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苕庵诗话
作者:钱仲联钱仲联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天形道貌
中国画论著。明代周履靖编撰。文嘉校。一卷。刊行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主要版本有万历二十六年金陵荆山书林《夷门广牍》刻本、《丛书集成》本、民国商务印书馆《影印元明善本丛书》影印本,《中国画论类编》辑录画论部分,《中国版画史图录》辑录图式部分。本书是一部人物画图谱。全篇图文相配。第一部分为人物画概述。分别为:论述人物画发展史,立曹仲达、吴道子两家为“学者取宗”;论人物衣纹之法,强调“用笔全类于书”;论人物必分贵贱气貌;论人物行立坐卧姿态,以“古、怪、秀、雅”喻之;述衣褶描法,列“十八描”;分述人物面像与背像的画法比例。所发之论参融古法,简明精当,比喻形像,便于后学。第二部分为人物画法的图示。分别为临流、索句、听泉、舞袖、挥扇、倚树、徜徉、濯足、凭石、趺坐、散步、醉吟、传盃、采芝、携琴、题壁、观水、回首、静憩、晤语、观泉、谈玄、浮白、观书、拂尘、望月、呼僮、酕醄、酩盯、让履、盘桓、倦绣、调莺、捣衣、题叶等,共三十六种,图画秀雅,镌刻精致,不但是习画入门者捷径,也是明代版画艺术的精美之作。卷末附载写意画法四幅,每幅所绘约有数式,均未标注题名。
勤有堂随录
一卷。元陈栎(1252—1334)撰。陈栎字寿翁,人称定宇先生,休宁(今属安徽)人。此书为陈栎随笔札记之文,以谈理学为主,兼及考证。对宋末元初诸人,各举其学问源流、文章得失,言之有物,非泛泛空言者流。因其夫妇辛勤,建有“勤有堂”,故以为书名。所论多有可取,如谓刘辰翁父丧七年不除,为好怪钓名,当为平情之论,非为持门户之见者。书中亦有值得商榷之处,如谓陈安卿为朱门第一人,黄直卿及李方子等,多有差处。谓杨诚斋为闲气所生,当属轻议。所述理学家学问源流,颇多可取,足资参证。今传本主要有《学海类编》、《四库全书》、《丛书集成初编》等丛书本。
黑旋风双献功
元杂剧剧本。一作《黑旋风双献头》;简名《双献功》或《双献头》。高文秀撰。末本。本剧是元代著名的“水浒戏”。情节梗概为:运城孔目孙荣将带妻子郭念儿上东岳烧香还愿,恐遇坏人,特地到梁山请故交宋江派人保护。李逵自告奋勇愿前去护送,并立下军令状,保孙荣夫妇无事,平安而归。宋江嘱李逵诸事忍让,并派戴宗随后打探,以便接应。郭念儿原与权豪白衙内私通,途中趁孙荣、李逵外出离开旅店时,随白衙内私奔。孙荣、李逵回到旅店后,发现郭念儿逃走,并知为白衙内拐去。孙荣去官府告状,谁知坐在堂上的竟是白衙内。原来白衙内恐孙荣告官,便先去借衙门坐3日,结果孙荣反被打入死囚牢内。李逵扮作农民探监,设计用蒙药麻醉了禁卒,救出孙荣。白衙内与郭念儿正饮酒取乐,李逵突然出现,杀死2人,带人头回梁山献功。《双献功》虽主要是写梁山英雄,但剧情不见于今本《水浒传》,可能是作者在元代民间传说基础上的创造。在众多的“水浒戏”中,此剧的成就较为突出,不仅歌颂了梁山英雄见义勇为的精神,而且对白衙内这样的“权豪势要”借官府之势夺人妻子、残害无辜的行为有所揭露,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剧本在人物描写上也颇具特色,尤其是第三折写李逵探监,以巧妙的喜剧性安排,刻画了李逵外表粗莽,内心精细的性格特点。现存主要版本有:脉望馆抄校本、《元曲选》本。
古今列女传
明解缙 (1369—1415年) 等所撰历代名女传,3卷。缙字大绅,江西吉水人,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进士,曾任《永乐大典》总裁官。是书系永乐元年(1403年)仁孝皇后徐氏为阐扬 “风教” ,劝成祖敕令缙及黄淮、胡广等人共同撰辑。上卷为历代后妃,中卷诸侯大夫妻,下卷士庶人妻。全书所录,皆为旌表按封建伦理规范行事之妇女事迹。如,明 “真定高邑许颙二妾陈氏、牛氏,颙卒,皆自经死,事闻,诏旌为‘双节之门’。” 书成后,即 “颁之六宫,行之天下,俾为师氏知所以教,而闺 门知所以学。” (成祖《序》) 上有所好,下必有甚焉者,明清以来,夫权愈重,妻位愈卑,囿于“三从四德” 、“从一而终” 、“为夫死节” 之事,愈演而愈烈,是书实有深远影响焉!有明原刻本及《四库全书》本。
瑜伽集要救阿难陀罗尼焰口轨仪经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有启请法,破地狱印咒各一,召饿鬼印咒各一,召罪印咒各一,摧罪印咒各一,净业印咒各一,忏悔印咒各一,甘露印咒各一,开咽睺印咒各一,七如来名号,归依三宝,发菩提心,印咒各一,受三昧耶戒印咒各一,施食印一,咒二,普供养印咒各一,奉送印咒各一,今时施食,决宜依此行持。
大迦叶问大宝积正法经
全称《佛说大迦叶问大宝积正法经》,简称《正法经》。佛教经典。北宋施护译。五卷。是《大宝积经》第四十三《普明菩萨会》的异译本。主要宣说“不空不有”的“中道正观”思想。见载于中国历代大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