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中十子诗

作者:袁表
闽中十子诗

三十卷。明袁表、马荧合编。袁表字景从,荧字用昭,皆福州人。表官临州通判,为人耿介,曾以事忤权贵入狱,人叹其直,长于歌诗,有《江南春集》。此书为明诗总集,为袁表、马荧于万历四年(1576)从高以陈家所藏诸人之诗中选辑而成。所谓闽中十子,是指福清人林鸿,著有《膳部集》; 长乐人陈亮,著有《储玉斋集》;长乐人高廷礼,著有《木天清气集》、《啸台集》; 闽县王恭,著有《白云樵唱》、《凤台清啸》、《草泽狂歌》诸集; 闽县人唐泰,诗佚不传,散见《善鸣集》;闽县人郑定,著有《澹斋集》;永福人王尔,著有《虚舟集》;闽县人王褒,著有《养静集》; 闽县人周元,著有《宜秋集》;侯官人黄元,其集名已不传,此十人遗集已不尽传,是编能采撷菁华,存其梗概,颇能见闽中诗派的整体风貌。闽中十子皆宗法唐人,其佳者色泽高华,音调谐畅。但他们均有模拟过甚、食而未化的毛病,因而产生不良影响,故后人评论说:“考闽中诗派,多以十子为宗,厥后辗转流传,渐成窠臼。其初已有唐摹晋帖之评,其后遂至有诗必律,有律必七言,而晋安一派乃至为世诟厉。论闽中诗者,尝深病之。” 有 《四库全书》本。

袁表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她们

她们

玛丽·麦卡锡是一位重要女性主义作家,作为她最著名的一部小说,《她们》开启了女性自我解放主题讨论的先河。 《她们》出版于1963年,讲述了20世纪30年代,八个20余岁的女孩从美国著名女校瓦萨学院毕业后的人生轨迹。 她们名校毕业,心中满怀理想,她们不甘做没有自己姓名的家庭主妇,努力工作养活自己。但当她们与现实生活遭遇时,虽有惊喜,更多的却是种种问题。 虽然时代变迁,但每一代的女性其实都面临着相同的困境。婚前性行为、不靠谱的男人、事业与家庭的冲突,人生的控制权其实并不在她们自己手里。她们本以为自己可以改变世界,但最后却发现,她们始终要接受自己作为第二性的角色。

平平言

平平言

清方大湜著。作者于咸丰五年(1855年)入胡林翼幕中,同治八年(1869年)任宜昌知府,光绪初,官至直隶按察使、山西布政使。本书四卷,主要为记载作者在四川为州县地方官时治理吏民的心得。内容包括“造福莫如州县”,“造孽莫如州县”、“立法求其可行”及“阅文稿”“拆公文”等居官必读之类的官制经验。此书在清末颇有影响,多次翻刻,并被收入王文韵主编的《牧民宝鉴》中。

孙子遗说

孙子遗说

孙子遗说,宋人郑友贤撰。一卷,收入《正统道藏》太清部。此书作者自设问答,摘录《孙子》书中若干论述,加以阐发诠释,自以为能补充十一家注《孙子》之遗漏,故称「孙子遗说」。

冯氏锦囊秘录

冯氏锦囊秘录

《冯氏锦囊秘录》系综合性医书。又名《冯氏锦囊》、《锦囊秘录》。清·冯兆张撰于1702年(康熙41年)。冯氏业医40余载,经验丰富,见闻颇广,此书殚一生之心力,历时30年纂辑而成。全书荟萃历代医家精要,删繁就简,参以己见,附以验方。分为卷首一卷、《内经纂要》二卷、《杂证大小会参》二十卷(内分《脉诀纂要》、《女科精要》、《外科精要》、《药按》)、《痘疹全集》十五卷、《杂证痘疹药性主治会参》十二卷。《杂证大小会参》包括胎儿、小孩、成人的各种杂病证治的综述,以病因风、寒、暑、湿、燥、火分门,又以虚实、寒热分条,采集各家论述及方药,既列古方、验方,又列加减法。《药按》是冯氏治案,大多为重笃复杂病案,治法宗温补,强调补肾健脾,大抵用八味、六味丸,八珍、十全等剂。《痘疹全集》对痘疹论述甚详,包涵概论、变证、兼证、方药、验方等内容。《杂证痘疹主治药性会参》阐述570味药物功能,其中213味药主治功用中有“痘疹会参”一栏,专述该药在治疗痘疹中的功效,体现了冯氏精于儿科的特长。此编内容丰富,各科病证辨证论治中尤详于儿科,并附有较多民间验方。刊行后素为医家所重,并传至越南、日本等国。越南名医黎有卓十分推崇冯氏,在他撰写的《海上医宗心领》中,较多地引录了《冯氏锦囊》的论述。

大悲咒句解

大悲咒句解

美国万佛圣城 宣化上人讲解大悲咒

大悲咒,根本就没有法子讲的,因为它是秘密的密语。

金刚经观心释

金刚经观心释

金刚经观心释,一卷,明智旭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