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昇

- 姓名:黄昇
- 别名:字叔旸,号玉林
- 性别:男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闽之建安(今属福建)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黄昇,宋代词人。字叔旸,号玉林,又号花庵词客,闽之建安(今属福建)人,隐居于玉林之散花庵。早年弃科举,专意读书。后有意功名,曾以诗卷干谒阁学游九功、闽帅楼秋房。又与魏庆之为挚友,时人并以“泉石清士”目之。淳祐四年,为魏庆之《诗人玉屑》作序。能诗,时人誉其诗“秀句盈章吐”,“璀灿烂寒芒,晴空见冰柱”(游九功《答黄叔阳》)。工词,《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九九谓其“上逼少游,近摹白石”。其词多写景咏物之作,尤擅长抒写飘逸洒脱之江湖兴、山林乐,在艺术上多取法南渡词人以景言志、以境写心一路,风格以超迈旷逸为主。如《贺新郎·题双溪冯熙之交游风月之楼》云:“曾驾飙车蟾宫去,几回批,借月支风敕。斯二者,惯相识。”语从朱敦儒词出。下片又云:“玲珑窗户青红湿,夜深时,寒光爽气,洗清肝膈。似此交游真洒落,判与升堂入室。有万象,来为宾客。”语从张孝祥词出。又《酹江月·夜凉》词云:“冰雪襟怀,琉璃世界,夜气清如许。划然长啸,起来秋满庭户。”塑造孤鸿幽人式的自我形象,借环境衬出胸襟,令人想见苏轼人格、词格之流风遗韵。所编《绝妙词选》,凡二十卷,其前十卷有《四部丛刊》影印明翻宋刻本,名为《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其后十卷名为《中兴以来绝妙词选》,有陶湘摹刻宋刊本。1958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排印本从俗称《花庵词选》。又著《散花庵词》一卷,有汲古阁刊本、《四库全书》本、《彊村丛书》本。《全宋词》第四册录其词三十九首。《全宋诗》卷三一五四录其诗一首。文收入《全宋文》卷七七五九。事迹见胡德方《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序》、《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九九。
猜你喜欢的书
英雄艾文荷
长篇历史小说。英国作家司各特著。小说写12世纪末英国撒克逊乡村骑士的儿子艾文荷武艺超群,在诺曼人理查国王麾下当骑士。“狮子王”理查在战争中身囚异国,其弟约翰亲王阴谋篡夺王位,国内情势混乱不堪。约翰亲自主持盛大的比武会,以争取人心。其时理查和艾文荷已经回国。比武第一天,艾文荷化名“脱藉骑士”,打败了约翰方面的五个勇将,取得了优胜,他选定罗维娜为比武会的“皇后”。第二天,艾文荷在理查王的协助下打败了各武士的进攻,但不幸身负重伤,多亏了犹太人艾萨克和他的女儿蕊贝卡的精心治疗,才脱离危险。第三天比武,绿林好汉罗宾汉化名上场,表演了神妙的绝技。约翰亲王得知理查已经脱险回国,内心惶恐,比武会草草收场。约翰探知理查的下落,并派人暗杀,罗宾汉救下了理查王。后来蕊贝卡被布里昂挟持,艾文荷带伤前往,与布里昂比武,解救了蕊贝卡。理查宣布约翰叛逆,重登王位,获得民众的拥护。理查王亲自主持了艾文荷与罗维娜的婚礼。倾慕艾文荷的蕊贝卡忧伤离去。小说生动地表现了12世纪英国“狮子王”理查在位时复杂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揭露了诺曼征服者的骄横残暴,同情被征服的撒克逊人民。小说在情节结构、场面、气氛的渲染方面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对社会矛盾的揭示和人物刻画方面则具有现实主义倾向。
星学大成
古代星命术书。明万民英撰。三十卷。分门别类编取旧时星学家言:其一曰星曜图列;其二曰观星节要、官度主用十二位论;其三曰诸家限例、琴堂虚实;其四曰耶律秘诀;其五至其七曰仙城望斗、三辰通载;其八曰总龟紫府珍藏星经杂著;其九曰碧玉真经、邓史乔拗;其十曰光矞渊微、星曜格局。是古代星命术的集大成之作。收入《四库全书》。
金粉世家
现代长篇小说。张恨水著。原载1927年2月14日至1932年5月22日北平《世界日报》。上海世界书局1933年2月出版单行本。书前有《自序》。作品以北伐战争前夜为背景,描写了内阁总理金铨一家悲欢离合的盛衰史。小说女主人公冷清秋,其父早死,孤儿寡母相依为命。一日,国务总理兼某银行董事长金铨的四公子金燕西,偶遇清秋,即被她清新、素雅的气质和超群的姿色所吸引,于是软硬兼施,使清秋终于和他结婚。由于金过去的情人白秀珠的嫉妒,引起金的二嫂王玉芬的不满,在妯娌之间谗毁清秋,并在经济上左右金,挑拨他们的夫妻关系。而金也因占有欲已得到满足,便将清秋当成一个负担,甚至大加挞伐。清秋悔恨交加,一气病倒。金对她的病却毫不关心,为解决自己的出国问题,想借助白氏哥哥在军界的势力,复又醉心于追求王玉芬的表妹白秀珠了。冷清秋忍受不了受歧视与侮辱的生活,终于逃离金家,隐姓埋名,自谋生路。而金家在金铨死后,便陷入一片混乱。后更遭一场大火,家产烧毁大半,从此金府衰落、崩溃。而依仗白兄势力出国的金燕西仍旧习不改,学业未成,使白秀珠离开了他,最后成为一个流落异国、无人过问的浪子。全书通过金燕西和冷清秋恋爱、结婚、反目、离散的线索,真实地写出了封建官僚的腐败。但人物描写有较多的自然主义倾向,所描写的官僚形象还不能深刻反映出官僚的反动社会本质。作品发表后曾引起广泛的社会反响。
般若心经直说
般若心经直说,一卷,明德清述,函是跋,原注出梦游集卷十九,古本卷十。按集内只载小引,参见嘉续五三。
法华经科拾悬谈卷首
法华经科拾悬谈卷首,一卷,清普德立科,智一拾遗并序,附宏传序畧义。
正法眼藏
凡六卷。宋代大慧宗杲(1089~1163)撰。收于卍续藏第一一八册。为古尊宿之机缘法语集,总计百余篇,并附撰者之短评。宗杲于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因罪迁居衡阳,其间与诸方大德往来酬酢之法语,为侍者冲密慧然随手抄录,于绍兴十七年编录而成,寻即刊行。俗称大慧正法眼藏。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普善庵沙门慧悦及居士春门徐弘泽等,附圆澄及李日华之序,另加宗杲之答张子韶侍郎书,而加以重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