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红记
作者:孟称舜
全称《节义鸳鸯冢娇红记》。明代传奇。《笠阁批评旧戏目》著录。据作者《娇红记题词》,本剧作于崇祯十一年(1638)仲夏。事本北宋宣和间实事(见《花朝生笔记》),元有郑梅洞小说《娇红传》。戏据此敷衍而成。2卷50出,演申纯与娇娘殉情合葬鸳鸯冢。明初有刘东升杂剧《金童玉女娇红记》,孟氏此剧将结尾改为申娇合葬一处,化作鸳鸯上下飞翔。取材于北宋宣和年间一个真实故事。书生申纯热烈地爱上了表妹王娇娘,二人私订终身。几经波折,终于突破礼教,私自结合。但王娇娘的父亲却没有答应申家求亲,而迫于权势,允婚节镇之子。娇娘在迫嫁前夕,终于伤情而死。申纯闻娇娘死讯,亦自缢绝食殉情。死后,两家把他们合葬一起,名曰“鸳鸯冢”。
章节列表
升序↑- ●第一出 正名
- ●第二出 辞亲
- ●第三出 会娇
- ●第四出 晚绣
- ●第五出 访丽
- ●第六出 题花
- ●第七出 和诗
- ●第八出 番衅
- ●第九出 分烬
- ●第十出 拥炉
- ●第十一出 防番
- ●第十二出 期阻
- ●第十三出 遣召
- ●第十四出 私怅
- ●第十五出 盟别
- ●第十六出 城守
- ●第十七出 求医
- ●第十八出 密约
- ●第十九出 归图
- ●第二十出 断袖
- ●第二十一出 遣媒
- ●第二十二出 婚拒
- ●第二十三出 妓饮
- ●第二十四出 媒复
- ●第二十五出 病禳
- ●第二十六出 三谒
- ●第二十七出 絮鞋
- ●第二十八出 诟红
- ●第二十九出 诘词
- ●第三十出 玩图
- ●第三十一出 要盟
- ●第三十二出 红构
- ●第三十三出 愧别
- ●第三十四出 客请
- ●第三十五出 赠佩
- ●第三十六出 赴试
- ●第三十七出 喜贺
- ●第三十八出 荣晤
- ●第三十九出 妖迷
- ●第四十出 诘祟
- ●第四十一出 明妖
- ●第四十二出 帅媾
- ●第四十三出 生离
- ●第四十四出 演喜
- ●第四十五出 泣舟
- ●第四十六出 询红
- ●第四十七出 芳殒
- ●第四十八出 双逝
- ●第四十九出 合冢
- ●第五十出 仙圆
孟称舜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猩红热
在嘈杂忙碌的生活中,个人的生死实质存在是卑微的,无人注意的,他只有通过爱与被爱才能拥有自己的价值。歌颂的同时对社会的冷漠讽刺。
东巡记
台州临海县章安祥符寺,法堂有高庙御坐。寺僧师颜年八十余矣,能言东巡事,云:时年方十四,事悟讲主。建炎三年十二月二十六曰,民间欢言天子航海东来,泊金鳌山下。
伤寒论汇注精华
汪莲石编。成书于1920年。全书共6册,依据张仲景《伤寒论》篇次,自辨太阳病脉证篇至辨霍乱脉证并治,分为9卷。卷首有恽毓龄序与著者自序,并专篇论述著者学医原因,注《伤寒论》之动机,提出“伤寒”“中风”之“伤”、“感”二字俱作“感”字解。此外还录有张隐菴序例、节录喻昌“尚论伤寒论大意”、陈修园序与伤寒读法以及舒诏“六经定法”等内容。卷末有恽铁樵等人的跋文。本书对《伤寒论》条文的注释有这样几个特点:①采撷前人注说达数10家,而以陈修园、喻嘉言、张令韶、张志聪、舒弛远的见解为多。②对于疑难问题的解释,每每独取舒氏之说。赞同舒氏关于《伤寒论》中混入有叔和伪撰之言的观点,但对舒氏多用参芪的治疗颇有微词。③其他注家观点,凡有可取处,悉以汇辑。④各家注释未尽之处,则补入自己的意见。本书选论精确、明白晓畅,参考价值较高。
摄生纂录
唐代王仲丘撰,1卷。《新唐书·经籍志》、《通志·艺文略》均著录。书书4篇;《导引篇》有赤松子坐引法、婆罗门导引法;《调气篇》载吐纳炼气法、胎食胎息法、食日月精法; 《居处篇》有摄理法、推岁德法、推月德法、埋沙法、老君说河曲父谢天地法、辟盗贼法、居家辟邪杂用方法;《行旅篇》则列举时日方向及吉日选择,列举六十甲子及五兵姓名,使人呼名自卫,以及念咒、佩符诸法。载《道藏》第321册。王仲丘,据民国五年(1916年)《临沂县志》载,为沂州琅玡人。
敲爻歌
气功著作,相传为吕洞宾撰。本书是敲着八卦爻辞板为节拍演唱的宣传气功基本理论、功法的歌诀。全文可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指出进行气功养生的宜忌,要节制性欲、戒酒色,保持平静愉快的心境。第二部分指出行气功法时,要保持精神活动的高度集中,如“性要空,意要专”书中主要论述气功的基本理论、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等,指出习练气功养生法要节制性欲,排除杂念,放松形体,逍遥自在,保持心境的平静愉快。
金陵省难纪略
清张汝南撰。一册。撰者咸丰三四年间居南京,咸丰七年忆见闻成书。咸丰三年(1853)太平军攻克南京,作者居城中一年半,以耳闻目见作是书。详记太平军攻克南京经过、太平天国诸领袖入城后活动、张继庚等谋叛事件及东、北两王内讧等。后附《纪贼据城后大略》,记录太平天国王号、官名、城守、募兵、操演、告示、冠服、器用、轿制、开市、天榜、刑罚、改字等。成书于咸丰六年。光绪十六年(1890)刊行。上海著易书局铅印本,1卷,约2.6万字,《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国》据以著录。载有洪秀全、石达开、韦昌辉3人关于杀杨秀清的对话,为它书所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