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矶丛稿

作者:乐雷发
雪矶丛稿

宋诗别集。5卷。乐雷发著。《四库全书总目》说乐雷发“诗旧列江湖集中,而风骨颇遒,调亦浏亮,实无猥杂粗俚之弊,视江湖一派迥殊”。其近体诗尚有江湖派的气韵,如《秋日行村路》:“儿童篱落带斜阳,豆荚姜牙社肉香。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蛉伴绿螳螂。”有部分诗篇抒发爱国主义精神,最为出色,代表作为《乌乌歌》。全诗以感慨在国家危急之际书生难以挽狂澜于既倒为主题,提出“深衣大带讲唐虞,不如长缨系单于;吮毫搦管赋《子虚》,不如快鞭跃的卢”的愿望,表现出了投笔从戎的雄心壮志。今有萧艾注本,1986年岳麓书社出版。

乐雷发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周易大象解

周易大象解

清王夫之撰。一卷。《船山遗书》本。此书专释《十翼》中的《大象传》。书首《自序》云:“《大象》与彖、爻,自别为一义。取《大象》以释彖、爻,必龃龉不合;而强欲合之,此《易》学之所由晦也。惟《大象》则纯乎学《易》之理,而不与于筮。”柯劭忞指出:“象与彖、爻,有别为一义者,亦有同义者,不尽龃龉不合;《易》本卜筮之书,谓《大象》不与于筮,亦非通论。夫之撰《易内传》,诠释《大象》之义已详尽矣,此书作于《易内传》之前,词义与《内传》间涉复重。然谓‘否而可以俭德避难’、‘剥而可以厚下安宅’、‘归妹而可以永终知敝’、‘姤而可以施命告四方’,略其德之凶危,而反诸诚之通复,则深切著明,有裨于反身之学,不当以有复重而废之矣。夫之《自序》,其文又见于《易内传发例》,不应重出于此,则刊书者之失检也。”(《续修四库全书提要》)

奇方类编

奇方类编

方书。清吴世昌撰。二卷。世昌字半千,江夏(今湖北武汉)人。此书为搜集常见之单、验方编辑而成。上卷分头面、须发、耳目、口鼻、牙齿、咽喉、心肾、噎膈、痰嗽、脾胃、血症、臌胀水肿、痢泻、疟疾、风瘫、疝气诸门;下卷分伤暑、伤寒、痔漏、损伤、疮毒、急治、保养、补益、小儿、杂治诸门。凡二十六门,附录经验秘方。共载方七百三十余首。有内、外、妇、儿各科方剂。以病证为纲,下列诸方,方简且药物易得,便于应用。可为临床参考。有康熙五十八年(1719)刊本。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综合性医书。1974年河北省威县张大昌捐献家藏敦煌文献抄本。据张氏云:其祖父张光荣清末留学日本,民国初回国从军,曾在湖北任军马总缉察,1915年奉命往张掖收购军马,曾到敦煌千佛洞,从王道士手中购得此卷。原卷写在丝织品上,约长一丈二、三尺,高尺许,卷首有三皇像,像四周为二十八宿及朱雀、玄武、青龙、白虎四神,后书正文。卷本后遭毁,现张大昌仅存两种传抄本。首题“梁华阳隐居陶弘景撰”,实为托名之作,约成书于隋唐时期。主要论述五脏病辨治,每脏附大小泻补汤四方。另记有救诸病误治致生变化五方、救诸劳损病五方、救卒死五方、二十五种药物变化图说及天行病经方等。此书重视五行学说,以五行经纬五脏用药,独具一格。文中保存了部分已佚“经方”,如“朱雀汤”、“大小阴旦汤”、“大小阳旦汤”、“大小勾陈汤”、“大小腾蛇”方等。其中救卒死中恶等均为很有效的简便医方。

观林诗话

观林诗话

诗话。宋人吴聿撰。二卷。聿字子书,余不详。此著录于《直斋书录解题》、《天一阁书目》,所传不广。书成于南宋初。一百十六则。记唐及北宋诗人轶事,品评诗句。多称述苏轼、黄庭坚,作者当为江西诗派。于诗人、诗作亦间有考证,丁福保以为“凡所考证,大抵典核,为宋人诗话之佳本。”本书偏于考据,间载诗坛佚事及前人论诗之语,资料较为丰富。作者对有关诗作的典故、出处、名物、声韵的考辩,多有独到之见,但也偶有疏漏谬误之处。《四库全书总目》尝举其二十余事谓其“皆足以资考证。在宋人诗话之中,亦可谓之佳本”。初著录于《直斋书录解题》,题云:“楚东吴聿子书撰,未详何人。”《文献通考》仍之。

榖梁春秋经传古义疏

榖梁春秋经传古义疏

十一卷。 清廖平撰。廖平是清末的经学大师,一生经学主张凡六变。在光绪十年(1884)前后,著《榖梁春秋内外编》共三十七种、五十卷。其中内编书一种,即《榖梁春秋经传古义疏》十一卷;外编书十一种,包括《起起榖梁废疾》一卷、《释范》一卷、《集解纠谬》二卷、《榖梁先师遗说考》四卷、《榖梁大义详证》四卷、《榖梁传例疏证》 二卷、 《榖梁外传》二卷、 《榖梁决事》二卷、 《榖梁属辞》二卷 (附《本末》一卷)、《榖梁比事》二卷、《榖梁琐语》四卷。此外又有《榖梁日月时例表》等二十五种。 这些著作代表了廖平的 《榖梁》学观点。他认为,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的根本区别在于礼制的不同。今文经学礼制祖《王制》,古文经学礼制宗《周礼》;《王制》是《春秋》旧传。两汉今文学、古文学的依经立说,推衍比附,都是由《王制》和《周礼》所派生的。《榖梁传》主张“素王”说,礼制属于新制,托“素王”改制,故与《周礼》不合。廖平认为,范宁《春秋榖梁传集解》不守旧训,有不少谬误。他参考两汉经师旧说,以班固的观点进行折衷。如果义还不通,就提出自己的看法。对范宁注不完备的地方,进行疏通引证。引用事实,以《史记》的记载为主,有时也引用《左传》。廖平认为董仲舒治《公羊传》,说礼制与《榖梁传》其实一致,于是对《榖梁传》中的微文孤证,两汉经师又没有解说的,就取董仲舒之说。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

二卷,唐义净译。说药师七佛之本愿并净土。善名称吉祥王佛八愿。宝月智严光音自在王佛八愿。金色宝光妙行成就佛四愿。无忧最胜吉祥佛四愿。法海雷音佛四愿。法海胜慧游戏神通佛四愿。药师琉璃光佛十二愿,金色宝光妙行成就佛,有大力神咒。药师琉璃光佛,有大陀罗尼咒。又因少智诸天,心生疑念,七佛同来此土,说大神咒。复有执金刚菩萨,说二神咒。余与流通本大同,理应流通此本。然亦不列八菩萨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