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吼记
作者:汪廷讷
明代传奇剧本。汪廷讷撰。《曲品》著录。本事见宋人笔记《调谑篇》。写黄州人陈慥妇柳氏奇妒,陈进京访友,与苏轼携妓赏春,一年未归。柳氏派人捎信,言已为其娶妾4人。陈归见妾,乃4个丑妇。柳氏梳妆,陈打扇取悦她,反遭责骂。苏轼贬黄州,邀陈游。柳氏遣仆侦知有女陪酒,归而罚跪水池边。苏轼劝柳为陈娶妾,柳以每日赏百杖,至70岁为条件。后柳氏拉陈到县陈诉,县令戒柳氏之妒,忽县令夫人出,打骂县令以袒护柳氏,众又请土地评理,土地则偏向陈及县令,又被土地娘娘打骂。结果互相打骂,演成一场滑稽戏。苏轼赠妾与陈藏之别馆,为柳氏所知,罚其跪下顶灯,又以绳束其足,柳氏执绳一端防其逃走,陈向巫妪求救,女巫以羊代陈3日,并以陈已变羊胁迫柳氏。柳氏恐惧,遂允迎妾入宅,但又打骂怒号如狮吼。后柳氏魂游地府乃觉悟,与陈妾入道赴灵山。这是一部著名的喜剧。昆曲常演《梳妆》、《游春》、《跪池》、《三怕》四出。地方戏亦有整本《狮吼记》演出。今存明汲古阁原刊本,《古本戏曲丛刊二集》据以影印。
猜你喜欢的书
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
禅宗四祖道信(580~651)撰,原书已佚,仅由楞伽师资记道信条之记载,而知道信曾著有本书。又据同书道信条所用之资料,若推测其书曾大量摘录本书内容,则依其所述,道信于本书主张以坐禅观心为主之五种禅要,即:知心体、知心用、常觉不停、常观身空寂、守一不移等。
法相宗章疏
法相宗章疏,一卷,日本平祚录,编号二一八〇。
净土必求
净土必求,一卷,清古崑集并序,有附净宗十集。
一乘决疑论
佛教论著。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彭绍升著。一卷。是驳斥儒家排佛反佛言论,主张儒释融通之作。意在“解诸儒之惑,以究竟一乘(指华严宗教义)之旨”。所列排佛反佛儒者有程颢、陆象山、王阳明、高攀龙等。认为他们反佛乃是“以名字不同,横生异见,斗争不已”。主张“世出世间,圆融无碍”,立论多据华严宗的教义。见载于日本《卐字续藏》。
正宗心印后续联芳
全一卷。明代僧善璨编。收于卍续藏第一四八册。以福建福州府为中心,记录当代缁素之果字系、正字系僧俗约七十余人之本籍、姓氏与机缘语要。然未刊序、跋,仅于卷末附偈一首(卍续一四八·一九二下):‘祖印递递相传,有缘继联芳;嘱汝宜尊重,时当播祖光。’
末罗王经
全一卷。刘宋沮渠京声译。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本经系叙述佛陀显现神通力,移去横于末罗国中道上之大石,并为末罗王及其国中九亿人民宣说精进力、忍辱力、布施力、父母力等四力,以度化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