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的书
中国佛教研究史
本书收录作者二十余篇有关佛教及佛教与西域、与中国的关系,以及一些佛学名篇的说解的文章,对中国的佛学研究有深刻的影响。本书包括的文章有:中国佛法兴衰沿革说略、佛教之初输入、印度佛教概观、佛陀时代原始佛教教理纲要、佛教与西域、又佛教与西域、中国印度之交通、印度佛教教理在中国之发展、翻译文学与佛典、佛典之翻译、读《导部宗轮论述记》、说《四阿含》、说《六足》、《发智》、说《大毗婆沙》、读《修行道地经》等,供读者阅读参考。
集验背疽方
一卷。宋李迅(生卒年不详)撰。李迅,字嗣立,南宋时泉州(今属福建省)人,官大理评事,以医著名,尤精外科。李迅持心近厚,医德高尚,广收方书,多蓄药味,有问方者必告,有求药者必予,毫不吝啬,积平生经验,潜心所得,著成此书。原本刊于南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久佚无传,《四库全书》从 《永乐大典》中采掇,并补以缺佚之方,辑成一卷。此书虽仅万言,但专论背疽,对此证受病之源,发病之形及用药次第,节宣禁忌等,一一论说;至于诊候虚实,治疗节度等,则无不斟酌轻重,辨析毫芒,使读者了如指掌。与一般庸医治疗此证只凭剽窃一二丹方,不辨情况,妄施刀针,而鲜有疗效绝不相同,此书特别注意辨证施治原则。书中所载五香连翘汤、内补十宣散、加料十全汤、加减八味丸及立效散等,皆为传世良方。而忍冬丸与治乳痈发背神方皆只金银花一味,用药至简至精。此书原佚而后补入的麦饭石膏尤为神妙,现代科技亦予以特别重视。诚如《四库全书·提要》所言,此书堪称疡科中善本。有艺海楼依阁抄本,商务印书馆影印《四库全书》珍本初集本,1930年上海国医书局铅印《国医小丛书》单行本。1986年福建科技出版社校注本。
秦州杂诗
二十首,唐杜甫的五律组诗。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秋天,杜甫辞弃华州司功参军之职,携眷西行,流寓秦州(今甘肃天水市)。客居期间,先后以五言律诗形式写成20首歌咏当地山川风物,抒写伤时感乱之情和个人身世遭遇之悲的诗篇,统题为《秦州杂诗》。举凡鼓角、天马、戍卒、使臣、驿亭、隗嚣宫、南郭寺、东柯谷、仇池穴等等,或游览,或感怀,或即事,无所不咏。清张溍谓“随意所及,为诗不拘一时,不拘一境,不拘一事,故曰杂诗” (《杜诗镜铨》卷6引)。
灊山集
灊[qián]山集,诗别集。宋人朱翌撰。三卷,附补遗。翌字新仲,自号灊山居士,舒州(今安徽潛山)人。政和进士,南渡后为中书舍人,秦桧恶之,谪居韶州十九年。后充秘阁修撰,知宣州,移平江府,授敷文阁侍制。《宋史·艺文志》记其有文集四十五卷,诗集三卷, 文集不可见,诗集亦无传本,清乾隆间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中辑录其诗,仍厘作三卷。卷一古体五言四十八首,七言三十三首,卷二律诗五言五十首,七言百三十一首,卷三五言排律七首,七言绝句五十七首,凡三百二十六首。翌父载上,曾从苏轼、黄庭坚游,翌承家学,诗源出苏、黄,五七言古体,句势矫健纵横,才力特为富儌,近体诗也伟丽伉壮,喜以成语属对,多妥贴自然,与南渡后靡靡之音,潦倒之习迥然不同,实足睥睨一时。《后村诗话》称其“满地落花春病酒,一簾明月夜登楼”之意,为前人所未发。补遗为清鲍廷博辑,有赋一篇,词五首,赞二篇,铭一篇。有《丛书集成初编》据《知不足斋丛书》本排印本,有附录八则,皆为诸家评论之语录。另有《四库全书》本。一九八三年中华书局出版今人栾贵明《四库辑本别集拾遗》,内有《灊山集》遗诗十三首。
华严经三十九品大意
华严经三十九品大意,一卷,清永光录。
金刚顶瑜伽中略出念诵经
凡四卷。唐代金刚智译。收于大正藏第十八册。略称略出经、略出念诵经。乃摘自十万颂广本金刚顶经之精要,故称略出经。与金刚顶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大教王经俱为密宗重要之依据经典。内容大要为对灌顶受法弟子说灌顶入坛者之资格,明示真言持诵之时、处及持诵入定等之法;其次叙述自一切如来之心次第出生三十七尊,略说五相成身观及灌顶法;并言明入坛灌顶之仪则、灌顶护摩之法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