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诗学

作者:钱澄之
田间诗学

诗经注本。十二卷。清钱澄之撰。此书大旨以《诗序》首句为主,所采诸家论说,自《毛诗正义》、《诗集传》以外,以宋人之说为多,有十五六家,元代未引,明代仅及四家。所引诸家之中,王安石、杨时、范祖禹、谢枋得四家,今无传本,盖采于他书,陆佃、罗愿二家本无《诗》注,盖草木鸟兽之名,引其《埤雅》、《尔雅翼》而已。钱氏自称毛、郑、孔三家之书,录者十之二,《集传》录者十之三,诸家各本录者十之四。书成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其时官学仍恪宗《集传》,然此书已不墨守朱熹一家,显露出倾向汉学之端倪。论者以为其书持论颇为精核,而于名物训诂、山川地理,言之尤详。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又有安徽桐城刊本。

钱澄之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经籍会通

经籍会通

《经籍会通》是胡应麟的一部读书笔记,是一部有着十分严谨的内在逻辑结构的目录学史研究著作,也是我国第一部图书事业发展史著作。全书共分四卷:第一卷“述源流”,叙古今图籍聚散兴废的发展历程;第二卷“述类例”,叙古今图书分类体系的演变,对各书目分类方法予以评论;第三卷“述遗轶”,对古今图籍辨谬存轶(重在子书);第四卷“述见闻”,叙作者所见闻之明代的图书出版刊印情况。该书之编纂形式虽然采取了读书笔记的零散分条记述形式,但内容安排却十分富有内在的逻辑结构。

上清无英真童合游内变玉经

上清无英真童合游内变玉经

《上清无英真童合游内变玉经》,撰人不详。从内容看,应为东晋南朝上清派道士所作。一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此经言存思「无英真童」之法。无英真童是人体内神君之一,《上清大洞真经》中有存思此神之法。本篇所述道法则更为详明,经文称无英真童在人身中,思之即来,来即同游,混合而变。存思之法,闭目向日月,静候无英前来,见红紫宝色中有百花纹,转如车轮,以鼻引之贯人丹田。令无英内游身中,久之则可见无英形状,成为上清仙真。

喉科指掌

喉科指掌

喉科学著作。6卷。清·张宗良(留仙)撰。刊于1757年。本书卷1总论咽喉病的诊治大纲、分经及针穴图等;卷2论选方及制药方法;卷3~6分论咽喉(11症)、乳蛾(7症)、喉痹(7症)、喉风 (12症)、喉痈 (11症)、大舌 (13症)、小舌(15症)及杂喉(7症)等八门,共为73病证治图说。内容较为丰富。1815年又有《喉科杓指》(又名《图注喉科杓指》。署名包永泰撰),为在本书内容中加入了牙齿门,并作了部分补充,删去原作者姓名合并为4卷者。本书张氏著本现存十余种版本。最早为清乾隆二十二年丁丑(1757)刻本。另有清同治九年庚午(1870)崇川日正轩刻本。清光绪八年壬午(1882)刊本等。包氏著本也存有十余种版本。最早为清嘉庆二十年乙亥 (1815) 刊本。1954年锦章书局出有石印本。

剑气珠光

剑气珠光

《剑气珠光》清末民初北京武侠小说作家王度庐创作的武侠小说作品,又名《剑气珠光录》,主要讲述侠士李慕白和俞秀莲江湖历练之旅。武当派传人李慕白自《宝剑金钗》所述杀死瘦弥陀黄骥北,名震京师之后,又因与迫于道义压力无法与俞秀莲结婚、又因误会令侠伎谢纤娘自杀等情思纠结,意志消沉,对人生兴味索然,投案入狱。江南鹤救其出狱,交待他在退隐的汝州侠杨公久家养好身体后,乔装商人,到江南安徽当涂拜访静玄禅师之后,到池州与江南鹤会面。李慕白因此开始了一趟自我反省自我磨练的旅程。旅途中获取青冥宝剑、穴道图,又获悉杨公久之养孙杨豹获45颗奇大珍珠,因奇货可居而遭江湖围追。而珍珠是来自于宫廷,与德啸峰流放西北的冤案有莫大干系,因此他与江南鹤复命之后重新追踪此案。李慕白自江南复出后成为隐侠,暗中扶助俞秀莲孙正礼等解救杨丽英,助其杀死冯隆等人,并最终令德啸峰冤屈得雪。本书上半部分主人公为李慕白,下半部分为俞秀莲 。

处囊诀

处囊诀

宋代诗论著作。1卷。保暹著。保暹为宋初诗僧,《宋诗纪事补遗》卷96对其事迹有简要记载。本书内容重在立诗的格法,但首标诗的作用,开篇即讲:“夫诗之用,放则月满烟江,收则云空岳渎,而情忘道合,父子相存,明昧已分,君臣在位,感动鬼神,天机不测。是诗之大用也。”以“诀”名书,始于唐人杜正伦《文笔要决》。《处囊诀》之意,即指作诗妙诀。

后山诗话

后山诗话

又称《后山居士诗话》或《陈无己诗话》。诗论专著。宋陈师道撰。南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七别集类中著录《后山集》时称《诗话》一卷,而同书卷二十二文史类下又著录《后山诗话》二卷。一卷本与二卷本无大异。书中对苏轼、黄庭坚的创作俱有不满之词,与陈氏思想、创作倾向不符,且记有陈师道身后之事,故南宋陆游疑非陈氏所作(见陆游《老学庵笔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从其说。但师道的门人魏衍编《后山集》时已提及此书,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也曾称引。郭绍虞在《宋诗话考》中认为“师道确有诗话”,但“原稿未及刊行,他人得之复加增益,遂致事实牴牾,启人疑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