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观

- 姓名:秦观
- 别名:字少游,又字太虚
- 性别:男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江苏高邮人
- 出生日期:1049年
- 逝世日期:1100年9月17日
- 民族族群:
秦观(1049年—1100年9月17日)字少游,又字太虚,号淮海居士。江苏高邮人。与黄庭坚、晁补之、张耒同为“苏门四学士”,最为苏轼所友善。初见苏轼于徐州。献《黄楼赋》,苏轼以为有屈原、宋玉之才。神宗元丰八年(1085)进士,得苏轼推荐,于元祐初年,除太学博士,兼国史院编修官。绍圣初,因为与苏轼的关系,坐党籍,出杭州通判,贬监处州酒税。削除官俸,徙郴州。后又编管横州,再迁徙雷州。徽宗继位,复宣德郎,放还,行至藤州,出游华光亭,为客道梦中长短句,索水饮而卒。先自作挽词,甚哀,及苏轼闻其死,叹曰:“少游不幸死道路,哀哉!世岂复有斯人乎?”年五十一。
秦观知音律,长于议论,文丽而思深;亦善诗,清丽委婉尤工词,向为北宋大家,有集名《淮海词》,沉挚蕴藉,而一往情深,格调风雅醇正,精妙俊逸。张炎《词源》卷下云:“秦少游词,体制淡雅,气骨不衰,清丽中不断意脉,咀嚼无滓,久而知味。”冯煦《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云:“少游以绝尘之才,早与胜流,不可一世,而一谪南荒,遽丧灵宝。故所为词,寄慨身世,闲雅有情思,酒边花下,一往而深,而怨悱不乱,悄乎得小雅之遗,后主而后,一人而已。昔张天如论相如之赋云: ‘他人之赋,赋才也;长卿,赋心也’,予于少游之词亦云:他人之词,词才也;少游,词心也,得之于内,不可以传。虽子瞻之明隽、耆卿之幽秀,犹若有瞠乎后者,况其下耶?”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二云:“少游自辟蹊径,卓然名家,盖其天分高,故能抽秘骋妍于寻常濡染之外,而其所以契合长公者独深。……若以其词论,直是初日芙蓉、晓风杨柳,倩丽之桃李容犹当之有愧色焉。”夏敬观《吷庵手校淮海词跋》:“少游词清丽婉约,辞情相称,诵之回肠荡气,自是词中上品,比之山谷,诗不及远甚,词则过之,盖山谷是东坡一派,少游则纯乎词人之词也。”代表作如《满庭芳·山抹微云》、《鹊桥仙·纤云弄巧》、《八六子·倚危亭》、《踏莎行·雾失楼台》、《浣溪沙·漠漠轻寒》等等。有《淮海词》三卷,生平事迹见于《宋史》。
猜你喜欢的书
沙之书
小说集,一九七五年出版,收短篇小说十三篇,博尔赫斯写作后期的顶尖之作。面对一本页码无穷尽的“沙之书”,先开始是据为己有的幸福感,最终领悟是可怕的怪物,是一切烦恼的根源。这本书,是博尔赫斯书籍崇拜情结的体现,象征具有无限性的宇宙、世界。人竭力突破未知,最终却体验到无限而确证自我的渺小无力。“如果空间是无限的,我们就处在空间的任何一点。如果时间是无限的,我们就处在时间的任何一点。”无限性、可能性、死亡、记忆与时间等概念哲学、玄学层面的思考蕴含在各篇当中。
今古学考
近代廖平著。两卷。著于清光绪十一年 (1885),次年由成都尊经书院刊行。此书目的在于区分 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的不同。上卷列出十多种表来区 分今、古文经学在礼制上的不同,下卷加以说明。认为 今文经学以孔子为宗主,《礼记·王制》是其礼制纲领; 古文经学以周公为宗主,《周礼》是其礼制纲领。但这两 派又统一于孔子,因为孔子早年主张“从周”,他早期学 生流入燕、赵,后来传为古文经学;孔子晚年主张改制, 损益四代,他晚年的学生多在邹、鲁,所传为今文经学。 该书以礼制区别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及其经师传注, 是对经学史的贡献。收入《六译馆丛书》,1928年北京 资料社印行。
厘正按摩要术
推拿著作。清张筱衫辑。四卷。筱衫字醴泉,又字振鋆,别号惕厉子,宝应(今江苏扬州)人。著有《痧喉正义》、《鬻婴提要》等书。本书是在明周于蕃之《小儿推拿秘诀》一书基础上,结合自己二十年之临证经验,又广征博引有关文献,订紊乱,正谬讹,删繁芜,重新编辑,于光绪十四年(1888)成书。卷一,辨证。包括望、闻、问、切四诊的详细内容及胸腹部按诊等儿科诊断方法。卷二,立法。以手法外治为主,包括各种按摩手法。如按、摩、掐、揉、推、运、搓、摇八种手法,及汗、吐、下、针、灸等疗法,共二十八种。每种疗法又分若干细目。卷三,取穴。包括十四经脉经穴图说,儿科推拿的各种取穴及手法图说二十九个,图文并存,以利于学者按穴取用及具体操作。卷四,列证。包括惊风、疳疾、呕吐、泄泻等二十四种小儿常见病的治疗,除采用按摩疗法外,又配合内服、外敷等药物疗法。全书内容丰富,持论简要,于临床有较高参考价值。但将咒法、符录列于外治法是为不足。有光绪十五年丹徒张氏、江都韩氏原刻本,一九五五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据述古斋医书原本影印本。
博济方
医方著作。原名《王氏博济方》。三卷。宋 ·王兖撰。刊于1047年。作者原收辑医方7000首,此书系从中选录500余方编撰而成。《宋史·艺文志》、《直斋书录解题》俱作3卷,《郡斋读书志》作5卷。明代以后原书已佚,今本系编《四库全书》时自《永乐大典》辑出,后改编为五卷,仅得350余方。析为伤寒、风证、劳证、血证等,及丹药、修制药法共29门。包括内、外、妇、儿各科医方。病证诸门,首为简明医论。次列病因、证候、功用、处方、剂量、服法、禁忌等。
跻云楼
清朝乾隆年间烟霞主人撰,14回。叙述寒士柳毅建功立业成仙的故。据柳毅传奇加以演绎,在龙女之外又加上一个虎女,画蛇添足,与原作相悖。完全丧失原作精神。
淮南子译文
道家哲学名著。因其为西汉淮南王刘安主持编撰,故名。《淮南子》与《吕氏春秋》一样,不是个人论著,而是集体编撰的著作。据《汉书·淮南王传》,淮南王刘安好读书鼓琴,善为文辞,不喜弋猎狗马驰骋,曾招致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作《内书》二十一篇,《外书》甚众。据《汉书·艺文志》著录:“《淮南内》二十一篇”,“《淮南外》三十三篇”。注:“《内篇》论道,《外篇》杂说。”今本《淮南子》就是《内书》二十一篇。这部书称为《淮南鸿烈》,“鸿”为大,“烈”为明,意为此书包括广大而光明的道理。《淮南子》一书体系非常庞杂,大抵以道家思想为主,杂糅儒法阴阳诸家,故《汉书·艺文志》将其列在“杂家”,而“道藏”又将其作为道家著作收入。《淮南子》的哲学思想不是几句话能概括的,其中谈到过许多哲学话题,如“道”、“气”、“阴阳”、“太一”等,也谈到许多其它的问题,如古代的神话传说和四时月令等,可以说是一部包罗万象、网罗古今的大书。此为淮南子原文+译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