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宫词

作者:毛晋
三家宫词

唐宋诗歌总集。3卷。明毛晋编。此书收唐代王建、前蜀花蕊夫人和宋代王珪宫词各100首。以人分卷。王建首创“宫词”一格,即以宫闱生活为主要题材的七言绝句。王建卷后有跋语,称王建“宫词凡百绝,天下传播,效此体者虽有数家,而建为之祖。”毛晋历校古本,删除他作,得100首。花蕊夫人卷后有据说是王安国(王安石之弟)写的跋语,称熙宁五年(1072),于崇文院中校理蜀国故书,“得二敝纸所书花蕊夫人诗”,“词甚奇,与王建宫词无异。”王安国定为后蜀孟昶妃号花蕊夫人者所作。然而,据今人浦江清根据宫词内证考定作者不是后蜀孟昶妃,而应该是前蜀王建花蕊夫人小徐妃。因为宫词中所咏多为前蜀宣华苑中的景物和事实。王建纳徐耕2女,姐为淑妃(大徐妃),妹为贵妃(小徐妃),小徐妃生后主王衍,封顺圣太后,后为后唐庄宗所杀。其宫词所传版本较多,其98首者最为近真。或作百首者,系混有他人诗2首或有混入王建、王珪的宫词。浦江清有校定本,并附有按语,收入《浦江清文录》(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王珪,字禹玉,北宋文学家。三家宫词,题材相似,皆以宫苑生活为主,词风柔靡,情调轻艳。唯花蕊夫人宫词真实地反映出前蜀宣华苑富丽堂皇的建筑和游戏宴乐的生活,为前蜀王衍荒淫误国的史实提供了佐证。有《诗词

猜你喜欢的书

一瓶毕雷矿泉水

一瓶毕雷矿泉水

坐着心热而气短的“老爷车”在险象环生的小道上挣扎子两天,又雇了一匹烈马骑了两天,雅典美国考古学校的小伙子梅德福心里不由得纳罕,他古怪的英国朋友亨利-阿尔莫汉为什么要住在沙漠里呢。

小说旧闻钞

小说旧闻钞

古代小说研究资料汇辑。鲁迅编撰。是作者1920年至1924年在北京大学讲授中国小说史时裒集而成。据作者《再版序言》说,此书是“取关于所谓俗文小说之旧闻,为昔之史家所不屑道者,稍加次第,付之排印”。1926年由北新书局出版发行。1935年联华书局再版时,增录《癸辛杂识》、《曲律》、《赌棋山庄集》3书。该书汇集《大宋宣和遗事》、《三遂平妖传》、《蟫史》、《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等40余种通俗小说的资料,如作者的轶事、故事源流、版本考订及对有关作品的褒贬评价等。与蒋瑞藻《小说考证》等同类著作相比,该书并非一味罗列有关资料,而是不时添加按语,辨别真伪,如《红楼梦》条,录《随园诗话》一则,中有“康熙间,曹练亭为江宁织造”,“其子雪芹,撰《红楼梦》一书,备记风月繁华之盛”等语,鲁迅加案语说:“曹寅字楝亭,雪芹之祖也,此误。”有些案语是转用他人的研究成果,有些则是编者本人的精辟见解,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该书又有《源流》、《评刻》、《禁黜》、《杂说》4篇,分别汇集前人对有关小说的发生、发展、评点汇刻、及统治者禁黜等情况的言论,与前列40余种作品的情况交互参证,可使读者对中国通俗小说的发展面貌有较为清晰的了解。

洪宪宫闱艳史演义

洪宪宫闱艳史演义

《洪宪宫闱艳史演义》是一部章回体小说,系民国时代的文人所做。主要写了袁世凯的身世,讲述了他如何发迹,窃夺国柄,直至病死的全过程;重点写洪宪后及诸妃、洪宪太子与公主及皇孙皇女等人以及帝制取消后袁世凯的宫闱艳史。书中所载,皆宫闱之中形形色色的遗闻轶事,作者不怕琐碎,一一备列。本书虽然并非信史,但是对我们认识袁氏其人及民国那段历史仍然颇有教益。

曲目新编

曲目新编

戏曲目录。清支丰宜编。是就黄文旸《曲海总目》及焦循《剧考》的增补,列成一表,分为“国朝传奇”、“国朝杂剧”、“元人杂剧”、“明人传奇”、“明人杂剧”五栏,以便于查阅;并根据编者所知,作了一些增补。但把一些散曲集如《雍熙乐府》也列入,则不合黄氏原目的体例。卷末有梅花溪上老人的《题曲目新编后》一篇,由词曲的产生极言戏曲的意义,并仿时艺的风格及作法分类,将戏曲的风格亦分为相应的八类,又进而认为传奇、杂剧永不可废。此文短小但见解新颖。《曲目新编》版本现存道光二十三年朴存堂刻本及清末刻本等。清末刻本改书名为《曲目表》,内容稍有删订,近人陈乃乾编《曲苑》所收本与该本同。《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所收本系以朴存堂刻本作底本并据《曲苑》本校勘。

杜诗详注

杜诗详注

唐诗别集。原书24卷,通行本25卷。杜甫撰;清人仇兆鳌注。又名《杜少陵集详注》。仇兆鳌字沧柱,晚号知几子,淅江鄞县人。康熙二十四年(1685)进士,官至吏部侍郎。自宋至清,注杜诗者号称千家,此书是作者在汇集各家的基础上,几经修改增补,前后用了20多年时间。作者在序中说:“臣于是集,矻矻穷年,先挈领提纲以疏其脉络,复广搜博征,以讨其典故,汰旧注之楦酿丛脞,辩新说之穿凿支离。夫亦据孔孟之论诗者以解杜,而非敢凭臆见为揣测也。”因此它的注释体例是,先于每首诗各分段解释文义,而后征引典故,注释非常详尽。书前有自序和新、旧《唐书》杜甫传,年谱,凡例。书后又附录逸诗、文,历代铭、序、记,诸家咏杜、论杜等,收集资料颇为丰富。此书堪称历代注杜诗的总结,为研究杜诗者提供了不少方便。其缺点则是注解失之烦琐冗沓,加之观点陈腐,因而有时解诗穿凿附会,迂腐无聊;所引典故,摭拾类书,未加检寻,不乏错舛。“然援据繁富,而无千家注杜伪撰故实之陋习,核其大局,可资考证者为多。”(《四库全书总目》)所以《四库全书》于众多清人注杜中只选此书收录。由于仇氏曾将此书进呈康熙皇帝,因此现存有恭楷缮写进呈本。刻本有康熙武林三余堂刻本和芸生堂刻本。1921年扫叶山房出翻印本。1930年商务印书馆出排印本,收入《国学基本丛书简编》和《万有文库》。1955年上海古籍刊行社据《万有文库》本纸型重印。1979年中华书局对原书作了重大整理校正,标点排印。书后附校勘记及篇目索引。

金刚经略疏

金刚经略疏

亦称《金刚略疏》。佛典注疏。清顺治二年(1645)元贤述。一卷。是后秦鸠摩罗什译《金刚经》的注释书。作者自序称,本书注释“尽诛旧日葛藤,独揭崭新日月。但理求其当,辞求其达,无纤回隐昧之弊”。见载于日本《续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