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璞稿
作者:顾瑛猜你喜欢的书
刘忠肃集
诗文别集。北宋刘挚撰。二十卷,拾遗一卷。挚字莘老,永静东光(今属河北)人。就学于东平(今属山东)。嘉祐进士,官礼部侍郎,尚书右仆射。后陷党案,几经贬迁。卒追赠少师,谥忠肃。有集四十卷。原本久不传,今本为清乾隆间,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辑得,文十四卷,有制敕四篇,表四十九篇,札子十一篇奏议七十篇,启六十二篇,书、记,序九篇,杂著二十一篇,神道碑、墓志铭、祭文四十二篇,凡二百六十八篇。诗六卷,有古诗五言五十三首,七言二十二首,五言律诗七十二首,长律十五首,七言律诗二百十二首,绝句五言五首,七言六十二首,凡四百四十一首。挚平生秉正嫉邪,集中奏议,不仅文词畅达,于是非邪正,辨别至严,言论风采犹可想见。杂文也曲折明畅,不屑为依违掩抑之词。其诗虽难称高秀,然亦不会妙句。如《七律·岸次见梅花不果折》:“穷腊雪寒新霁后,满枝春色为谁来”别具新意。有《丛书集成初编》据《武英殿聚珍版书》(福建、广雅书局本)本排印本,附清劳格、孙星华辑《拾遗》,凡文三篇。今人栾贵明自残存《永乐大典》中,又辑得遗诗、文五条,见《四库辑本别集拾遗》。
勉斋集
诗文集。南宋黄榦撰。40卷。凡讲义经解3卷,书15卷,记序题跋4卷,启1卷,奏状2卷,策问1卷,札状5卷,判语2卷,杂著2卷,行状志铭3卷,祭文1卷,诗1卷。榦,世号勉斋先生,因以名集。其集宋代初刊于衡阳,仅选编10卷,后增刊为40卷。宋刊40卷本今存,并有附集、语录、年谱各1卷。元延祐二年(1315)重刊,亦存。清康熙中又刊,卷数虽仍40之旧,但前后编次迥异,且13篇中各阙十余字至数百字不等,如《上朱晦庵第八书》脱三百余字,《申省土功告毕》脱二千余字。《四库全书》据康熙本著录。榦学承朱熹,然无门户之见,且注重经世致用,与空谈心性者异,集中尚存多篇论学之作,可窥其学。又所至以政绩闻,其守郡公移案牍之作具在,可资考证。
申忠愍诗集
又名《申端愍集》。诗别集。明申佳胤(谥忠愍)著。六卷。卷首有家传。本集为其子申涵光编刊。有清刊本,《四库全书》即据以收入。
粤逆纪略
撰者佚名。南京图书馆藏抄本,1卷,《太平天国史料丛编简辑》据以收录。记咸丰三年间事,内涉太平军攻占南京事,而述太平天国馆衙制度特详。记述太平天国在南京实施的各项制度及措施颇详,诸如“拜降”、“拜天父”、“新兄弟馆”、“新姊妹馆”、“老民馆”、“考试”及各衙门名称、职务等均有涉及。收入《太平天国资料丛编简辑》。
净土十要
凡十卷。明代智旭编。收于卍续藏第一○八册。附题为灵峰蕅益大师选定净土十要。门人成时评点节要后付梓。本书系将净土教义之论书编集成十种。从第一卷阿弥陀经要解一卷(明代智旭)至第十卷西方合论一卷(明代袁宏道)。其中收有宋代遵式之往生净土忏愿仪、往生净土决疑行愿二门、明代成时之观无量寿佛经初心三昧门及受持佛说阿弥陀经行愿仪、隋代智顗之净土十疑论、唐代飞锡之念佛三昧宝王论、元代善遇之净土或问、明代妙协之宝王三昧念佛直指、元代梵琦之西斋净土诗、明代传灯之净土生无生论及净土法语。就其编集之顺序,以最初三要为经文之解释,同时叙述所依之行愿仪则;其次净土十疑论以下七要则依隋唐宋元明之时代顺序而编次。
大云经祈雨坛法
旱灾发生时,乞求降雨之修法。又称雨乞、请雨、乞雨。在密教中,依大云轮请雨经、大孔雀咒王经等谓,祈雨之修法有请雨法、祈雨法、雨乞法。依请雨经之修法,称请雨经法,一般使用请雨经曼荼罗。另据金刚光焰止风雨陀罗尼经、不动使者陀罗尼秘密法等载,止雨法与止风雨法可以止霖雨、大雨、暴风雨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