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辞
作者:陶渊明
辞赋名篇。东晋陶渊明作。《陶渊明集》、《文选》见载。本赋作于义熙元年。序文曰:余家贫困,为生活所迫而任彭泽令,“眷然有归与之情”,“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赋文先交待归田的原因,“心为形役”而不能早日归田,现在“觉今是而昨非”,决心归田隐居,于是欣然赴途而归。接下写归田的生活乐趣,“携幼入室”,天伦之乐;有酒自酌,自由之乐;南窗寄傲,自得之乐;亲戚情话,闲暇之乐;农人告春,躬耕之乐;巾车孤舟,游玩之乐。最后写人生的抉择,人生短暂,当顺从心意行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只有隐居田园才是唯一的归宿。这次归隐是陶渊明人生的转折点,此赋与《归园田居》诗便是这一经历的真实反映。赋文语新情真,“沛然如肺腑中流中,殊不见有斧凿痕”(李格非语),“其妙处乃在无一语非真境,而语却无一字不琢炼,总之成一种冲泊趣味”(孙月峰评、闵齐华注《文选》)。亦善于写景托情,言归田的自得之情则云“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感物伤怀则云“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本赋承汉张衡《归田赋》而来,可谓气体洒脱,千古不刊。前人评“陶渊明《归去来辞》,字字如肺肝出,遂
猜你喜欢的书
三峰集
朝鲜王朝初期学者三峰郑道传的文集。14卷7册。木刻版。此书包括作者的诗、赋、词、乐章、杂文及《朝鲜经国典》、《经济文监》等几乎所有的著作。初刊本由曾孙文炯发行,可是已散失。1791年由规章阁增刊。此书为研究丽末鲜初历史以及研究朝鲜建国历史的重要资料。1961年国史编纂委员会以《南朝鲜史料丛书》第13卷出版发行。
四如集
文别集。宋元间黄仲元(号四如)著。五卷。前二卷,记三十余篇;卷三,序跋、说训四十余篇;卷四,墓志十余篇;卷五,为《拾遗》,书一篇。明宋濂《仲元集序》载:“其门人武夷詹清子类次六经四书讲义为六卷刊之,其子梓又分记序墓铭字训之属为五卷而刊之,……遗文流落尚多,其曾孙至又裒集为十卷。”然此本正文只四卷,似非黄梓所辑五卷,更非黄至所辑十卷,乃后人重为掇拾而成。有《四库全书》本。又有《四部丛刊》三编本,卷数与《四库全书》本同,但编次稍异;并增祭文五篇;另附事述、族谱、诸家跋识;名《莆阳黄仲元四如先生文稿》;据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黄文炳刻本影印。
七元真诀语驱疫秘经
七元真诀语驱疫秘经,撰人不详。约出于南北朝末或隋唐。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此经乃太帝君告七元真入。内载《七元真炁紫府神章》(符箓四十八枚),又称「真券灵文」。据称书写佩带此符。可驱除魔秽,延年益算。
洞元子内丹诀
作者姓名不详,成书年代难于查考。该书应用八卦知识说明机体的生理功能和阴阳变化,论述气功状态下人体的气化作用。全书共21节,第一节首论玄元,为一书之纲;以下各节分别论述了阴阳互根,阴阳变化及相互关系,用以说明机体各部之间的功能变化;阐述了交媾、元火、沐浴、母子、抱元、守一逭数、神光、总要广玄的基本概念, 并以广玄一节结束全书, 强调习练气功即是针对机体各时期的阴阳变化, 补不足, 损有余, “抱乎元,守乎一”。
蜀山剑侠新传
《蜀山剑侠新传》,民国武侠北派五大家之一还珠楼主所作武侠小说,叙述富家子弟孙同康拜师访友途中,遭盗党追杀,几遭不测,幸得异人解救,并喜得宝剑、宝镜、宝铲等物,勇斗妖人、妖僧,并与其他几家前世好友劫后重逢,在洞庭斗法中歼灭妖人,最后修成正果,得道成仙。其中贯穿孙同康与前世妻子、女仙孙毓桐的缠绵情事。该书语言简洁、华丽,情节生动、离奇,体现了作者驾驭语言、讲述故事的超凡能力。民国三十六年三月,上海百新书店出版第一集;民国三十七年五月,出版第四集。西元1998年8月,山西人民出版社联合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四十六卷本《还珠楼主小说全集》,《蜀山剑侠新传》与《武当异人传》、《武当七女》合订为第十五卷。
中兴小纪
四十卷。南宋熊克撰。克字子复,建宁府建阳(今属福建)人,生卒年不详。绍兴进士。历任校书郎、起居郎兼直学士院、知台州等职。卒年七十三。好学能文,博闻强记,尤熟于朝章典故。曾著《九朝通略》、《中兴小纪》、《诸子精华》、《官制新典》等。此书原名《中兴小历》,诸人讳高泉 (弘历)而改。按年月日编载建炎元年 (1127)迄绍兴三十二年 (1162)共36年史事。取材广泛,上援朝典,下参私记,见闻较切,有诸史未载的原始资料。缀辑联贯,颇具条理。然失误亦多。作者附和偏安和议,对李纲、韩世忠、岳飞诸人抗金活动颇加诋抑。原书久佚,今本系四库馆臣从 《永乐大典》 中辑出。又有 《广雅书局丛书》本、《国学基本丛书》、《丛书集成初编》等本及清光绪年间廖廷相据巴陵方氏传抄本参考宋史等之校刊本、《四库全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