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毫记
作者:屠隆章节列表
升序↑- 第一章 敷演家门
- 第二章 夫妻翫赏
- 第三章 仙翁指敎
- 第四章 散财结客
- 第五章 湘娥访道
- 第六章 为国荐贤
- 第七章 颁诏云梦
- 第八章 别妻赴京
- 第九章 拜官供奉
- 第十章 长安豪飮
- 第十一章 预识汾阳
- 第十二章 湘娥思忆
- 第十三章 脱靴捧砚
- 第十四章 禄山谋逆
- 第十五章 游翫月宫
- 第十六章 宫禁生谗
- 第十七章 知几引退
- 第十八章 祖饯都门
- 第十九章 母子虑祸
- 第二十章 乘醉骑驴
- 第二十一章 归隐林泉
- 第二十二章 渔阳鼙鼓
- 第二十三章 海靑死节
- 第二十四章 访道仙翁
- 第二十五章 永王设计
- 第二十六章 泛舟采石
- 第二十七章 誓死不从
- 第二十八章 展叟单骑
- 第二十九章 展武相逢
- 第三十章 救主章围
- 第三十一章 难中相会
- 第三十二章 官兵大捷
- 第三十三章 罗袜争奇
- 第三十四章 蓬莱传信
- 第三十五章 庐山受枉
- 第三十六章 远谪夜郞
- 第三十七章 妻子哭别
- 第三十八章 仙官列奏
- 第三十九章 他乡持正
- 第四十章 汾阳报恩
- 第四十一章 钦取回朝
- 第四十二章 团圆受诏
猜你喜欢的书
贝姨
长篇小说。法国作家巴尔扎克(1799—1850)后期创作的代表作。是路易·菲力蒲七月王朝整个社会的风俗画,是当时上层资产阶级骄奢淫逸的生活录像。描写资产阶级的糜烂生活,揭露七月王朝的腐朽本质。暴发户克勒凡靠做花粉生意起家,后来混迹于政界和军界,任国民自卫军营长等职。他崇拜金钱,挥霍无度,为几个姘头花费几十万法朗,还专门供养十几岁的女孩,为他日后蹂躏。妻子死后他没有续弦,借口为了女儿,实际上是为自己寻欢作乐的方便。他将女儿嫁给于洛的儿子以后,又借口于洛抢走了他的情妇,对于洛太太由追求而进行要挟。最后与荡妇玛奈弗太太结了婚,一同得怪病死去。曾在拿破仑军队中当过军需总监、又在七月王朝中任高级职务的于洛,为好色花光了家产,年近70,仍然放纵情欲。为博得玛奈弗太太的欢心,强行提拔她的丈夫当科长,甚至提前支出自己的薪金和人寿保险金,并派妻子的叔叔去阿尔及利亚营私舞弊,侵吞公款。事发后被迫辞职,隐姓埋名,寻找穷人家的小姑娘姘居。妻子把他找回,他又勾引厨娘,把妻子气死后,即与厨娘结婚。小说通过克勒凡和于洛的堕落,表现了资产阶级精神上的破产,揭示了整个社会荒淫糜烂的风气及其阶级根源。
亦玉堂稿
文别集。明沈鲤著。十卷。沈尝任翰林院(玉堂)掌院学士,归里后以廊庙山林视为一致,故名。原集为王象乾校刻,计正集十卷,续集八卷。明末版片毁于兵燹,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由刘榛重辑遗文,合正续稿汇成十卷,内容仅余其半。有康熙刻本,《四库全书》即据以收。
雨花香
四十种。清石成金撰。石成金字天基,号惺斋,别署良觉居士,江苏扬州人,生平事迹不详,约当顺治至雍正年间在世。清初小说作家,今日存其所著小说有 《雨花香》和 《通天乐》。白话短篇小说集《雨花香》全名《新刻扬州近事雨花香》,收小说四十篇。书前袁载锡序云:“兹观《雨花香》一编,并不谈往昔旧典,是将扬州近事取其切实而明验者汇集四十种,意在开导常俗,所以不为雅驯之语,而为浅俚之言。”该书特点是专记明末清初扬州地区的传闻故事,富有地方色彩。其中有作者自己的创作,也有依据他书而另加改易者。作者笃信佛道,著述多在明因果、寓劝惩,说教气味很浓。因以“近时之实事”入小说,又使用“通俗俚言”的白话语体,所以也有对社会时弊揭露指摘的作用。总的来看,思想和艺术成就均属平庸。有《雨花香》、《通天乐》合刊自序本,其中存《雨花香》十五篇,藏南京图书馆。《雨花香》、《通天乐》合刊袁载锡序本,全称《新刻扬州近事雨花香》,其中《雨花香》收小说四十篇,藏上海图书馆,是为全本。
竹书纪年统笺
清徐文靖撰。十二卷。《竹书纪年》自发现后,考证者甚多,南朝梁沈约始为附注,然好言符瑞,于事实罕有发明,文靖乃特为统笺,逐事分载,以纪其详。仿郑氏诗笺之例,于《纪年》中逐字详注谓之笺。不特于《纪年》笺之,附注笺之,凡所引书传间有讹误者亦并笺之,故云“统笺”。乾隆十二年(1747)开始笺注,至十五年成书。
七俱胝佛母所说准提陀罗尼经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与《佛说七俱胝佛母准提大明陀罗尼经》同。
雨宝陀罗尼经
梵名Vasudha^ra^ -dha^ran!i^ 。全一卷。唐代不空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册。又称妙月长者所问经、能获一切财宝伏藏经、一切如来称赞雨宝陀罗尼经。本经叙述佛陀在憍睒弥国建吒迦林时,该国之长者妙月,前来请问得财宝、除疾病之法,佛告以过去无数劫前,曾遇持金刚海音如来,由彼如来处得雨宝陀罗尼。若受持、读诵、思惟、计念,并为他人广说流布,则由此陀罗尼之威德力,可得快乐安稳;且诸天悉皆欢喜,即降下财宝榖麦。长者闻之,大喜而归。佛陀遣阿难访长者宅,见财榖充满库藏。阿难还问其故,佛陀答以如来不异语,真言句不可坏。密教以此经为基础,立持世菩萨、宝生如来为本尊,修祈福秘法,称为雨宝陀罗尼法。又此经凡四译,初为玄奘所译之持世陀罗尼经,第二译即前所述,第三译为宋代法天之大乘圣吉祥持世陀罗尼经,第四译为宋代施护之圣持世陀罗尼经,以上四种译本均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册。又本经之梵本现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