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华诗集
作者:陈岩陈岩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丹阳记
城镇志。南朝宋山谦之撰。一卷。丹阳,治今江苏南京。此书分建置沿革、山川、名胜古迹三门,含疆域、分野、镇市、坊里、街巷、桥梁、陵墓、碑碣等目。以地理风俗为主,记各县山川古迹尤详。 是书体例简明,为南京地区早期地方志书。宋佚。清王谟 《汉唐地理书钞》有辑本。
古本水浒传
梅氏藏本《水浒传》又称,《古本水浒传》或《古本水浒》,初由江苏常熟医生、藏书家、小说家梅寄鹤发现,被一部分研究者认为是《水浒传》的一个古老但长期被埋没的、甚至《水浒传》作者最初的版本。但是此说也被另一部分研究者认为并不属实,这一观点认为此书实为清朝或民国时所作。双方各有理据,此书成书年代和作者目前仍有争议。梅氏藏本《水浒传》共一百二十回,前七十回与金圣叹评点的贯华堂本《水浒传》基本一致,后五十回则与现存任何其他《水浒传》版本不同。在没有特别注明的情况下,一般所称“梅氏水浒”或“古本水浒传”等,即指此书后五十回部分。
中国史纲
《中国史纲》是张荫麟短暂一生留下的唯一专著,原为作者受聘编写的高中历史教材的一部分。是一种别具一格的通史读物。本书叙述了从商朝到东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全书按照朝代顺序编写,但并未均衡笔墨,而是按作者自己的标准选取各朝代重大事件作为主题,着力叙述“社会的变迁,思想的贡献和若干重大人物的性格”。全书内容丰富,不仅讲述王朝更迭、政治兴衰,也描述了文化经济的盛衰,还介绍了民俗生活,可谓包罗万象。作者笔下没有艰晦涩难懂的学术词语,也没有枯燥乏味的理论说教,而是以其通俗的文笔、飘逸的文风,将上千年历史描绘得温婉动人,使读者既享受传统历史的博大精深,又领略了文字的优美生动。
六经图
十卷。宋杨甲撰,宋毛邦翰补。杨甲字鼎卿(一说为嗣清),遂宁(今属四川省)人,乾道二年进士,有诗文传世。邦翰字号及生卒年月均不详,衢州江山(今属浙江省)人,绍兴二十七年进士,乾道初官抚州州学教授,终于转运判官。该书成于乾道中,曾勒碑昌州郡学,具体图目已不可考,经毛邦翰补后,包括《易》七十图,《书》五十五图,《诗》四十七图,《周礼》六十五图,《礼记》四十三图,《春秋》二十九图,共六经三百零九图。后在流传过程中,该书篇目、卷数甚至书名皆被后人随意增减。现存有明刻本六种。另有《五经图》六卷二种,为明刻本,实亦此书。
牧牛图颂
牧牛图颂,一卷,明普明原辑,性音续集并跋,纳信序,袾宏序,超格序,乾隆四十九年了汇刻,与前书及卍续甲十八所载三本皆不同,依善本藏外增入。《牧牛图颂》也叫《十牛图和颂》,今所传本,皆是乾隆间所刻者,陶兰泉氏石印本亦是从乾隆本出,图凡十:未牧、初调、受制、回首、驯服、无碍、任运、相忘、独照、双泯,图之下方各附普明禅师颂一篇。末另附十颂,自寻牛至入尘,惟无图,写刻俱精,虽寥寥十许页,而意境无穷。《牧牛图颂》用牧牛和这种连环画形式来譬喻修佛所谓的“调心”过程,图文并茂,配以精辟清新的禅诗,很受时人欢迎,历来坊间翻刻不辍,流传的版本亦较多,但多为单行本行世,历代大藏经中只有刻于明末清初的《嘉兴藏》中将其收入。该藏的《续藏》第57函内即有是书,题签作《普明禅师牧牛图颂》,前有“牧牛图序”,“为万历己酉如来诞日后学袜宏谨书”,此即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
摩诃止观辅行助览
摩诃止观辅行助览,四卷,宋有严注并序及注三大部后总序,日本眘徽后序,法华三大部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