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集
作者:张说
(唐) 张说撰。张说 (667—730),字道济, 一字说之。洛阳 (今属河南) 人。武则天载初元年 (689) 应诏举,以策对第一授太子校书。累官至中书令,左、右 丞相。封燕国公。卒谥文贞。前后三秉大政,掌文学之任 30年,朝廷重要文诰多出其手,人称“大手笔”。开元三年 (715) 由宰相贬为岳州刺史,至五年 (717) 离去,在 岳阳生活近两年。在此期间,写有大量诗篇,曾自编为 《岳阳集》。其平生所为诗多应制奉和之作,自谪岳后,诗 多凄婉有情致,人言 “得江山之助”。其所编 《岳阳集》 今已失传,据《钦定全唐诗》整理,共76首,其中张说43首,张说之子张均5首,张垍1首,其他唱和之作27首。编为一卷。
章节列表
升序↑- 赠赵公
- 岳州作
- 岳州行郡竹篱
- 游洞庭湖湘
- 灉湖山寺
- 出湖寄赵冬曦
- 岳阳早霁南楼
- 岳阳石门墨山
- 和尹懋秋夜游灉湖
- 岳州宴别潭州王熊
- 岳州宴别潭州王熊二
- 广州萧都督入朝过岳州
- 岳州别姚司马绍之
- 送岳州李十从军桂州
- 岳州别赵国公王十一琚入朝
- 岳州别子均
- 岳州山城
- 和尹懋秋夜游灉湖
- 与赵冬曦尹懋子均登南楼
- 游灉湖上寺
- 岳州赠广平公宋大夫
- 荆州亭入朝
- 岳州守岁
- 同赵侍御巴陵早春作
- 灉湖山寺
- 岳州别梁六入朝
- 岳州西城
- 岳州观竞渡
- 对酒行,巴陵作
- 岳州宴姚绍之
- 岳州九日宴道观西阁
- 岳州作
- 游洞庭湖
- 巴丘春作
- 岳州夜坐
- 别灉湖
- 岳州守岁
- 岳州守岁二
- 岳州看黄叶
- 和尹从事懋泛洞庭
- 送梁六自洞庭山作
- 翻着葛巾呈赵尹
- 和朱使欣道峡似巫山之作
- 和尹懋登南楼
- 九日巴丘登高
- 和尹懋秋夜游灉湖一
- 和尹懋秋夜游灉湖二
- 岳阳晚景
- 奉和岳州山城
- 奉和张岳州王潭州别诗一
- 奉和张岳州王潭州别诗二
- 陪张燕公登南楼
- 酬燕公出湖见寄
- 奉和张燕公早霁南楼
- 灉湖作
- 和燕公岳州山城
- 和尹懋秋夜游灉湖一
- 和尹懋秋夜游灉湖二
- 陪燕公游灉湖上寺
- 答张燕公翻着葛巾见呈之作
- 奉答燕公
- 奉答燕公
- 陪张燕公行郡竹篱
- 和燕公别灉湖
- 奉陪张燕公登南楼
- 秋夜陪张丞相赵侍御游灉湖一
- 秋夜陪张丞相赵侍御游灉湖二
- 同燕公泛洞庭
- 奉答燕公
- 自荆湖入朝至岳阳奉别张燕公
- 游灉湖上寺
- 和张燕公湘中九日登高
- 奉别张岳州说一
- 奉别张岳州说二
- 入朝别张燕公
- 道峡似巫山
张说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达洛维夫人
《达洛维夫人》(Mrs. Dalloway)是由弗吉尼亚·伍尔芙在1925年发表的一部长篇意识流小说。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可能来源于作者的一位朋友奥托琳·莫瑞尔(Ottoline Morrell)女士。主人公达洛维夫人是个养尊处优,在现实生活中如鱼得水的女人,本书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情节就是她举办宴会,而宴会本身就代表了她在社会上的地位和取得的成功,然而这又是一个在内心深处不满现实、渴望高尚,与生活现实矛盾重重的女人。她的旧情人彼得沃尔什从印度归来,这是一个我行我素,几乎不食人间烟火的高度理想化的男人,而他对世俗化的达洛维夫人的种种嘲讽更加剧了主人公内心对现实的不满。另外一个重要人物是战争的幸存者沃伦史密斯,他得了严重的战争后遗症炮弹震呆症(shellshock),完全处于疯狂与谵妄的状态,在达洛维夫人的宴会正热热闹闹地举行时,他自杀了。他的死意味深长,表面上看是一战残酷的持续效应,却也折射出当时知识分子对欧洲文明的幻灭感,是写实,也是象征。作者本人的生活中,死亡的阴影也是无处不在,以至于她最终在1941年选择了自沉于家附近的乌斯河中。
夏倍上校
夏倍上校为国征战,立下卓越功勋。有一次战斗,他受伤倒在尸体堆中,却被误作阵亡。他回到巴黎之后,身份无法得到承认,甚至被当成疯子。他的妻子罗西纳已经带着他的“遗产”改嫁一位贵族,并生了两个孩子。夏倍上校在代理人但维尔的帮助下试图通过法律恢复身份,但屡屡碰壁。罗西纳害怕夏倍上校恢复身份会影响自己的地位,又不愿意提供金钱补偿来和解。于是她利用夏倍上校的善良玩弄手段,最终使得夏倍上校放弃了找回身份,只能在救济院悲惨度日。
花花草草
文集,周瘦鹃著。周瘦鹃先生于文学创作、翻译、编辑之外,精于园艺。其寄情花草盆景,赤诚痴心,积数十年之功栽植培育,于苏州悉心经营紫兰小筑。园艺之外,更写了大量园事花草等小品,文笔圆熟,有识有趣。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周瘦鹃陆续编订出版《花前琐记》、《花花草草》、《花前续记》、《花前新记》、《行云集》、《花弄影集》等小品文集,今萃为一编,以《花花草草》名之。
道德真经章句训颂
二卷。元张嗣成 (生卒年不详)撰。张嗣成,元代正一道道士,为三十九代天师,自号太玄子。撰有《道德真经章句训颂》二卷。自张道陵于东汉顺帝时创立五斗米道,经历朝而至元,张家三十八代子孙相传而至张嗣成。其间几经分化与组合,而并为正一道。虽然其道名及斋戒仪范等有过变化,但一直奉《道德经》为主要经典。张嗣成撰此书,主要是为诵经体道。张嗣成于自序中称:“太上老君道大而德宏,守约而施博……”“故道难闻,因经而后闻,道难见,因经而后见。”阐述道生万物之玄奥与因经而闻道的重要性。并强调诵此经者,如果有得于无为之绪,就可以修身、齐家、安民、措天下于太平。如果性命交融,根蒂相摄,暗合其道而不由言悟,就会别具慧眼,与太上老君相见于寥廓恍惚之间。如果能进一步领悟到“金丹不在他求而至道吾所固有”之理而进行修炼,待“功成行满”就会 “法身不坏”。此书分上、下二卷八十一章。《章句训颂》语言多用韵语,以四、五、七言为主,类似于禅偈,适用于传教授徒,曾深受道教徒的赏识。其书语言浅白、落俗,实非经典之作;然其成书较早,影响较广,对于研究《道德经》的传播及修身,仍有参考价值。现存明 《道藏》本、明 《道藏举要》本。
青宫译语
靖康稗史之一。一卷。金人王成棣撰。具体成书年代不详。书中对于一路上所见北方刚经战乱的凄惨荒景,以及押送途中宋室王、妃、姬等人的事迹都详为记述。由此也可见他们北迁途中的坎坷经历。此外,书中还记录了女真族纳妾的仪式,是研究女真民俗与北迁妇女屈辱命运的罕见史料,也反映了靖康国耻的一个侧面。
大方广佛华严经感应传
简称《华严经感应传》、《华严感应传》。佛教感应集。唐慧英集,胡幽贞刊纂。一卷。慧英原书为上、下两卷,胡幽贞因“鄙其事外浮词,芜于祥感”,删为一卷,前后又加上题记,于唐建中四年(783)完成。该书记载传持《华严经》的灵异神迹二十余则,大多数发生在唐高宗和武则天统治时期。因许多事件为撰者亲闻,故有一定的史料价值。该书许多内容为后出的僧传,特别是着重记载有关《华严经》灵异的传记所采用。见载于日本《大正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