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道人歌曲
作者:姜夔猜你喜欢的书
宗子相集
十五卷。明宗臣撰。宗臣,字子相,扬州兴化人。嘉靖二十九年 (1550年)进士,历刑部主事、吏部文选司、福建参政。官至提学副使。著有《宗子相集》。宗臣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后七子”之一。其诗跌宕俊逸,颇能取法青莲,而意境未深,间伤浅俗。其散文《报刘一丈书》,对当日官场丑态有所揭露,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其集初刻于嘉靖三十九年 (1560年),由门人林聘中、黄中等人校刊。凡八卷。其中,诗四卷,文四卷。前有巡按福建监察御史樊献科序。是为闽本。是集乃万历年间,由林聘中、黄中等人重新编辑、校刻,凡十五卷,篇目有所增益。此本前有欧大任撰《宗子相传》,王世贞撰《子相墓志》和《宗子相祠碑》及王世懋、张养性等人祭文。《宗子相集》尚有十二卷本,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书林郑氏云竹斋、万历四十年(1612年)范济宇均按十二卷本翻刻。此外,《宗子相集》还有明天华阁刊刻的二十五卷本存世。
谢宣城集
诗文集。南朝齐谢脁(464—499)撰。五卷。脁字玄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著名诗人,与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初历竟陵王萧子良、随王萧子隆功曹、文学等职,深得赏识,为“竟陵八友”之一。后迁明帝中书郎,建武二年(495)出任宣城太守,累尚书吏部郎,为徐孝嗣构陷,狱死。少好学,以文辞清丽称著,是“永明体”新诗的主要作家。现存诗二百余首,优秀之作,多为山水诗,风格清新流丽,深受谢灵运、陶渊明影响。朓曾官宣城太守,故名。原集十二卷,至宋存十卷。南宋楼炤取其前五卷诗赋歌曲刻之,名《谢宣城诗集》,后五卷应用文屏而不取,已佚。今有影印明依宋钞本。别有明薛应旂、汪士贤刻本及张溥刻一卷本等。又有明正德间刘绍刻本,名《谢脁集》。
香畹楼忆语
笔记。清陈裴之撰。一卷。裴之字小云。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是书仿《影梅庵忆语》而作。约成于道光间,二万余字。为作者思念亡妻之作,以其妻生前所居楼名名之。记秦淮才女紫湘倾慕钱塘陈氏一门风雅,陈小云正妻汪端以体弱力主其夫纳之,紫湘乃归陈家。以其端秀静穆,善解人意,深得翁姑、汪端怜爱。后因思念父母,省亲一病不起,临殁竟未能见小云一面。小云痛不欲生,作忆语以悼之。情词凄丽。
丹溪心法
中医综合类著作。5卷。元朱震亨(1282~1358)撰。朱震亨,字彦修,人称丹溪先生、丹溪翁。义乌(今属浙江)人。金元四大家之一。认为人体“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成为“滋阴派”代表人物。师事罗知悌,得刘完素、张从正、李杲等人的理论学说。本书主要是朱氏门人整理而成,明程充校订。成书于1347年。《丹溪心法》全面地、系统地反映朱震亨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相火论”等学术思想。以内科杂病为主,兼及外、妇、儿各科病症,约一百余种。每一病症,先记朱氏原论,次述他的弟子戴元礼论述及方药。书末附有明宋濂《故丹溪先生朱公石表辞》及戴良的《丹溪翁传》。该书是一部研究内科杂病和朱氏学说的重要参考书。有明成化十七年辛丑(1481)年刻本、明成化十八年壬寅(1482)程充校刊本)、《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本。
中论文句释
中论文句释,原名「中观根本慧论文句释宝鬘论」,僧成释。僧成(1391-1474),是西藏佛教格鲁派宗喀巴的大弟子之一,是哒囧瀬喇嘛的第一世。
般若心经释义
般若心经释义,一卷,明谢观光释并序,胡孝跋,前附贤首略疏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