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樵语业

作者:杨炎正
西樵语业

词别集。南宋杨炎正(1145—?)撰。一卷。炎正字济翁(马端临《文献通考》误以“正”为“止”,故毛晋误作“杨炎,字止济翁”,朱彝尊《词综》因袭此误),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宁宗庆元进士。曾任大理司直,知藤州、琼州。此集收词三十七首。“西樵”系山名,词人曾居于斯,因以名集。杨氏与南宋名家辛弃疾生当同时,曾相唱和,词风明显受辛词影响。其词多具有时代气息,寄心故国,感情深沉,其悲壮苍凉情调,有动人力量。《水调歌头》词云:“谁是中州豪杰?借我五湖舟楫,去作钓鱼翁。故国且回首,此意莫匆匆。”虽愁闷满胸,而一刻不忘怀故国。 毛晋评其词曰“俊逸可喜”,“不做妖艳情态”,深中肯棨。 有明钞本,吴讷《百家词》本,毛晋《宋六十名家词》本(初刻误题“杨炎,别号止济翁”,后印本已改),以《四部备要》本通行。

章节列表

升序↑

杨炎正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黑塞童话集

黑塞童话集

本书收录了黑塞的二十篇童话作品,涵盖其整个创作生涯,也见证了他的人生轨迹。黑塞的童话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童话作品,却同时深受东西方童话传统的影响。从他十岁时创作的《两兄弟》,到他1933年写就的最后一篇《鸟儿》,它们见证了黑塞试图运用这一体裁记录自己身为一个艺术家的内心世界的尝试。与同时代的很多欧洲作家一样,黑塞密切关注着周遭发生的一切:科技的迅速发展、物质主义的兴起、世界大战的爆发、经济的腾飞和衰退……凡此种种,以及他个人所经历的创伤、疑问和梦想,都在艺术童话的世界里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电世界

电世界

高阳氏不才子(许指严)撰。原载《小说时报》第一年第一号,宣统元年(1909)九月出版。标“理想小说”,署高阳氏不才子撰,共十六回,部分章节附有插图。1910年10月22日至1911年1月10日,《广益丛报》第248—256号(第8年第24—32期)重刊。此次以《小说时报》初刊本为底本,进行点校、排印。叙一百年后出现的一位电王黄震球的故事。黄震球以陨石炼就名为“鍟”的新原质,可于空中发电,制成电手枪,将入侵之西威国全部飞行舰击落海底,并将敌国都市烧成焦土,威震全球诸国。电王飞至南极,掘金铸币,使世界富足;发明太阳灯,使南极变为温暖世界。注重教育,遍设学堂,普及电化教育;又重视交通、农业,讲究卫生,提倡节育,受万民爱戴。后电王见世界人类孳生,新编探险队,制电船向地下开辟殖民地。不料此地竟成了淫盗之窟,使电王极为感伤,遂乘电船升空而去。作者通过这一科学巨人的事迹,表现了作者科学救国、征服自然的理想,想象丰赡,情节奇幻。结尾电王出世,更令人深思。

晋陶母剪发待宾

晋陶母剪发待宾

元杂剧剧本。“晋陶母”又作“陶贤母”或“陶母”。简名《剪发待宾》。秦简夫撰。旦本。写晋代陶侃对母亲十分孝顺,他的母亲也以信义严格要求他发奋上进。一次来了客人,因家里贫困,无钱购物招待。陶母就剪掉自己的头发卖钱待宾,给儿子作了榜样。后来陶侃果然成名。这部戏,比较多地宣扬了封建的义夫节妇,孝子贤孙等伦理道德。

申子

申子

法家著作之一。战国时期申不害作。《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称二篇,《汉书·艺文志》记载有六篇,今仅存有《大体》一篇,收录在《群书治要》第36卷中。《玉函山房辑佚书》也辑录其片断。内容是论述驭臣之道,阐发术治理论。认为法、术、势是君主的三大政治法宝,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术”。

鉴堂一禅师语录

鉴堂一禅师语录

一卷,清一说,明满、明慧等录,杜允贞序。南岳下第三十一世,嗣竺峯敏。依驹本增入并印。序上堂秉拂示众小参佛事偈颂。嗣法参学门人明满慧等录。

阿毗达磨界身足论

阿毗达磨界身足论

梵名Abhidharma -dha^tu-ka^ya-pa^da 。凡三卷。印度世友造,唐玄奘译于龙朔三年(663)。又作说一切有部界身足论。略称界身足论。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六册。为阿毗达磨六足论之一。本论分为二品,即:(一)本事品,叙说十大地法、十大烦恼地法、十小烦恼地法、五烦恼、五见、五触、五根、五法、六识身、六触身、六受身、六想身、六思身、六爱身等。(二)分别品,略分十六门,广立八十八门,分别心所与五受、六识、无惭无愧等之相应不相应,及蕴、处、界与心所之相应不相应。此外,有关本论之作者另有异说,称友之梵文俱舍释论及西藏传说均载为富楼那(梵Pu^run!a )所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