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二主年表

hB6中华典藏网

中主年表hB6中华典藏网

中主李璟,字伯玉,初名景通,先主昪长子。昪字正伦,小字彭奴,徐州人,唐宪宗第八子建王恪之玄孙。初为杨行密大将徐温之养子,遂冒姓徐氏,名知诰。迨即皇帝位,始复姓李。中主音容闲雅,眉目如画,好读书,喜骑射,知音律。少时颇有栖隐之志,绍袭后兄弟友爱倍笃,出处游宴,未尝相舍。御臣下及人民,尤抚爱备至。惟天性懦弱,寄任非人,遂致丧师辱国,忧悔而殂。谥明道崇文宣孝皇帝,庙号元宗。子十,后主其第六子也。hB6中华典藏网

唐昭宗天祐十三年丙子(916)中主生hB6中华典藏网

是时司空图已卒八年,罗隐已卒七年,贯休已卒四年,韦庄已卒五年,和凝已十八岁。hB6中华典藏网

是岁,徐铉生,冯延巳已十五岁,韩熙载已十六岁。hB6中华典藏网

是岁,蜀以毛文锡为文思殿大学士。hB6中华典藏网

是岁,契丹太祖阿保机称帝,建元神册。hB6中华典藏网

天祐十四年丁丑(917)中主二岁hB6中华典藏网

中主义祖徐温治金陵。hB6中华典藏网

是岁,刘岩称帝于广州,国号南汉。hB6中华典藏网

武义元年己卯(919)中主四岁hB6中华典藏网

杨行密次子隆演即吴王位,拜义祖徐温为大丞相,以中主父徐知诰为左仆射。hB6中华典藏网

次弟景迁生。hB6中华典藏网

是岁,后蜀主孟昶生。hB6中华典藏网

武义二年庚辰(920)中主五岁hB6中华典藏网

杨隆演卒,弟溥立。hB6中华典藏网

顺义元年辛巳(921)中主六岁hB6中华典藏网

三弟景遂生。hB6中华典藏网

是岁,徐锴生。hB6中华典藏网

顺义三年癸未(923)中主八岁hB6中华典藏网

是岁,后唐李存勖即皇帝位。hB6中华典藏网

顺义四年甲申(924)中主九岁hB6中华典藏网

四弟景达生。hB6中华典藏网

顺义五年乙酉(925)中主十岁hB6中华典藏网

中主官驾部郎中,尝吟《新竹》诗云:“栖凤枝梢犹软弱,化龙形状已依稀。”hB6中华典藏网

是岁,唐师灭蜀,蜀主王衍降。hB6中华典藏网

顺义六年丙戌(926)中主十一岁hB6中华典藏网

是岁,蜀王衍被杀,后唐李存勖亦为伶人所杀。hB6中华典藏网

顺义七年丁亥(927)中主十二岁hB6中华典藏网

义祖徐温殂。hB6中华典藏网

杨行密第四子溥即皇帝位,改元乾贞,以中主父徐知诰为太尉。hB6中华典藏网

太和元年己丑(929)中主十四岁hB6中华典藏网

吴改元太和,徐知诰兼中书令。hB6中华典藏网

太和二年庚寅(930)中主十五岁hB6中华典藏网

中主为兵部尚书,尝筑馆于庐山瀑布前。hB6中华典藏网

是岁,楚马殷卒。hB6中华典藏网

太和三年辛卯(931)中主十六岁hB6中华典藏网

父徐知诰为金陵尹,以中主为司徒。hB6中华典藏网

太和四年壬辰(932)中主十七岁hB6中华典藏网

是岁,吴越王钱镠卒。hB6中华典藏网

太和五年癸巳(933)中主十八岁hB6中华典藏网

是岁,后蜀孟知祥立。hB6中华典藏网

天祚元年乙未(935)中主二十岁hB6中华典藏网

吴改元天祚,进封徐知诰为齐王,立中主为王太子。hB6中华典藏网

天祚二年丙申(936)中主二十一岁hB6中华典藏网

后主大周后生。hB6中华典藏网

是岁,唐亡,晋高祖立。hB6中华典藏网

天祚三年丁酉(937)中主二十二岁hB6中华典藏网

父徐知诰即皇帝位,国号南唐,改元升元,封中主为吴王。中主改名璟。弟景迁卒,年十九。hB6中华典藏网

七月七日,后主生。hB6中华典藏网

是岁,晋以和凝为端明殿大学士。hB6中华典藏网

升元二年戊戌(938)中主二十三岁hB6中华典藏网

吴让皇杨溥卒。hB6中华典藏网

升元三年己亥(939)中主二十四岁hB6中华典藏网

父徐知诰复姓李,更名昪。hB6中华典藏网

升元四年庚子(940)中主二十五岁hB6中华典藏网

父昪如江都,立中主为皇太子。hB6中华典藏网

七子从善生。hB6中华典藏网

是岁,蜀赵崇祚编《花间集》。hB6中华典藏网

升元七年癸卯(943)中主二十八岁hB6中华典藏网

父昪卒,年五十六,谥曰光文肃武孝高皇帝,庙号烈祖。中主嗣位,不待逾年,改元保大,尊母宋氏为皇太后,立妃钟氏为皇后。hB6中华典藏网

镇海军节度使宋齐丘归九华旧隐。hB6中华典藏网

保大二年甲辰(944)中主二十九岁hB6中华典藏网

正月,敕齐王景遂总庶政,惟枢密副使魏岑、查文徽得白事,馀非召对不得见。八月,幸饮香亭,赏新兰。十二月,伐闽王延政。hB6中华典藏网

保大三年乙巳(945)中主三十岁hB6中华典藏网

十月,皇太后宋氏崩。hB6中华典藏网

召宋齐丘于青阳。hB6中华典藏网

是岁,闽王延政归金陵。hB6中华典藏网

保大四年丙午(946)中主三十一岁hB6中华典藏网

正月,以宋齐丘为太傅,冯延巳同平章事。hB6中华典藏网

二月,命建州置的乳茶,号曰“京挺”。hB6中华典藏网

五月,命王崇文、魏岑、冯延鲁、陈觉合攻福州。hB6中华典藏网

是岁,契丹灭晋,来请会盟,不从。hB6中华典藏网

保大五年丁未(947)中主三十二岁hB6中华典藏网

立景遂为皇太弟,徙景达为齐王,长子弘冀为燕王。hB6中华典藏网

是岁,汉刘智远称帝。hB6中华典藏网

是岁,吴越救福州,唐师败绩。hB6中华典藏网

保大七年己酉(949)中主三十四岁hB6中华典藏网

正月,元日大雪,命太弟以下登楼展宴赋诗。又令诸臣即时同宴和进,徐铉为前后序,仍集名手图画。中主诗云:“珠帘高卷莫轻遮,往往相逢隔岁华。春气昨朝飘律管,春风今日散梅花。素姿好把芳姿比,落势还同舞势斜。坐有宾朋樽有酒,可怜清味属侬家。”又召宗室大臣赴内香宴,凡中国外域名香,以至和合煎饮,佩带粉囊,共九十二种,皆江南所无也。hB6中华典藏网

是岁,命仓曹参军王文炳摹勒古今法帖上石,名曰《升元帖》。hB6中华典藏网

保大八年庚戌(950)中主三十五岁hB6中华典藏网

是岁,郭威自立,废其主赟,汉亡。刘崇称帝于晋阳,是为北汉。hB6中华典藏网

保大九年辛亥(951)中主三十六岁hB6中华典藏网

次子弘茂卒,年十九。hB6中华典藏网

是岁,楚徐威等废其君马希萼,中主命边镐出萍乡讨之。hB6中华典藏网

是岁,郭威称皇帝,国号周。hB6中华典藏网

保大十年壬子(952)中主三十七岁hB6中华典藏网

是岁,南汉乘楚乱,据桂、宜等州。中主命张峦讨之,败绩。诏流边镐于饶州。hB6中华典藏网

是岁,大旱,南海献龙脑浆。hB6中华典藏网

保大十一年癸丑(953)中主三十八岁hB6中华典藏网

三月,以冯延巳同平章事。hB6中华典藏网

金陵火逾月,焚庐舍、营署殆尽。hB6中华典藏网

流徐铉于舒州,贬徐锴为校书郎分司。hB6中华典藏网

保大十二年甲寅(954)中主三十九岁hB6中华典藏网

后主十八岁,纳大周后。hB6中华典藏网

是岁,周主威殂。晋王荣立,是为世宗。hB6中华典藏网

是岁,北汉刘崇殂。hB6中华典藏网

保大十三年乙卯(955)中主四十岁hB6中华典藏网

周侵淮南,中主遣人尽杀淮南杨氏子孙。hB6中华典藏网

是岁,和凝卒。hB6中华典藏网

保大十四年丙辰(956)中主四十一岁hB6中华典藏网

周帝亲征,败中主十五万众于滁州,大将姚凤、皇甫晖被执。hB6中华典藏网

交泰元年戊午(958)中主四十三岁hB6中华典藏网

去帝号,称周显德五年。请传位太子弘冀,以国为附庸。周许奉正朔,罢兵,不许传位太子。hB6中华典藏网

中主以避周信祖讳,改名景。hB6中华典藏网

后主二十二岁,长子仲寓生。hB6中华典藏网

显德六年己未(959)中主四十四岁hB6中华典藏网

正月,宋齐丘绝食,死于青阳。hB6中华典藏网

六月,晋王景遂卒。hB6中华典藏网

九月,太子弘冀卒,后主封吴王。hB6中华典藏网

是岁六月,周世宗殂。hB6中华典藏网

建隆元年庚申(960)中主四十五岁hB6中华典藏网

正月,宋太祖受周禅。hB6中华典藏网

二月,遣使朝贺于宋。hB6中华典藏网

四月,冯延巳卒。hB6中华典藏网

十一月,遣冯延鲁朝贡。hB6中华典藏网

建隆二年辛酉(961)中主四十六岁hB6中华典藏网

二月,迁南都豫章,立从嘉为太子,留金陵监国。hB6中华典藏网

三月,至南都,以其迫隘,颇悔怒。尝咏诗云:“灵槎思浩渺,老鹤忆空同。”hB6中华典藏网

六月,殂。hB6中华典藏网

hB6中华典藏网

后主年表hB6中华典藏网

后主初名从嘉,后改名煜,字重光,号钟隐,别称莲峰居士、钟山隐士,中主璟第六子。骈齿,一目重瞳子。少聪悟,喜读书,工书画,精音律。天资纯孝,中主殂,居丧哀毁,杖而后起。友爱亦笃,弟从善朝宋不返,思念弥已。与后周氏尤缱绻情好,后病,后主朝夕视食,药非亲尝不进,衣不解带累夕。为政以爱民为急,又喜结交文士,特置澄心堂,为君臣流连之所。惟酷好浮屠,昧于威武,遂致被执而殂。尝著《杂说》百篇,时人以为可继《典论》。又有集三十卷,并不传云。子二,孙一。hB6中华典藏网

升元元年丁酉(937)后主生hB6中华典藏网

祖昪即皇帝位,父中主时年二十二岁。hB6中华典藏网

建隆二年辛酉(961)后主二十五岁hB6中华典藏网

六月,中主殂。嗣位金陵,更名煜。hB6中华典藏网

遣冯延鲁如京师,奉表陈袭位,贡金器二千两、银器二万两、纱罗绢丝三万匹。后主易紫袍见宋使。hB6中华典藏网

立妃周氏为后。hB6中华典藏网

次子仲宣生。hB6中华典藏网

建隆三年壬戌(962)后主二十六岁hB6中华典藏网

正月,葬元宗于顺陵。hB6中华典藏网

六月,使翟如璧入贡京师,贡金器二千两、银器一万两、锦绮绫罗一万匹。hB6中华典藏网

乾德元年癸亥(963)后主二十七岁hB6中华典藏网

三月,宋平荆湖,荆南亡。hB6中华典藏网

十一月,贡银一万两、绢一万匹,贺南郊礼;又贡绢万匹,贺册尊号。hB6中华典藏网

十二月,上表乞罢诏书不名之礼,不从。hB6中华典藏网

是岁,南平高继冲归宋,孙光宪拜黄州刺史。hB6中华典藏网

乾德二年甲子(964)后主二十八岁hB6中华典藏网

二月,贡安葬银一万两、绫绢各万匹。hB6中华典藏网

三月,行铁钱,又命吏部侍郎修国史。hB6中华典藏网

九月,拜韩熙载为兵部尚书。hB6中华典藏网

十月,后主子仲宣卒,追封岐王。hB6中华典藏网

十一月,后周氏卒,后主作诔辞数千言。宋使魏丕来吊祭,后主邀丕登升元阁赋诗,有“朝宗海浪拱星辰”之句,以风动后主。hB6中华典藏网

乾德三年乙丑(965)后主二十九岁hB6中华典藏网

正月,葬昭惠后于懿陵。hB6中华典藏网

二月,贡长春节御衣二袭、金器千两、锦绮绫罗各千匹、银器五千两。hB6中华典藏网

十月,皇太后钟氏殂。hB6中华典藏网

乾德四年丙寅(966)后主三十岁hB6中华典藏网

后主约南汉俱事宋。hB6中华典藏网

是岁,宋灭蜀,王昶卒。hB6中华典藏网

开宝元年戊辰(968)后主三十二岁hB6中华典藏网

境内旱,宋饷米麦十万石。hB6中华典藏网

邓王从镒出镇宣州,后主饯之绮霞阁。赠诗有云:“咫尺湮江几多地 [1],不须怀抱重凄凄。”hB6中华典藏网

夏,江王景逷薨。hB6中华典藏网

十一月,立周后妹为国后。遣韩熙载入宋聘谢。hB6中华典藏网

是岁,北汉主钧殂,养子继恩嗣立。hB6中华典藏网

开宝二年己巳(969)后主三十三岁hB6中华典藏网

冬,较猎于青龙山,还憩大理寺,亲录囚,原贷甚众。hB6中华典藏网

开宝三年庚午(970)后主三十四岁hB6中华典藏网

韩熙载卒,赠平章事。hB6中华典藏网

命崇修佛寺,改宝公院为开善道场。后主与后顶僧伽帽,衣袈裟,诵佛经,拜跪顿颡,至为赘瘤。hB6中华典藏网

开宝四年辛未(971)后主三十五岁hB6中华典藏网

是岁,宋灭南汉。后主惧,贡占城国所贡物,宋诏还之;贡茶二十万斤,宋诏给价。hB6中华典藏网

遣郑王从善朝贡。又上表请改唐国主为江南国主,唐国印为江南国主印,所诏呼名。宋俱从之。hB6中华典藏网

齐王景达薨。hB6中华典藏网

开宝五年壬申(972)后主三十六岁hB6中华典藏网

下令贬损仪制,又去殿阙鸱吻,降诸弟封王者皆为公。又贡宋钱三十万、米麦二十万石。hB6中华典藏网

是岁,宋命从善为泰宁军节度使,留京师,赐第汴阳坊。后主遣冯延鲁谢从善爵。延鲁至宋,疾病不能朝而归。hB6中华典藏网

开宝六年癸酉(973)后主三十七岁hB6中华典藏网

是岁,宋命翰林学士卢多逊来索江东图经。后主上表,愿受宋爵命。不许。内史舍人潘佑切谏被收,佑乃自杀。户部侍郎李平亦以谏嫌,缢死狱中。hB6中华典藏网

甲戌岁(974)后主三十八岁hB6中华典藏网

上表求从善归国。不许。后主作《却登高文》,哀念不已。hB6中华典藏网

是岁,宋遣 门使梁迥来,邀往助祭,后主惧不答。寻又遣知制诰李穆来召赴阙,后主又辞以疾。于是宋师水陆并进。后主又遣弟江国公从镒贡帛二十万匹、白银二十万斤。又遣起居舍人潘慎修贡买宴帛万匹、钱五百万。hB6中华典藏网

十月,宋师拔池州,吴越王钱俶亦犯常、润。后主于是下令戒严,去开宝纪年,称甲戌岁。两遣徐铉等乞缓师,不答。hB6中华典藏网

闰十月,宋师次采石矶,樊若水北走,请造浮桥以济师,桥成,宋师长驱渡江,遂至金陵。hB6中华典藏网

是岁,徐锴卒,杨亿生。hB6中华典藏网

乙亥岁(975)后主三十九岁hB6中华典藏网

宋师薄城下,后主犹不知之,日听讲《楞严》、《圆觉经》及《易·否卦》。一日登城,见旌旗遍野,乃大惊,因诛神卫都指挥使皇甫继勋,遣徐铉厚贡方物求缓兵。皆不报。hB6中华典藏网

十一月,城陷。后主欲自杀,左右泣涕固谏。乃帅殷崇义等肉袒出降,临行作《破阵子》词。hB6中华典藏网

开宝九年丙子(976)后主四十岁hB6中华典藏网

正月,宋曹彬执后主至京师,宋授右千牛卫上将军,封违命侯。hB6中华典藏网

十月,太宗即位,改元太平兴国,改封后主为陇西公。hB6中华典藏网

太平兴国二年丁丑(977)后主四十一岁hB6中华典藏网

后主言贫,宋太宗命增给月奉,仍予钱三百万。hB6中华典藏网

是时,作《虞美人》、《浪淘沙》诸词。hB6中华典藏网

太平兴国三年戊寅(978)后主四十二岁hB6中华典藏网

七月七日,后主在赐第,命故妓作乐,太宗大怒。又传“小楼昨夜又东风”、“一江春水向东流”词,遂赐服牵机药而死。赠太师,追封吴王,葬洛阳北邙山。江南人闻之,巷哭,设斋。hB6中华典藏网

是岁,周后悲哀不自胜,亦卒。hB6中华典藏网

[1]“湮”:《全唐诗》卷八《送邓王二十弟从益牧宣城》作“烟”。——编者注hB6中华典藏网

附南唐二主世系hB6中华典藏网

QQ20251001-115507.jpghB6中华典藏网

南唐二主词总评hB6中华典藏网

胡应麟《诗薮·杂编》云:“后主目重瞳子,乐府为宋人一代开山。盖温、韦虽藻丽,而气颇伤促,意不胜辞,至此君方是当行作家,清便宛转,词家王、孟。”hB6中华典藏网

王世贞《词评》云:“《花间》犹伤促碎,至南唐李王父子而妙矣。”hB6中华典藏网

黄河清《草堂诗余续集序》云:“词固乐府铙歌之滥觞,李供奉、王右丞开其美,南唐李氏父子实弘其业。”hB6中华典藏网

徐 《词苑丛谈》载沈去矜评云:“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hB6中华典藏网

沈雄《古今词话》载沈去矜评云:“后主疏于治国,在词中犹不失为南面王。觉张郎中、宋尚书,直衙官耳。”hB6中华典藏网

纳兰成德《渌水亭杂识》云:“《花间》之词,如古玉器,贵重而不适用;宋词适用而少贵重,李后主兼有其美,更饶烟水迷离之致。”hB6中华典藏网

余怀《玉琴斋词序》云:“李重光风流才子,误作人王,致有入宋牵机之恨。其所作之词,一字一珠,非他家所能及也。”hB6中华典藏网

周稚圭 [1]《词评》云:“予谓重光,天籁也,恐非人力所及。”hB6中华典藏网

周济《介存斋论词》云:“李后主词如生马驹,不受控捉。”又云:“毛嫱、西施,天下美妇人也,严妆佳,淡妆亦佳,粗服乱头,不掩国色。飞卿,严妆也,端己,淡妆也,后主则粗服乱头矣。”hB6中华典藏网

吴衡照《莲子居词话》云:“十国时风雅才调,无过于南唐后主,次则蜀两后主,又次则吴越忠懿王。”hB6中华典藏网

周之琦《论后主绝句》云:“玉楼瑶殿枉回头,天上人间恨未休。不用流珠询旧谱,一江春水足千秋。”hB6中华典藏网

谭莹《论中主绝句》云:“能使《阳春》声价低,《浣溪沙》曲手亲题。一池春水干卿事?酷似空梁落燕泥。”《论后主绝句》云:“伤心秋月与春花,独自凭阑度岁华。便作词人秦柳上,如何偏属帝王家。”又云:“《念家山破》了南唐,亡国音哀事可伤。叔宝后身身世似,端如诗里说陈王。”hB6中华典藏网

沈初《论二主绝句》云:“南朝乐府最清妍,建业伤心万树烟。谁料简文宫体后,李王风致更翩翩。”hB6中华典藏网

江顺诒《词学集成》云:“比词于诗,原可以初、盛、中、晚论,而不可以时之后先分。如南唐二主似唐之初,秦、柳之琐屑,周、张之纤靡,已近于晚。”hB6中华典藏网

谭献评《词辨》云:“后主之词,足当太白诗篇,高奇无匹。”hB6中华典藏网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云:“后主词思路凄惋,词场本色,不及飞卿之厚,自胜牛松卿辈。”“余尝谓后主之视飞卿,合而离者也;端己之视飞卿,离而合者也。”又云:“李后主、晏叔原皆非词中正声,而其词则无人不爱,以其情胜也。情不深而为词,虽雅不韵,何足感人。”hB6中华典藏网

冯煦《六十一家词选例言》云:“词至南唐,二主作于上,正中和于下,诣微造极,得未曾有。宋初诸家,靡不祖述二主,宪章正中,譬之欧、虞、褚、薛之书,皆出逸少。”hB6中华典藏网

冯煦《论后主绝句》云:“梦遍罗衾夜未央,秦淮一碧照兴亡。落花流水春归去,一种销魂是李郎。”hB6中华典藏网

王鹏运《半塘老人遗著》云:“莲峰居士词,超逸绝伦,虚灵在骨。芝兰空谷,未足比其芳华;笙鹤瑶天,讵能方兹清怨。后起之秀,格调气韵之间,或月日至,得十一于千百。若小晏,若徽庙,其殆庶几。断代南渡,嗣音阒然,盖间气所钟,以谓词中之帝,当之无愧色也。”hB6中华典藏网

王国维《人间词话》云:“温飞卿之词,句秀也。韦端己之词,骨秀也。李重光之词,神秀也。”又云:“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周介存置诸温、韦之下,可谓颠倒黑白矣。”又云:“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故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是后主为人君所短处,亦即为词人所长处。”又云:“客观之诗人,不可不多阅世,阅世愈深,则材料愈丰富、愈变化,《水浒》、《红楼梦》之作者是也。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又云:“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宋道君皇帝《燕山亭》词亦略似之。然道君不过自道身世之感 [2],后主则俨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其大小固不同矣。”又云:“唐五代之词,有句而无篇。南宋名家之词,有篇而无句。有篇有句,唯李后主降宋后之作,及永叔、子瞻、少游、美成、稼轩数人而已。”hB6中华典藏网

刘毓盘《词史》论后主云:“于富贵时能作富贵语,愁苦时能作愁苦语,无一字不真,无一字不俊。温氏以后,为五季一大宗。惟《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一首,又‘铜簧韵脆锵寒竹’一首,未免轻薄,贻来世以口实。”hB6中华典藏网

况周颐《蕙风词话》云:“五代词人丁运会,迁流至极,燕酣成风,藻丽相尚。其所为词,即能沉至,只在词中。艳而有骨,只是艳骨。学之能造其域,未为斯道增重,矧徒得其似乎?其铮铮佼佼者,如李重光之性灵,韦端己之风度,冯正中之堂庑,岂操觚之士能方其万一?”hB6中华典藏网

吴瞿安先生《词学通论》云:“二主词,中主能哀而不伤,后主则近于伤矣。然其用赋体不用比兴,后人亦无能学者也。此二者之异处也。”又云:“读后主词当分为二类。《喜迁莺》、《阮郎归》、《木兰花》、《菩萨蛮》等,正当江南隆盛之际,虽寄情声色,而笔意自成馨逸,此为一类;至入宋后诸作,如《忆江南》、《相见欢》、《长相思》等,其悲欢之情固不同,而自写襟抱,不事寄托,则一也。”hB6中华典藏网

[1]据江庆柏《清代人物生卒年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周稚圭即周之琦,“稚圭”是其字。——编者注hB6中华典藏网

[2]感:王仲闻校订《人间词话》(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年版)作“戚”。——编者注hB6中华典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