炙毂子诗格

作者:王叡
炙毂子诗格

唐代诗论著作。1卷。王叡著。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著录于集部文史类。王叡为晚唐人。在晚唐、五代的各种“诗格”中,本书所出较早,且较少芜杂琐碎之病。书中内容,先“论章句所起”,举例诗以证三、四、五、六、七、八、九言诗的肇端;次标诗的体式,共列三韵、连珠、侧声、六言、三五七言、一篇血脉条贯、玄律、背律、计调、双关、模写景象含蓄、两句一意、句病、句内叠韵等14体,每体均引诗为例,并附有简短解释。本书以初学写诗者为对象,理论价值不高。有《格致丛书》等本。

王叡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四大魔头

四大魔头

阿加莎·克里斯蒂著侦探小说。本书是由一系列发表在杂志上的小故事串接而成,因此故事情节略显松散,也是波洛系列中颇为罕见的“跨国罪犯”题材。深夜,一个不速之客,立在波洛卧室的门口,从头到脚裹着尘土。那人一张瘦削的脸,对视片刻,就摇摇晃晃地倒下了。他是谁?是惊吓过度还是筋疲力尽?更重要的是,那个在纸上画了一遍又一遍的数字4是什么意思?为揭露“四魔头”的真相,波洛不惜冒着生命危险,与一帮国际阴谋集团的犯罪分子斗智斗勇……

崔亭伯集

崔亭伯集

汉代诗文别集。1卷。崔骃(字亭伯)著。原本10卷,后散佚。今传本为明代人辑,刊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计收赋、著述、笺、箴、铭、颂、议、论、杂文、诗歌等凡40篇。其赋3篇,皆小赋。而著述《达旨》则篇幅较长,颇似扬雄《解嘲》。《后汉书》本传称:崔骃“常以典籍为业,未遑仕进之事,时人或讥其太玄静,将以后名失实。骃拟扬雄《解嘲》,作《达旨》以答焉”。写得最有价值的是《博徒论》,它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当时农民的苦难形象,全文是:“博徒见农夫戴笠持耨,以芸蓼荼,面色骊黑,手足胼胝,肤如桑朴,足如熊蹄,蒲望陇亩,汗出调泥。乃谓曰:‘子触热耕耘,背上生盐,胫如烧椽,皮如领革,锥不能穿,行步狼跋,蹄戾胫酸。谓子草木,支体屈伸;谓子禽兽,形容似人。何受命之薄,禀性不纯?’”如此真实反映农民生活的作品,在当时是不多见的。《后汉书》本传称其善属文,与班固、傅毅齐名;又载崔骃向汉章帝献《四巡颂》,辞甚典美,深得章帝喜爱。章帝批评窦宪说:“公爱班固而忽崔骃,此叶公之好龙也。”此集又有《增定汉魏六朝别解》本。清人严可均《全后汉文》在明人基础上复加增辑,仅增断简残句数则而已。

抱朴子

抱朴子

东晋葛洪撰著的一部杂家著作。葛洪自号抱朴子,因以名其书。全书共七十卷,其中内篇二十卷,外篇五十卷。内篇言及“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禳(rang)邪却祸之事”,思想内容属道家,是现存体系最完整的“神仙家言”,对道教理论有一定的发展,是研究道家思想的重要资料。其中《金丹》、《黄白》、《仙药》等篇研究用矿物炼丹药,炼金银,用植物治疗疾病等,对化学和药物学的发展有一定影响。外篇详谈人间得失,世事臧否,思想倾向属儒家,对当时官场内幕、贵族的残暴以及社会的伪善等揭露颇多,是研究当时社会思想史的重要资料。因本书基本上以道家思想为主,故道家将其奉为经典,并收入《道藏》“太清部”。本书内、外两篇,原本各自分别刊行,后《道藏》虽将两篇兼收,但却于二者之间插入《抱朴子别旨》一篇,故仍未合为一部。明代刻印本书时因不明此理,将其分为三种,总名为《抱朴子》。本书现有《道藏》和《四部丛刊》本。参考书有清俞樾《读抱朴子》、孙诒(yi)让《抱朴子校注》。

前汉通俗演义

前汉通俗演义

《中国历朝通俗演义》系列之一, 蔡东藩著,《前汉通俗演义》共选取了一百个著名的历史故事,如同与一百个重大的历史事件。作者秉持“以正史为经,务求确凿;以轶闻为纬,不尚虚诬”的原则,注重真实,陆的同时,以演义体小说的笔法使得历史具有强烈的故事性,真实地再现了秦、西汉两朝波澜壮阔的历史,描摹了一段段英雄与时势的壮阔史诗。

环溪惟一禅师语录

环溪惟一禅师语录

环溪惟一禅师语录,二卷,宋惟一说,觉此编,章鑑序,普明跋,觉性跋,附行状。南岳下第二十世,嗣无准范。又名《环溪和尚语录》。卷上收住瑞岩、惠力、宝峰、崇恩、资圣、报恩光孝、兴国、崇圣、天童景德等九寺的上堂语。卷下收小参、拈古、颂古、普说、法语、赞、偈颂、题跋、小佛事等。卷末附行状。收入《续藏经》第一辑第二编第二十七套。

圆觉经佚文

圆觉经佚文

日本松本文三郎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