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讲稿

中国的诗,从《诗经》起,有不少是没有得到正确的讲解的。原因是封建思想支配人心太久。而“五四”当时所谓新文学运动又受了资产阶级思想的支配。到了今日,我们才有正确理解文学遗产的可能,因为我们的态度与方法都有本质上的改变。我们要求正确的诗解。讲解正确了,才谈得上批判,谈得上接受。D5H中华典藏网

我现在且从《诗经》里提出一些来讲。我先说我自己的讲法。D5H中华典藏网

我要讲的是:中国古代的人民文艺。D5H中华典藏网

关雎D5H中华典藏网

关关雎鸠,D5H中华典藏网

在河之洲。D5H中华典藏网

窈窕淑女,D5H中华典藏网

君子好逑。D5H中华典藏网

参差荇菜,D5H中华典藏网

左右流之。D5H中华典藏网

窈窕淑女,D5H中华典藏网

寤寐求之。D5H中华典藏网

求之不得,D5H中华典藏网

寤寐思服,D5H中华典藏网

悠哉悠哉,D5H中华典藏网

辗转反侧。D5H中华典藏网

参差荇菜,D5H中华典藏网

左右采之。D5H中华典藏网

窈窕淑女,D5H中华典藏网

琴瑟友之。D5H中华典藏网

参差荇菜,D5H中华典藏网

左右芼之。D5H中华典藏网

窈窕淑女,D5H中华典藏网

钟鼓乐之。D5H中华典藏网

我爱好《关雎》这一首诗。我不但懂得这首诗的意义好,而且懂得牠的文章好。很少有人懂得这首诗的意义,很少有人懂得这首诗的文章。旧派把牠当作“后妃之德”,把牠看得那么重,当然懂得意义了,然而他们首先不懂得诗,不懂得诗怎么懂得诗的意义呢?新文学运动以后,知道《诗经》的《国风》都是民间的歌谣,《关雎》就是一首恋爱的歌,仿佛文章也懂得了,意义也懂得了,这确是很好的事,是一种解放。然而新文学家投奔西洋文学,大家都讲恋爱,不懂得结婚,故曰结婚是恋爱的坟墓。不懂得结婚,怎么能懂得《关雎》呢?因为《关雎》本来是讲究结婚的。我也是当时的新文学家之一,曾经是崇拜恋爱的,认恋爱为神圣的,恋爱的意义简直代表了人生的意义,仿佛是基督教的上帝。后来我觉悟了,这个观念大要不得,令我们耽误了许多事情,误己误人,演成许多悲剧。恋爱当然是我们生活的一段而且是重要的一段,这一段弄得好,我们整个的生活都可以过得有意义,但决不能把牠来代替一切,那我们就没有为人民服务的机会了。我现在确是懂得“为人民服务”的意义。中国人的生活是重结婚的,结了婚以后则恋爱大学毕了业,我们要出去替社会服务了,不能老恋着这个学校,那样便像功课不及格的留级学生。《关雎》又确是一首好诗,即是说文章写得好。要懂得文章,也并不是一件容易事,得有许多经验。在我懂得《关雎》的意义时,我已经有许多作文的经验,只不过是由西方的悲剧回到中国的“团圆”戏罢了,思想改变了,技巧是无所谓改变的。不过我要附带说一句,从西方悲剧回到《周南》《召南》,我才没有才子佳人的毛病,没有状元及第的思想,也没有道学家的男女观,这是我得感谢西方文学的。我的作文的技巧,也是从西洋文学得到训练而回头懂得民族形式的。这个训练是什么呢?便是文学的写实主义。凡属有生命的文学,都是写实的。中国后来的人之所以不懂得三百篇,便因为后来的文学失掉了写实的精神,而三百篇是写实的。什么叫做“写实的”呢?写实便是写实生活,文学的题材便是实际的生活。即如《关雎》这一首诗,并不是没有经验做底子,而由一个人闭着眼睛瞎想,因为要做诗的原故,故而想出一个什么鸟儿来起兴罢,这样你这个人便是孔子骂的“正墙面而立”,你什么也看不见,你怎么会写出诗来呢?你如果有生活,则处处是诗了,所以你在河之洲上,看见关关雎鸠,那里又有妙龄女郎,而实生活当中的好女子,尤其是农村社会的女子,并不是不在那里做工作,故意在河之洲上叫你拾得恋爱的资料的,总之是生活当中有诗,这首诗的第一章便应该这样写:D5H中华典藏网

关关雎鸠,D5H中华典藏网

在河之洲。D5H中华典藏网

窈窕淑女,D5H中华典藏网

君子好逑。D5H中华典藏网

这首诗向来都认为是说女子不好的,所谓“刺奔”。为什么呢?大约因为字面上有“女子”两个字,那么明明是说女子了!所以毛传在第三章“乃如之人也”句下解释道:“乃如是淫奔之人也。”我说因为字面上有“女子”两个字,还是宽恕他们的话,只不过说他们不懂得文章,究其实乃因为他们的思想是“邪”的,即是封建思想。《国风》里的诗没有一首是刺女子的,都是同情女子的。在封建社会里头,本来是男子的势力,要刺女子整个社会都在那里刺,用不着诗人作诗了,若作诗则必是反抗社会,反抗社会即是同情女子。这正是诗之所以为诗。姚际恒的《诗经通论》在《蝃蝀》之后论道:“此诗未敢强解,小序谓刺奔虽近似,然‘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泉水》《竹竿》二篇皆有之,岂亦刺奔耶?此语乃妇人作,则此篇亦作于妇人未可知,必以为刺奔,于此二句未免费解。”姚氏的话可谓能有识见,然而照我的意思,“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的话,《泉女〔水〕》诗里头有,《竹竿》诗里头有,这首《蝃蝀》里头也有,可能是当时的成语,故诗里头引用来了,诗是诗人作的,这个诗人可能是女子,可能不是女子,诗的文章自可以用女子说话的口气了。在《蝃蝀》这诗里,我以为第三章是女子说的话,第一章第二章则是叙述句子,在叙述当中引用了“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的成语罢了。因为押韵的原故,第二章便写作“远兄弟父母”。在我的故乡黄梅有一句通行的话,“嫁出之女,放出之水(ㄒㄩ)”,意思是说女子出嫁以后娘家便不能照顾她了,常常在人家口里用,不过意义同“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似乎很不同,前者是父母兄弟再也“不管她”的意思,后者似是说女子远离父母兄弟的寂寞了。现在让我来解释《蝃蝀》这首诗,我确是没有强为之解的意思,我倒是有修辞立其诚的诚意了。D5H中华典藏网

这首诗一定是写一个没有信义的丈夫,正是同情于弱女子的诗。第三章“乃如之人也”,正同《邶风·日月》诗里头“乃如之人兮”是一样的句法,是女子指男子说。“怀昏姻也,大无信也,不知命也”,这三句,恰恰是判断这个男子,并不是什么刺淫奔之女子。第一章“蝃蝀在东,莫之敢指”,毛传,蝃蝀,虹也,望着东边天上这个东西,不敢指他,心里真是怕他,很能象征女子害怕的心理,也就是这个男子可怕。接着,“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便是写女子的凄凉孤独,因为她离娘家很远,没有可以共商量的人了。《诗经》里被虐待或被弃的女子,每每只有一条路,(后代的农村女子也正是如此!)即是想同娘家的父母兄弟说一说,如《邶风·柏舟》所云“亦有兄弟,不可以据,薄言往愬,逢彼之怒!”《卫风·氓》则有“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那都是告诉了父母兄弟也还是枉然。《蝃蝀》则离父母兄弟很远,没有可以共说话的人了。所以这个女子的心情是很怯弱的,形单影只,望着天上的虹不敢指了,这个虹很有点象征可怕的丈夫。第二章又不过重复的说,说清早西边天上的虹。东与西没有多大的意义的,只是将文章的空气加重了罢了。郑玄谓朝隮于西的隮亦虹。崇朝其雨即是整个早晨下雨。在我的故乡也有这样的话:“东虹晴,西虹雨。”此事不知确否?我还没有在早晨看见虹的经验。有了第一章与第二章的空气,于是第三章用女子自己说话的口气说这个男子道:“乃如之人也,怀昏姻也!大无信也!不知命也!”他心里怀着鬼胎,他想弃她!D5H中华典藏网

绸缪D5H中华典藏网

绸缪束薪;D5H中华典藏网

三星在天。D5H中华典藏网

今夕何夕?D5H中华典藏网

见此良人!D5H中华典藏网

子兮!子兮!D5H中华典藏网

如此良人何!D5H中华典藏网

绸缪束刍,D5H中华典藏网

三星在隅。D5H中华典藏网

今夕何夕?D5H中华典藏网

见此邂逅!D5H中华典藏网

子兮!子兮!D5H中华典藏网

如此邂逅何!D5H中华典藏网

绸缪束楚,D5H中华典藏网

三星在户。D5H中华典藏网

今夕何夕,D5H中华典藏网

见此粲者!D5H中华典藏网

子兮!子兮!D5H中华典藏网

如此粲者何!D5H中华典藏网

这首诗是新婚之夕男女见面喜不自胜之辞。这个见面真是不容易了,太好了。所谓“良人”,所谓“邂逅”,所谓“粲者”,我以为都是男子指女子说的。毛传,“子兮者,嗟兹也。”王引之说,“嗟兹,即嗟嗞。”所以“子兮子兮”是惊叹辞。“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翻译起来应该是“今天晚上该是怎样一个晚上,得见好人儿!哎呀,要怎样才对得起你呵!”这首诗的艺术价值都在每章的首两句,有了首两句则下文便都好了。我决不是附会其说。这种写法本来叫做“兴也”。我曾说“兴”就是写实,并不是凭空拿一个什么来兴起一个什么。不过我现在还要将我所谓写实的意义更规定一下,不可以含糊其辞,写实者便是将生活上就其时与地自然而然可以联得起来的事情写下来的意思。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是同时同地之所见,故自然而然的写了下来,写下来自然是诗了。如果照朱熹的话淑女与君子“相与和乐而恭敬,亦若雎鸠之情挚而有别,”那便成了逻辑,不是诗了。若是诗,则很容易写,因为随时有生活,随处有生活,只要你不是“视而不见”,不是“正墙面而立”。若是逻辑,则很难写,写出来也一定不是诗,因为你没有感情。又如就《汉广》的“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四句说,也叫做兴,因为“刈其楚”与“秣其马”虽然不是同时同地发生的事情,而这两件事情与此时此地最有关连。现在我们所讲的《绸缪》之诗正是新婚之夕,新昏之夕与“绸缪束薪”有什么关联呢?这里头真见生活。大约农村间,平常“绸缪束薪”的时候,抬起头来正是“三星在天”,这个生活太辛苦了,这个记忆太深刻了,到了新昏之夕,真是今夕何夕,而也从“绸缪束薪,三星在天”说起了,所谓劳动者的意识。这一来,“今夕何夕,见此良人”,说不尽的辛苦,说不尽的甜蜜。下面的“束刍”与“束楚”,是一唱三叹,也真是有许多事情。D5H中华典藏网

东山D5H中华典藏网

我徂东山,D5H中华典藏网

慆慆不归。D5H中华典藏网

我来自东,D5H中华典藏网

零雨其濛。D5H中华典藏网

我东曰归,D5H中华典藏网

我心西悲。D5H中华典藏网

制彼裳衣,D5H中华典藏网

勿士行枚。D5H中华典藏网

蜎蜎者蠋,D5H中华典藏网

烝在桑野,D5H中华典藏网

敦彼独宿,D5H中华典藏网

亦在车下。D5H中华典藏网

我徂东山,D5H中华典藏网

慆慆不归。D5H中华典藏网

我来自东,D5H中华典藏网

零雨其濛。D5H中华典藏网

果臝之实,D5H中华典藏网

亦施于宇,D5H中华典藏网

伊威在室,D5H中华典藏网

蛸在户,D5H中华典藏网

町畽鹿场,D5H中华典藏网

燿〔熠〕燿宵行,D5H中华典藏网

亦〔不〕可畏也,D5H中华典藏网

伊可怀也。D5H中华典藏网

我徂东山,D5H中华典藏网

慆慆不归。D5H中华典藏网

我来自东,D5H中华典藏网

零雨其濛。D5H中华典藏网

鹳鸣于垤,D5H中华典藏网

妇叹于室:D5H中华典藏网

“洒埽穹窒,D5H中华典藏网

我征聿至!D5H中华典藏网

有敦瓜苦,D5H中华典藏网

烝在栗薪,D5H中华典藏网

自我不见,D5H中华典藏网

于今三年!”D5H中华典藏网

我徂东山,D5H中华典藏网

慆慆不归。D5H中华典藏网

我来自东,D5H中华典藏网

零雨其濛。D5H中华典藏网

仓庚于飞,D5H中华典藏网

熠燿其羽,D5H中华典藏网

之子于归,D5H中华典藏网

皇驳其马,D5H中华典藏网

亲结其缡,D5H中华典藏网

九十其仪,——D5H中华典藏网

其新孔嘉,D5H中华典藏网

其旧如之何?D5H中华典藏网

这首诗相传是周公东征劳归士之作,我想是不错的。从来人的解释,也没有大背诗情的地方,可见这首诗之近乎人情了。我现在从各家注解当中,择取我认为最恰当的解释,写在下面:D5H中华典藏网

首章  慆慆,言久也。 零雨其濛,同“击鼓其镗”“雨雪其雱”是一样的句法,濛,雨貌。D5H中华典藏网

制彼裳衣,治归装也。 勿士行枚,士,事也;行,阵也;枚,衔枚之枚。 蜎蜎,动貌。 蠋,桑虫如蚕者也。D5H中华典藏网

烝在桑野,是久处桑野的意思,烝训久。 敦彼独宿,敦,独处不移之貌;独宿,指离家已久的士兵。 “蜎蜎者蠋,烝在桑野”,这两句是兴起“敦彼独宿,亦在车下”,意思是说,“虫儿们总呆在桑林里头,我的兵士们也都在行阵里头,没有离开了。”“独宿”这个名词用得甚佳,很表现一种对于士兵的爱。现在大家是要归家,显得大家久矣夫是独宿之人了。现在不再作战,这样说不显得大家不是战士了。D5H中华典藏网

二章  果臝,栝楼也。 施,延也。 伊威,鼠妇也。  蛸,小蜘蛛也。 町畽,鹿迹也。 熠燿宵行,是说萤火夜飞有光。 此章言战后此情此景令人可惧,亦最动人之思也。D5H中华典藏网

三章  垤,小丘也。 穹窒,是说屋子里有窟窿的地都填塞起来。 我征,是指出征在外的丈夫。 “有敦瓜苦,烝在栗薪”,同首章“蜎蜎者蠋,烝在桑野”是一样的文章,那是说虫在桑野,这是说瓜在栗薪,那是兴起眼前之人都在车下,这是兴起出征之人久在外面,仿佛像瓜挂在栗薪了。不同的地方,“蜎蜎者蠋,烝在桑野”,并不是眼前的事情,是想像的;“有敦瓜苦,烝在栗薪”,则眼前确有此瓜,触景生情。因为这首诗所写的归时是“果臝之实亦施于宇”的时候,也正是“有敦瓜苦,烝在栗薪”的时候。瓜在栗薪,是她眼前看见的,而她想到久在外面的人了,“自我不见,于今三年!”D5H中华典藏网

四章  “仓庚于飞,熠燿其羽”,是说仓庚飞时羽翼鲜明,以兴起下文“之子于归”的热闹。“于飞”的“于”字同“于归”的“于”字是一样的用法,都是动词前面加这么一个字,这个字并没有意义。《诗经》里这种句子很有,如“黄鸟于飞”,“王于兴师”,“王于出征”都是。“之子于归”即是女儿出嫁,这个女儿大概就是三章“妇叹于室”的“妇”。所以这里所描写的女儿出嫁的光景乃是思往事。郑玄说得很好,“归士始行之时,新合昏礼,今还,故极序其情以乐之。”郑笺很少有这样通达的话,这话令我喜悦。不过他说“仓庚于飞,熠燿其羽”,是写“于归”之时,我以为不必一定如此,只是兴起嫁时的一切光辉夺目罢了。“皇驳其马”,是写马的颜色,言嫁时车马之盛。“亲结其缡”,《仪礼·昏礼》,母施衿结帨,结缡当即是指结帨这件事,言嫁时母亲丁宁告戒一番。“九十其仪”,言多仪也。那么新婚时的情形真是“伊可怀也”了,现在这回久别归来应该是怎么样呢?我们乡下有一句话,“久别胜新昏”,便是《东山》“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的答案了。所以这里的“新”“旧”两个字是指的一个人儿。郑笺云,“其新来时甚善,至今则久矣,不知其如何也,又极序其情乐而戏之,”汉儒也懂得周公的幽默了。D5H中华典藏网

我为什么讲这首诗呢?我是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喜者,《东山》诗写得那么好,一点没有后来士大夫的恶劣气息,惧者,从汉以来诗里的空气已不复有民间的朴素,而民间也染了士大夫的思想了,即是封建思想。我读了《东山》诗之后,连忙想到的,是鲁秋胡妇的故事,以及傅玄颜延之辈写的《秋胡行》。《列女传》,鲁秋胡洁妇者,鲁秋胡子之妻,秋胡子既纳之五日,去而宦于陈,五年乃归,未至其家,见路傍有美妇人,方采桑,秋胡子悦之,下车谓曰:“今吾有金,愿以与夫人。”妇人曰:“嘻!夫采桑奉二亲,吾不愿人之金!”秋胡子遂去,归至家,奉金遗其母。其母使人呼其妇,妇至,乃向采桑者也。妇污其行,去而走,自投河而死。我们试把这个故事同《东山》诗的诗情一比,便可知道什么是封建思想。封建思想,是不要人有健康的生活,女子动不动是要“死”的,那么平日所过的勤苦的生活不知为了什么了,真是可怜。傅玄的诗写得很好,篇末云,“引身赴长流,果哉洁妇肠。彼夫既不淑,此妇亦太刚。”诗人毕竟是有感情的。元人杂剧有《秋胡戏妻》,洁妇却是没有死,给一位老太太救活了,很令我喜欢。这位老太太便是她的婆婆,婆婆这样同她说:“媳妇儿,你若不肯认我孩儿呵,我寻个死处!”于是她说:“妳妳,我认了秋胡也。”这是士大夫的思想还没有完全统治民间的生活,所以在杂剧里产生了这一位老太太。中国人不喜欢悲剧,在戏剧里如果秋胡妇以死收场,观众一定不喜欢看。在实际生活上,在抗战期间我本着实际观察,一般农民对于被日寇污辱的妇女都是十分同情的,丈夫同情其妻,孩儿同情其母,大家只有“生”的意志,没有“死”的纲常了。文人编剧本,在这一点不能不投老百姓之所好,不让秋胡子之妻投河而死,确是可喜的。然而士大夫的真面目毕竟要露出来,即是狐狸尾巴露出来了,试看杂剧的收结:D5H中华典藏网

想当日刚赴佳期,被勾军蓦地分离。苦伤心抛妻弃母,早十年物换星移。幸时来得成功业,着锦衣脱去戎衣。荷君恩赐金一饼,为高堂供膳甘肥。到桑园糟糠相遇,强求欢假作痴迷。守贞烈端然无改,真堪与青史标题。至今人过钜野寻他故老,犹能说鲁秋胡调戏其妻。D5H中华典藏网

这便是道地的士大夫思想,在这个思想统治之下秋胡妇是要投水而死的。所以我以为在杂剧里秋胡妇之不死是一位老太太救活了的,即是民间思想不喜欢这样的悲剧。D5H中华典藏网

我读了《东山》诗,同时联想到的还有庾信的一首诗,题为《见征客始还遇猎》,诗是这样:D5H中华典藏网

贰师新受诏,长平正凯归,犹言乘战马,未得解戎衣,上林遇逐猎,宜春暂合围,汉帝熊犹愤,秦王雉更飞。故人迎借问,念旧始依依,河边一片石,不复肯支机。D5H中华典藏网

这首诗我也很喜欢,“河边一片石,不复肯支机”,仿佛叫你赶快回家去,织女再也不肯织布了。这很有希腊神话的空气,将人情美化。然而《东山》一诗才真是中国的,是写实的,是民间的,难得写得那么深厚,那么幽默。D5H中华典藏网

车舝D5H中华典藏网

间关车之舝兮,D5H中华典藏网

思娈季女逝兮。D5H中华典藏网

匪饥匪渴,D5H中华典藏网

德音来括。D5H中华典藏网

虽无好友,D5H中华典藏网

式燕且喜。D5H中华典藏网

依彼平林,D5H中华典藏网

有集维 。D5H中华典藏网

辰彼硕女,D5H中华典藏网

令德来教。D5H中华典藏网

式燕且誉,D5H中华典藏网

好尔无射。D5H中华典藏网

虽无旨酒,D5H中华典藏网

式饮庶几。D5H中华典藏网

虽无嘉殽,D5H中华典藏网

式食庶几。D5H中华典藏网

虽无德与女,D5H中华典藏网

式歌且舞。D5H中华典藏网

陟彼高冈,D5H中华典藏网

析其柞薪,D5H中华典藏网

析其柞薪,D5H中华典藏网

其叶湑兮!D5H中华典藏网

鲜我觏尔,D5H中华典藏网

我心写兮!D5H中华典藏网

高山仰止,D5H中华典藏网

景行行止,D5H中华典藏网

四牡 ,D5H中华典藏网

六辔如琴,D5H中华典藏网

觏尔新昏,D5H中华典藏网

以慰我心。D5H中华典藏网

这是《小雅》里的一首诗,是咏新婚的,我十分喜欢牠。我觉得这种诗歌真能代表一种文明,给毛郑腐儒们都讲歪曲了,有特别提出来讲一讲之必要。我不暇引腐儒们的话。我真有点奇怪,这种诗不像贾宝玉式的崇拜女子,一点文人习气没有,但把妇女也就崇拜得可以了,只有我们现在的劳动英雄们的结婚才配得上,到底是什么原故呢?我决不是说笑话,我决不是附会,我们且讲诗。最精采的当然是四五两章。四章我在讲《桃夭》的时候已经引过了,按说要有析薪的经验才懂得“析其柞薪,其叶湑兮”,现在把“其叶湑兮”与新婚相见相提并论,一定是有实生活作底子的,仍是劳动者的歌声呵!诗的茂盛与诗的快乐与生活的朴实,都在这个文章里表现出来了,但这个文章一点也不能捏造呵,因为生活不能捏造!第五章也真好,你走在大路上,你望见高山,你没有别的说法,只有“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是唯一的诗呵,翻译出来便是:“高山我们望罢!大路我们行罢!”接着又说“四牡 ,六辔如琴”,新婚的马车跑起来真是得意呵,合拍子呵,好一个“六辔如琴”!这真是野外的音乐,壮健的音乐,而在劳动者的新婚时是美丽的音乐!是的,这种诗不能是写贵族的,试看第一章“虽无好友,式燕且喜”,无论主人怎样谦逊,总不能替“敝友”谦逊起来,在《陋室铭》里头都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何况贵族之家呢?只有农村间的口吻才说“我们家里没有好朋好友。”“间关车之舝兮”,也活像乡村间车子动身时的情形,朱集传,“间关,设舝声也。舝,车轴头铁也,无事则脱,行则设之。”听这个声音,车子一定不多,所以后面也不过说“四牡 ”,决不是“之子于归,百两御之”的光景了。何况下面还有“陟彼高冈,析其柞薪”呢?照我这样讲,则一章二章三章都写得好,正是老老实实的写,“虽无好友”,“虽无旨酒”,“虽无嘉殽”,虽“匪饥匪渴”,然而正是如饥如渴呵,“觏尔新昏,以慰我心!”写得最令我们赞叹的,当然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四牡 ,六辔如琴”。D5H中华典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