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诗别裁集

作者:佚名
元诗别裁集

原名《元诗百一钞》。诗总集。清张景星、姚培谦、王永琪合选。共9卷。收录元代诗人一百五十二家,诗六百一十九首。按文体编排。他们又合编了《宋诗别裁集》,与沈德潜编的《唐诗别裁集》、《明诗别裁集》、《清诗别裁集》合刻,称《五朝诗别裁集》。此书选诗以“三唐之格”(即盛唐、中唐、晚唐)为标准,所选诗篇大都是抒写封建士大夫思想感情和生活,其中也有一些反映了汉人在元朝统治下抑郁不得志的苦闷。选诗注意到不同风格和题材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元代诗歌的发展状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尤其是收录了少数民族诗人的一些作品,艺术上颇具特色。有乾隆间然藜阁刻本,1975年中华书局据此本缩版影印。

猜你喜欢的书

莫斯科日记

莫斯科日记

《莫斯科日记》是德国学者本雅明1926年底至1927年初访问莫斯科的所见所闻,他以城市“相面师”的眼光,将其间有意义的细节,身边琐事,思想和世界中的新鲜因素,非常规的个别事物,以一种无与伦比的微观语言表达了出来。

伊凡·伊凡诺维奇和伊凡·尼基福罗维奇吵架的故事

伊凡·伊凡诺维奇和伊凡·尼基福罗维奇吵架的故事

《伊凡·伊凡诺维奇和伊凡·尼基福罗维奇吵架的故事》是俄国作家果戈理创作的中篇小说,收录于小说集《密尔格拉得》。《伊凡·伊凡诺维奇和伊凡·尼基福罗维奇吵架的故事》以夸张的手法,辛辣嘲讽了两个“体面”的贵族绅士。他们原是莫逆之交,后因小事结下怨仇,打了一场长达10余年的无聊官司,直到双方死去。两个地主伊凡·伊凡诺维奇和伊凡·尼基福罗维奇既是邻居,又是挚友,彼此关心,相处融洽。有一天,伊凡·伊凡诺维奇看见邻居家女仆拿出一支步怆,很感兴趣。他来到邻居家,提出用一头棕色猪、两袋燕麦来换枪,但对方不肯,于是,两个伊凡就吵了起来,一个被骂成是“公鹅”;一个被比作是“傻子守锦袋”。从此,他们成了仇敌,双方都到法院控告,法官调停也无效。10年过去了,这场官司还没结束。小说深刻揭露、批判了地主空虚无聊,专横自私的丑行。

元始天尊说东岳化身济生度死拔罪解冤保命玄范诰咒妙经

元始天尊说东岳化身济生度死拔罪解冤保命玄范诰咒妙经

元始天尊说东岳化身济生度死拔罪解冤保命玄范诰咒妙经,全称《元始天尊说东岳化身济生拔罪解冤保命玄范诰咒妙经》。撰人不详。书中出现明代东岳大帝封号,应成书于明代。一卷,收入《万历续道藏》。《道藏辑要》氐集亦收录。此经乃元始天尊为金华、玉清、妙乐、救苦四真人演说,宣扬因果报应思想。谓世间众生不信有因缘善恶果报,作恶犯过,被五岳之神考校,生受贫苦灾害,死遭沉沦屠割。若能选择吉日良辰,施财立坛,香灯供奉,请正一道士虔心恳祷,皈命东岳大生天齐仁圣帝及南岳、中岳、西岳、北岳四圣帝,即得国安民乐,消灾降福,脱罪免苦,济生度死。经文又称念诵此经可得天下太平,脱罪消灾,加官进财,获嗣兴家,解厌超亡,所求如意。

大洞炼真宝经修伏灵砂妙诀

大洞炼真宝经修伏灵砂妙诀

道教炼丹著作。唐代衡岳真人陈少微撰,在本书《序》中,陈氏称其遇至真之人授以“灵砂要诀”,又追述该要诀的师承系统为:丁真人→吴天师→许仙君→至真之人。全书共7篇,主要论述丹砂的产地、性状及其反复煅炼的处理过程。书中描述了矿产丹砂的性状后指出,优质的光明砂、白马牙砂和紫灵砂方可服饵,而溪砂、土砂、杂砂则不宜选用。这些看法虽然是基于服丹砂可成仙这一错误理论而提出的,但积累和丰富了对于各种丹砂的认识。在前人化学性质炼丹(即硫化汞的合成与分解)的基础上,书中进而将不同的汞合金或汞化合物作为中间产物,要求对其作“伏火”处理,这比单纯的硫化汞的合成与分解更为复杂,操作难度更大,反映出盛唐时期化学炼丹实验的进步。在实验的基础上,书中对质量守恒定律作了朴素的叙述:“马白牙一斤(旧制十六两为一斤),抽汞得十二两,而含石气四两。紫灵砂一斤,抽汞得十两,而含石气六两。石气者,火石之空气也。”这里对石气成分的概括虽不确切,但其已认识到,物质在化学反应的前后总质量不变这一规律。是书收入明《正统道藏·洞神部·众术类》。

拘虚晤言

拘虚晤言

一卷。明陈沂撰。此书皆为陈沂所著杂说之文,一卷,分三十四条,二千余字。其体例有些近似连珠体,先取两事排比成句,作为比喻,而后阐明其寓意,即不用韵,也不注意修辞,语言朴素、浅显,通俗易懂。如:“刀剑,凶器也,而可以御凶;荆棘,恶材也,而可以防恶;阿魏,臭物也,而可以止臭。故纳叛以治叛,岂非善驾驭者之术哉!”“火无逾光之烛,鉴无过形之照,器之所使也。故君子尽人之能而已矣。”“与人之取,则天下无竞人;取人之舍,则天下无弃物。故智者用是以为术,贤者达是以为理”等等。其所阐发多警世之语,可为天下治世者之参考。此书先后收入《今献汇言》、《说郛续卷四》、《广四十家小说》、《丛书集成初编·哲学类》、《影印元明善本丛书十种》中。

西山亮禅师语录

西山亮禅师语录

西山亮禅师语录,一卷,宋亮说,觉心、志清编,文礼序,道冲跋,师范跋,有塔铭,附枯崖漫录二则。南岳下第十七世,嗣遯庵演。主要辑录其住建康府清真禅院、庆元府灵隐禅院的二会语录及偈颂、佛事香语等。收入《续藏经》第二编第二十六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