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诗歌全集
作者:徐志摩
《徐志摩诗歌全集》收录了徐志摩生前发表的《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和《云游》四部诗集,并整理了他的其它诗篇,合并为《醒!醒!》。诗人虽然轻轻的走了,但是他留下的作品却会永存于读者心中。徐志摩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尽管他自己说:“在二十四岁以前,诗,不论新旧,与我是完全没有相干。”但他一旦拿起笔来,佳作便犹如山洪暴发一般涌现出来。作为新月派诗人的代表,徐志摩的诗作字句清新,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同时具有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色彩。他的诗就是一个五光十色的世界,而他那驳杂的思想也在这个世界中一一体现。他的诗歌写爱情、写生活、写景色、写人间疾苦。
章节列表
升序↑第一辑志摩的诗
- 这是一个懦怯的世界
- 多谢天!我的心又一度的跳荡
- 我有一个恋爱
- 去罢
- 为要寻一个明星
- 留别日本
- 沙扬娜拉十八首
- 破庙
- 自然与人生
- 马赛
- 地中海
- 灰色的人生
- 毒药
- 白旗
- 婴儿
- 太平景象
- 卡尔佛里
- 一条金色的光痕(硖石土白)
- 盖上几张油纸
- 无题
- 残诗
- 东山小曲(硖石白)
- 一小幅的穷乐图
- 先生!先生!
- 石虎胡同七号
- 雷峰塔(杭白)
- 月下雷峰影片
- 沪杭车中
- 难得
- 古怪的世界
- 在那山道旁
- 五老峰
- 乡村里的音籁
- 天国的消息
- 夜半松风
- 消息
- 青年曲
- 谁知道
- 常州天宁寺闻礼忏声
- 一家古怪的店铺
- 不再是我的乖乖
- 哀曼殊斐儿
- 一个祈祷
- 默境
- 月下待杜鹃不来
- 希望的埋葬
- 冢中的岁月
- 叫化活该
- 一星弱火
- 她是睡着了
- 问谁
- 为谁
- 落叶小唱
- 雪花的快乐
- 康桥再会罢
- 恋爱到底是什么一回事
第二辑翡冷翠的一夜
- 给小曼的公开信——《翡冷翠的一夜》序
- 翡冷翠的一夜
- 呻吟语
- “我要你”(译诗)
- 她怕他说出口
- 偶然
- 珊瑚
- 变与不变
- 丁当——清新
- 我来扬子江边买一把莲蓬
- 客中
- 三月十二深夜大沽口外
- 半夜深巷琵琶
- 决断
- 最后的那一天
- 起造一座墙
- 望月
- 白须的海老儿
- 再休怪我的脸沉
- 天神似的英雄
- 再不见雷峰
- 大帅(战歌之一)
- 人变兽(战歌之二)
- 梅雪争春(纪念三一八)
- 这年头活着不易
- 庐山石工歌
- 附录 致刘勉己函
- 西伯利亚
- 西伯利亚道中忆西湖秋雪庵芦色作歌
- 在哀克刹脱教堂前(Excter)
- 一个厌世人的墓志铭(译诗)
- 在火车中一次心软(译诗)
- 图下的老江(译诗)
- 新婚与旧鬼(译诗)
- 两位太太(译诗)
- 涡堤孩新婚歌(译诗)
- 海韵
- 苏苏
- 又一次试验
- 运命的逻辑
- 新催妆曲
- 两地相思
- 罪与罚(一)
- 罪与罚(二)
第五辑醒!醒!
- 挽李幹人
- 草上的露珠儿
- 夏日田间即景(近沙士顿)
- 听槐格讷(Wagner)乐剧
- 春
- 沙士顿重游随笔
- 情死(Liebstch)
- 私语
- 小诗
- 夜
- 清风吹断春朝梦
- 你是谁呀?
- 青年杂咏
- 月夜听琴
- 人种由来
- 无儿
- 康桥西野暮色
- 悲观
- 威尼市
- 梦游埃及
- 地中海中梦埃及魂入梦
- “两尼姑”或“强修行”
- 笑解烦恼结(送幼仪)
- 北方的冬天是冬天
- 小花篮——送卫礼贤先生
- 我是个无依无伴的小孩
- 悲思
- 铁柝歌
- 幻想
- 题西湖所摄照片之后
- 花牛歌
- 八月的太阳
- 山中大雾看景
- 一个噩梦
- 转调满庭芳
- 蝶恋花
- 怨王孙
- 浣溪纱
- 减字木兰花
- 品令
- 行香子
- 永遇乐
- 渔家傲
- 庆清朝慢
- 多丽白菊
- 满庭芳残梅
- 那一点神明的火焰
- 诗句
- 给母亲
- 四行诗一首
- 海边的梦
- “拿回去吧,劳驾,先生”
- 秋阳
- 贺寿诗(五言古风)
- 为的是
- 《出其东门》白话写意
- 小诗一首
- 泰山
- 她在哪里
- 荒凉的城子
- 在车中
- 醒!醒!
- 附录
猜你喜欢的书
神魔列国志
《神魔列国志》愣严阁主 著。作者在书中使用了大量的古代的神话传说和民间的精怪故事甚至连古希腊神话都有所涉及。可以说作者的知识层面是非常广泛的而且在如此众多的素材之中作者作到了主次有序,杂而不乱,所有的的故事都围绕着一个中心在进行,那就是——一个国家的复兴道路。
诗家鼎脔
南宋诗选集。又名《鼎脔集》。二卷。不著选编者名氏,卷首有序,署曰“倦叟”。序中有“宋季”、“晚宋”字样,四库馆臣以为不类宋人口吻,疑“倦叟”为元初人。清人劳权阅《全芳备祖》“桐花类”中见引《鼎脔集》诗,查而得之,《全芳备祖》编于理宗宝祐前后,遂以为此书编于宋度宗或理宗期间。其序或写于宋亡后耶? “倦叟”当为此书编选者。上卷入选作者五十八人,下卷三十七人。其中戴复古选八首,严羽七首,刘克庄、高翥、周端臣各六首,赵师秀五首,游次公、冯去非、王炎功各四首,馀则一至三首不等。“盖取尝鼎一脔之意,故以为名”(《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入选诗人,如郑舜卿为乾道五年(1169)进士(光绪《福州府志》卷三六);章甫,乾道六年已与陆游有交往(见《入蜀记》);游次公,乾道末已入范成大桂林幕(见《范成大年谱》)皆为南宋中期人,倦叟序概以晚宋视之,盖误。入选诗人大体仕途潦倒,其诗可归于江湖派。然其中不乏佳作,如陆游尝赞郑舜卿《昭君曲》可以继张耒乐府,“能道昭君意中事”(《渭南文集》卷二七《跋郑虞任昭君曲》);叶绍翁《游园不值》为“古今传诵”(《宋诗选注》)。入选的不少诗人,“有他书别无可考,独见之此编者”(倦叟序)。乾隆《四库全书》藉天一阁藏宋刻“麻沙本”著录。有《四库全书》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春秋意林
二卷。宋刘敞撰。此书体裁类似经义、史论。所论虽为《春秋》经传,实则多寓借古喻今,针砭时事之意。故《四库提要》称此书“其间正名分、别嫌疑、大义微言灼然圣人之意者亦颇不少”。但此书艰涩难读。元吴莱《春秋意林后序》云:“刘子作《春秋权衡》,自称书成世无有能读者,至《意林》犹未脱稿,多遗阙。今观其书,或仅标经文数字,不置一词;或草草数言,文不相属,而下注‘云云’二字;或一条之下别标他目一两字,与本文迥不相关;或诘屈聱牙,猝难句读;或仅引其端而词如未毕。其为随笔札记,属稿未竟之书,显然可证。”此书于宋哲宗时被旨刊行,现存有宋刻本、元刻本、明刻本、清乾隆聚珍版本、闽覆本等。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讲义
湛山倓虚大师着,解经有解经之规矩者。正轨也。解经难于澈底。澈底矣而又能尽合正轨。此难之尤难者也。金刚经乃出世法中最彻了之经。从来解是经者。奚啻数百家。求其彻了毫无疑义。已甚难矣。今者湛山倓公晚年有最后讲义。其于金刚的旨不惟彻了无余。而又最合解是经之规矩何者。如来说经体例不一。金刚经有金刚经之体例。其规矩与他经不同也。夫出世大法。究其奥义。揭其真旨。备具于方等部中。从此真旨大明。奥义尽显。
楞严经正脉疏
大佛顶首楞严经正脉疏,十卷,科文及悬示各一卷,明真鉴撰并序跋,广丰缘起,朱俊挺跋。
大方广佛华严经(八十华严)
八十华严。凡八十卷。唐代实叉难陀译。又称新华严、唐经。收于大正藏第十册。总成七处,九会,三十九品。为六十华严之异译。兹将八十华严与六十华严之异同处,列表如左:八十华严之梵本,乃实叉难陀应武则天之请,从于阗国携入我国,自唐武则天证圣元年(695)三月,于遍空寺内始译,武后亲临译场,挥毫首题品名,至圣历二年(699)十月功毕,此即第二译。新译之八十华严比旧译之六十华严,文辞流畅,义理更周,故流通较盛。华严宗之主经即此八十华严。此外,本经之西藏译本,总成四十五品。其中,前四十四品相当于本经之前三十八品,第四十五品相当于本经第三十九入法界品。又西藏本之别译有第十一品、第三十二品等二品。上述西藏本之文句与本经出人之处不少。关于本经之注疏,有略疏刊定记十五卷(慧苑)、华严经疏三十卷(神秀)、华严经疏六十卷(澄观)、华严经纶贯一卷(复庵)、华严经纲要八十卷(德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