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堂歌
作者:张之洞猜你喜欢的书
脚气治法总要
二卷。宋董汲(生卒年不详)撰。董汲,字及之,东平 (今属山东)人,少时多病,立志务医。作者对内、儿诸科均有研究,尤擅治小儿痘疹等疾患,著有《小儿斑疹备急方》等。《脚气治法总要》撰成于北宋元祐八年 (1093),原书一卷,《宋史·艺文志》有著录,后散佚,《四库全书》从 《永乐大典》辑出,分为上、下二卷。上卷首先阐述脚气病研究历史,探究病因、病机、病状,论说证治原则。脚气之疾在黄帝时名为厥疾,两汉之间名为缓风,南北朝时称作脚弱,唐代始称脚气。此病皆由风毒湿气而致,但具体情况又各不相同,治疗方式也应有别。接着分为十二篇论,详论上述内容。下卷列疗方四十六首,区分情况,内服外用,十分赅备。此书是一部论述周密、内容丰富的脚气病学专著,也是我国医籍中得以保存的此类著作中最早一部。有《四库全书》本,振绮堂抄本,1958年商务印书馆铅印 《董汲医学论著三种》 (包括本书)本。
胎息秘要歌诀
道家气功著作。作者及写作时代不详,或为唐代作品,一卷。歌诀凡九首,依次为:闭气、布气、六气、调液、饮食所宜、饮食杂忌、休粮、慎守、九载功变,或五言,或七言。末附静坐咽津法短文一篇。内容大体与《幻真先生服内元气诀》相近。载《道藏》第五百七十册、明·高濂《遵生八笺》卷九《延年却病笺上》、周履靖 《赤凤髓》卷一。
宋本备急灸法
《宋本备急灸法》一卷。夫灸治之法,吾国发明最早,且亦为特具效验之一种疗法。日本医 学改革,惟传自吾国之灸法,至今研究不遗余力。是书所列灸法,似别具真传,为南宋孙炬卿先 生旧刻,即著《鸡峰方》张焕先生所著。本国亡佚久矣,日本人仿宋影刻。前数年社友李程九君 寄自河南之抄本,裘君吉生将旧藏原刻本校对补正。尚有增刻《针灸择日编集》一卷,容再续印。
节侠记
明代传奇剧本。许三阶撰。《远山堂曲品》著录。取材于唐人小说《裴伷先传》(见《太平广记》卷147)。写唐武则天时,太仆寺丞裴伷先,因反对武后称帝,立诸武为王,上书面陈得失,被廷杖1百,流放岭南。裴在南中娶流放官员卢用藏女郁金为妻,后携妻及岳母逃回。奸贼李秦授发现,即与左丞相武承嗣计议,将郁金及其母仍发回岭南,裴伷先改徙塞外。思摩可汗敬重裴伷先,将闺华郡主招之为婿。裴门客众多,声势浩大。李秦授又进谗言,武后尽诛杀塞外流人,裴几被害。后唐室中兴,裴伷先遇大赦,回朝为官,除去奸佞,合家团聚。今存《六十种曲》本。明许自昌对此剧稍作改订,仍名《节侠记》。有明崇祯间刻本行世,卷首载淳斋主人序,《古本戏曲丛刊初集》据以影印。
韩愈志
诗人评传。近人钱基博著。本书写成于1929年,1935年初版。后经著者复勘增订,1958年由商务印书馆再版。著者分举六题考论韩愈。首篇《古文渊源篇第一》,考述汉魏六朝以来文风之变化发展,于萧颖士、李华、贾至、元结、独孤及、梁肃诸人论述颇详。《韩愈行实录第二》考辨韩愈家世、生平行迹。《韩愈佚事状第三》,记述韩愈佚事二十事,采摭无馀。《韩友四子传第四》考述韩愈之友李观、欧阳詹、柳宗元、樊宗师的生平及文学活动,揭示四友对韩愈文学创作之影响。《韩门弟子记第五》主要记述韩愈弟子张籍、李翱、皇甫湜、沈亚之、孙樵、孟郊、贾岛、卢仝、刘叉、李贺等人之文学经历及与韩愈之交谊。《韩愈籀读录第六》综论韩愈文学主张及其诗文创作之成就。本书前有叙目,概述韩集之流传、整理情况及本书成书缘起。书后附录有“韩愈论汇录写目”。
大方广圆觉经大疏
凡三卷(或十二卷)。略称圆觉经大疏。唐代宗密述。今收于卍续藏第十四册。随文解释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卷初揭出‘归命妙色身’等五言十六句之归敬颂,次将圆觉经分为:教起因缘、藏乘分摄、权实对辩、分齐幽深、所被机宜、能诠体性、宗趣通别、修证阶差、叙昔翻传、别解文义等十门,并解说其文义。撰者宗密系由圆觉经而得悟者,故平生特别推重此经。除本疏之外,另有圆觉经大疏释义钞十八卷、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略疏注四卷、大方广圆觉经略疏钞十二卷等,以细解其文义;其中,释义钞为本书之注释。其他注书有宋代观复之圆觉钞辨疑误二卷、元代清远之圆觉经疏钞随文要解十二卷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