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观词集
作者:秦观猜你喜欢的书
张忠敏公遗集
诗文集。明张国维撰。十卷,首一卷,附六卷。国维字九一,号玉笥,东阳(今属浙江)人。天启进士。崇祯间累擢右佥都御史,鲁王监国,进少傅,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督师江上,寻还守东阳,以势不可支,赴水死。卒谥忠敏。有《吴中水利书》。此集清咸丰七年(1857)成书。约十八万字。首卷为林鹗序及明史稿本传等。后附年谱。收诗文百余篇。附录有陈子龙、夏完淳等撰《幸存录纪事》等与作者有关诗文百余篇,为研究作者之有用史料。国维为明末著名清官贤臣,其诗文字不甚修饰却自然动人。治河有功,所记皆其经历,并非纸上谈兵,为能诗能文的实干水利专家。有清咸丰本,光绪五年(1879)本。
华盖集续编的续编
本书收录:厦门通信〔1〕 厦门通信(二)〔1〕 《阿Q正传》的成因〔1〕 关于《三藏取经记》等〔1〕 所谓思想界先驱者鲁迅启事〔1〕 厦门通信(三)〔1〕海上通信
辽诗话
诗话。清人周春(1729—1815)辑。一卷。春有《阅红楼梦随笔》已著录。此编成书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五十八则,附录十三则,总七十一则。有沈德潜序及自序。周氏见历代均有诗话,独辽代阙如,乃广采群编,凡涉辽诗,无不摭人。辽代立国于东北,文献缺乏;辽诗历来资料零散,往往被诗论家所忽略。周春所撰《辽诗话》是研究辽诗的首创之作。据清人记载,史梦兰也著有《辽诗话》1卷,并曾刊行于世,但未见传本。周春以“辽人诗后世无传”,深感“其诗人有灵,苦心所诣,亦复不能尽泯”,因仿南宋人《全唐诗话》体例,辑《辽诗话》(《辽诗话》自序)。所采以正史为主,以地方志、笔记小说为辅,上自宫廷,下及谣谚,计数十则,汇为一卷。
五代诗话
诗话。清郑方坤撰。十卷。方坤有《全闽诗话》已著录。王士禛晚年作《五代诗话》,未及成书,门人弟子即把这未竟草稿传抄出去,遂引起宋弼和郑方坤分别对其进行删补。但“弼所续入,务求其博,体例遂伤冗杂,殊失士禛之初意,而挂漏者仍复不免”(《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而郑方坤删补后的《五代诗话》体例取舍较为精赅得当。王士禛原本十二卷,共六百四十二条,郑方坤删去无关诗歌者和无关五代者二百十六条,实存四百二十六条,又补入七百八十九条,于乾隆十三年最后成书。此书不仅较为齐全地汇集了有关五代的各类诗歌资料,而且从“诗之馀”的角度,将五代词人的有关资料也加以收辑,颇能体现五代踵唐诗启宋词的时代特色。不过取舍标准也有可议之处。如以“人品高尚”为由将唐人司空图、韩偓等收入;以“咏五代之事”为由将苏轼、晁补之等宋人的作品收入,颇乖该书之时限。分卷以国别为主,凡“国主、宗室”一卷,“中朝”、“南唐”、“前蜀、后蜀”、“吴越、南汉”、“闽”、“楚、荆南”六卷,另有“宫闺、女仙鬼、缁流”、“羽士、鬼怪”和“杂缀”各一卷,共十卷。因北汉等国“无一诗人可纪”,未全十国之数,故仍以原题“五代”名书。有书目文献出版社点校本、人民文学出版社标点本。
吴郡二科志
书分《文学》、《狂简》为二科。所载自杨循吉以下凡七人,皆偶录一二事,不为全传。盖一时互相标榜之书。其纪徐祯卿方登贤书,於文徵仲尚称文璧,而以徵明字之,则犹弘治中所作也。
物不迁正量证
物不迁正量证,一卷,明道衡述,无似道人跋,内题证上有论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