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莲记

作者:陈汝元
金莲记

明代传奇剧本。陈汝元撰。《曲品》著录。全剧36出。全剧36出。写苏轼与王安石、章惇政见不合,被外调杭州为刺史。轼流连山水,纳朝云为妾。御史舒亶,趋炎附势,受章惇指使,劾奏轼以诗怨谤朝延,下狱勘问。弟苏辙叩阙陈情,救兄出狱,改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朝云表姐琴操,出家为尼,云游至京师妙觉寺,恰逢章惇来庙进香,便有意嘲弄。章极为恼怒,再贬斥苏轼到荒远偏僻的儋州,并假刻朝报,传言已死。后秦观上书鸣冤,苏轼赦归,合家团聚。剧中还插入苏轼、朝云系五戒禅师和红莲转世,佛印、琴操度脱2人皈依佛门。因苏轼中状元,宋帝撤御前金莲烛,送其归院,故名。全剧关目冗繁,曲白骈俪,纯系案头之作。今存明万历间陈氏函三馆原刊本、明末汲古阁原刻初印本,《古本戏曲丛刊二集》据后者影印。

陈汝元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黄华集

黄华集

金代诗文别集。8卷。王庭筠撰。王庭筠喜爱黄华山景物,居于此地10年之久,自号“黄华山主”。据《金史》本传,他有文集40卷,但原本久佚。近人金毓黻辑录王庭筠佚文,重新编次为《黄华集》,并将其刊入《辽海丛书》之中。本集卷首有《黄华集叙目》,目录之后有金毓黻写于甲戌(1934)十月的识语。卷1为文6篇,卷2为诗(包括断句4则),卷3为词,卷4为家集(收有王遵古、王万庆的诗文8篇),卷5为记事,收录有王庭筠及其祖父、父子等亲属的传记资料,卷6为题识,卷7为杂记,卷8为年谱。书后附有亡佚诗文篇目、引用书目。本集虽为8卷,但仅卷1—3为王庭筠作品,其余5卷均为附录。本集是现在传世的王庭筠诗文及有关研究资料的汇辑,内容颇为丰富完备。卷8的王庭筠年谱是金毓黻所撰,系年精确,考辨详明,比如元好问《中州集》说王庭筠享年47岁,《金史》从之;但元好问在《王黄华墓碑》中又说享年为52岁。对此,金氏取52岁之说,并就两说作了考证。

三十六水法

三十六水法

古代道家炼丹专著。 又名《三十六水经》、《炼三十六水石法》。 一卷。相传为汉代古籍(一说西汉淮南王 刘安撰)。陈国符《道藏源流续考》认为本法乃汉代古籍。本书为中国炼丹术仅有的两本水法专论之一。将药石化为水的三十六种方法。据称是秘不示人的仙术,得此法者可作神丹而登仙。《黄帝九鼎神丹经诀·明化石序》:“臣闻凡合大丹,未有不资化石神水之力也。此水之法,虽自黄帝至于周备,则是八公三十六水之道也。……公遂哀矜,授《五灵神丹上经》及《三十六水法》与安。”

万事只求半称心

万事只求半称心

朱光潜著,每个人都有一些焦虑、遗憾、不快乐…… 这本书是一代美学大师朱光潜给予众人的理想生活指南。 他说:“这个世界之所以美满,就在于有缺陷,有希望的机会,有想象的田地。” 他说:“人生快乐倘若想完备,一定要保存一点孩子气。” 先生不仅给人美学熏陶,而且有很多耐人寻味的人生故事讲给读者。他将自己的人生美学和智慧化为文字,给经历艰难困苦的人们以心灵慰藉,从修养、学习、职业、情感等方面给读者们以指引。朱光潜先生文字优美,娓娓道来,读来宛如一个家族长者在循循善诱鼓励后辈,耐人寻味的句子比比皆是,文章典故信手拈来,让读者醍醐灌顶,受益匪浅。

圣贺野纥哩缚大威怒王立成大神验供养念诵仪轨法品

圣贺野纥哩缚大威怒王立成大神验供养念诵仪轨法品

圣贺野纥哩缚大威怒王立成大神验供养念诵仪轨法品,二卷 唐不空译,略云圣贺野纥哩缚念诵轨,尾题圣贺野纥哩缚大威怒王供养念诵仪轨。马头明王之仪轨也。

解卷论

解卷论

    陈那菩萨造
    陈西印度三藏真谛译

皇帝降诞日于麟德殿讲大方广佛华严经玄义

皇帝降诞日于麟德殿讲大方广佛华严经玄义

亦称《大周经玄义》。佛教著述。唐静居撰。一卷。唐德宗贞元八年(792)进呈,以讲此经而“上资圣寿”。此书简略介绍了“八十华严”处、会、品的结构及九会的主要内容。认为第一会是“举所信之佛”;第二会讲“能信之心”;第三会是“依信生解”;第四会是“依解起行”;第五会是“依行发愿”;第六会是“三圣位极,圣地将登”;第七会是“摄因成果”;第八会是“有无双泯,非真妄之可分”;第九会是“境智一如,岂筌蹄之所及”。见载于日本《大正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