇善战,屡立奇功,均被张士贵及其副将刘君昴冒认,后真相大白,张士贵“逆流海岛”,刘君昴受戮,便都出于虚构。书中所用典故,多为宋元话本和戏剧中所常见者。话本中描述薛仁贵引兵至安地岭,在一宫观中遇一妇人,有如“芙蓉城下,子高适会琼姬;洛水堤边,郑子初逢龙女。”宋代大曲及宋元南戏中都表演过这两个故事。此书文辞简朴,与《全相平话五种》近似。全书原本久佚,由赵景深据英国牛津大学图书馆所藏《永乐大典》卷5244中的“辽”字韵辑出。古典文学出版社于1957年出版了点校排印本。

争春园

争春园

清代白话长篇侠义小说,《中国通俗小说书目》归之“英雄儿女”类,全称《绣像争春园全传》,四十八回。不题撰人,卷首有序,署“时在己卯暮春修禊日寄生氏题于塔影楼之西编墅龙光氏叙”,寄生氏当即为本书之作者,己卯为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作者的姓名与生平不详,仅知其为嘉庆道光间人,本书之后, 又写了小说《五美缘》。是书揉侠义与才子佳人为一,而以侠义为主,其中尤为马俊描写尽致,以为“是书中第一人,亦千古侠客之第一人”(《争春园全传叙》)。书中叙述汉代世宦之子郝鸾,得道士司马傲所赠三口宝剑,遵命寻访另外两位英雄。在开封争春园救得前太常寺少卿凤竹、其婿孙佩以及凤竹妻女家人,因此与宰相米中立之子米斌仪结怨。得义士鲍刚相助,郝赠其宝剑。凤竹一家走避湖广,不料孙佩锒铛入狱,其女凤栖霞亦于途中为米斌仪所掳,又为歹人骗卖于扬州妓院,后为马俊所救。郝鸾又遵司马傲之命,前往杭州,在西湖遇义侠“玉蛱蝶”马俊,结拜赠剑。马俊杀死米斌仪,入狱救出孙佩,与郝鸾、鲍刚、凤竹等人至铁球山聚义,共尊郝鸾为寨主。米中立欲弑帝自立,阴谋败露,叛乱边界,马俊等率官军及铁球山人众勘平内乱,班师回朝,众人各得封赏,司马傲亦收回三口宝剑。

须贾大夫谇范叔

须贾大夫谇范叔

又作《须贾谇范叔》,高文秀所作。4折,1楔子。末本,正末扮范睢。本事出自《史记·范睢蔡泽列传》。剧写战国时魏丞相魏齐派须贾、范睢出使齐国,齐国设宴待之,但重范轻须,并让须贾回国后让位给范睢,须贾因而疑心范睢出卖了魏国的机密。回国后,魏齐听信了须贾的汇报,将范睢打死,扔在茅厕中。范睢死而复苏,在须贾院公的帮助下逃出魏国。后来,他到了秦国,改名张禄,做了丞相。时须贾也来到秦国,范睢装扮成穷人试探须贾,须怜之,赠以锦袍。范睢将他领至丞相府,须明白了范的身份,十分惊恐。范睢当众羞辱了须贾,但念他有赠锦之情,便放他回国去取魏齐的头。该剧情节跌宕有致,很富于戏剧性。人物心理活动的刻画也比较细腻。语言本色,表现力强。孟称舜论此剧云:“一饭不忘,睚眦必报,英雄极快心之事,得此雄快之笔发之,乃足相称。恩恩怨怨,凄凄楚楚,都从血性男子口中出来,作此剧者定是马东篱、乔梦符辈上人。”(《古今名剧合选·酹江集》)今存明息机子《古今杂剧选》本、臧懋循《元曲选》本、孟称舜《古今名剧合选·酹江集》本。此外有《古本戏曲丛刊》第四集影印本、王季思等《全元戏曲》编校本、王学奇等《元曲选校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