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律
作者:万树
词论。清人万树撰。二十卷。树字花农,一字红友,别号山翁,江苏宜兴人。国子监生。康熙间在广东作两广总督幕友。多才多艺,怀才不遇,死于归途。著有杂剧、传奇二十余种。此编成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内容为取宋元名作排比求倚声度曲之律。唐宋以来,倚声度曲之法久已失传,此书据名作一字一句求之,得其八九。自《草堂诗余》以小令、中调、长调分别列目,旧谱因之以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五十九至九十字为中调,九十一字以上为长调。然如《七娘子》,有五十八字及六十字两体,分别列入小令与中调,显然不宜。收唐、宋、元词六百六十调,一千一百八十余体,纠正《啸余谱》及《填词图谱》之误,以及诸家词集之舛异。“作于宫谱失传之后,振兴词学,独辟康庄,嘉惠后者甚厚。”(杜文澜《词律续说》)唯编者疏于考证,书中脱漏错误诚所不免。自序及《发凡》中言之甚详,后人亦有所校订。此编在清代词坛影响甚大,词家多奉为圭臬。研究与校勘、补续者亦大有人在。有康熙二十六年(1687)刻本,《四库全书》本 光绪二年(1876)刻本,中华书局铅印本。一九八四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据光绪本影印。
万树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陶渊明集
诗文集。东晋陶潜(365—427)撰。七卷。潜字渊明,又字元亮,世号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著名诗人。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等。四十一岁任彭泽令,在任八十余日,毅然解官归稳田园,躬耕自资,卒,私谥靖节。或题作《陶靖节集》。始为梁萧统所编,凡八卷。北齐阳休之增《五孝传》及《四八目》,为十卷。南宋李公焕加以笺注,成《笺注陶渊明集》十卷,凡诗四卷,赋一卷,文三卷,《圣贤群辅录》二卷。有影印本。少有“大济苍生”之壮志,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现存诗一百二十余首,凡四卷;传记、辞赋、疏赞和祭文十二篇,凡三卷。诗歌成就突出,内容丰富。
元始天尊说十一曜大消灾神咒经
元始天尊说十一曜大消灾神呪经,撰人不详。似出于唐宋间。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经文乃元始天尊对青罗真人讲说。谓世间众生不修正道,「不知五行推运,十一曜照临,主其灾祸」。若能上观星斗运行之度,预知灾祸将起,塑绘十一曜形象,建立道场。持唸经咒,即可「上消天灾,保镇帝王,下禳毒害,以度兆民」。书中收录元始天尊所说九星都咒、五星神咒、十一曜神咒及三启颂等。
太上化道度世仙经
太上化道度世仙经,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似出于唐宋间。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经文分作三品。第一《化道品》,劝人修心炼性,清心寡欲。谓修道者应「持斋奉戒,淡泊为门,身心清静,无爱无憎」。第二《五彩品》,谓「天地与人,元同一根」;「人之生死,患害色身」。劝人随顺天地,自然无欲。第三《玄理品》,论述「餐津服炁」之法。宣称:「故炼金丹者,以津液为本也,服气者五行之正气也。」全篇要旨为论述修心服气之道。
田家五行
古代占候书。元娄元礼著。分上、中、下三卷。上卷为正月到十二月类;中卷为天文、地理、草木、鸟兽、昆虫等类;下卷是三旬、六甲、气候、涓吉、祥符等类。每类又分若干细目。书中不少谚语颇具实用价值,但有些只以阴阳五行相生相克之说为据,缺乏科学性。
韩内翰别集
唐诗别集。韩偓撰。韩偓号玉山樵人,曾任翰林学士,故又名《玉山樵人集》。《崇文总目》载《韩偓诗》1卷,《新唐书·艺文志》亦作1卷,又载《香奁集》1卷。《郡斋读书志》作《韩偓诗》2卷,《香奁集》不载卷数。《直斋书录解题》则作《香奁集》2卷,《入内廷后诗集》1卷,《别集》3卷。各书著录均不相同。关于《香奁集》,早在宋代就有争议。沈括《梦溪笔谈》认为《香奁集》是和凝所作:“和鲁公凝有艳词一编,名《香奁集》,凝后贵,乃嫁其名为韩偓”。而葛立方《韵语阳秋》却认为《香奁集》是韩偓作品,非和凝作。叶梦得则认为《香奁集》系韩熙载作。现存韩偓诗集的版本有丁丙善本书室藏《韩翰林集》1卷,《香奁集》1卷,抄本;八千卷楼藏《韩内翰别集》1卷,抄本;钱遵王《读书敏求记》著录《韩偓诗集》1卷,《韩内翰香奁集》3卷,抄本;闽王氏麟后山房本《韩翰林集》4卷,《香奁集》3卷,附录2卷;毛晋汲古阁刻本;清人席启寓辑刻《唐诗百名家全集》本等。《四库全书》所收,与毛晋本同源,题名《韩内翰别集》1卷,前有韩偓传,后有毛晋跋,《总目》说:“今抄本即曰《别集》,又注曰《入内廷后诗》,而集中所载,又不尽在内廷所作,疑为后人裒集成书。按年编次,实非偓之全集也。”《四部丛刊》以涵芬楼藏旧抄本影印,题名《玉樵山人集》,并附《香奁集》。
大业杂记
一作《大业拾遗》、《大业杂志》。唐杜宝撰。原十卷。今本一卷。作者预修《隋书》,嫌其缺漏,因作此编。今本仅叙隋大业三年(607)至十二年事。详于炀帝土木营建和巡幸江都故事。对洛阳城营建,江南河开凿,西苑、汾阳十二亭和毗陵四殿十六宫及永济桥建造等,记载较为切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