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雅词[四库本]
作者:曾慥![乐府雅词[四库本]](/d/file/books/4fb589302728c5300fbc7349140bc890.jpg)
词选。宋曾慥辑。慥,字端伯,号至游子,泉州(今属福建)人。钦宗靖康二年(1127),为仓部郎官。建炎间,曾任江西转运判官。绍兴九年(1139),以右朝散大夫行户部员外郎,总领应办湖北京西路宣抚使司大军钱粮。十年,为太府少卿,总领湖广江西财赋。次年,升太府卿,旋落职提举洪州玉隆观。十四年(1144),起知虔州。十八年(1148),移知荆南府。历知夔州、庐州。二十五年正月(1155)卒。曾慥博学多闻,编撰有《百家诗选》、《类说》、《高斋漫录》、《集仙传》、《至游子》、《道枢》、《真诰篇》等。事迹散见于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有关各卷。《乐府雅词》前有曾氏自序,谓该书成于绍兴十六年丙寅(1146):“余所藏名公长短句,裒合成篇,或后或先,非有诠次,多是一家,难分优劣,涉谐谑则去之,名曰《乐府雅词》。九重传出,以冠于篇首;诸公转踏次之”。是书分三卷,《拾遗》二卷,所收多为北宋及南渡名家词作。正集三卷大体按时间顺序录欧阳修、王安石、张子野等34家词人词作723首;拾遗二卷收词171首。曾氏选词以“雅”为尚,“涉谐谑则去之”,故于欧阳修“艳词”及以鄙俚著称的柳永、黄庭坚、曹组等人词作皆摒弃不录。卷首收有无名氏《调笑》一套8首、郑仅《调笑》一套12首、晁补之《调笑》一套9首、
猜你喜欢的书
皮埃尔·格拉苏
《皮埃尔·格拉苏》最初的构思是两个短篇:《艺术家》和《女婿》。一八三九年八月在写作过程中,作者将两篇融合在一起,篇名是《艺术家》。同年十二月,本篇在《巴别塔》文集(当时名作家的作品合集。)第二集中发表,篇名定为《皮埃尔·格拉苏》。一八四〇年苏弗兰书屋出版《比哀兰特》时,附加了《皮埃尔·格拉苏》。一八四四年九月编入菲讷版《人间喜剧》第十一卷,列为“巴黎生活场景”。本篇描写一个不入流的画家,终于以其平庸而受到宫廷和资产者的赏识,获得了勋章,成为一个富翁的女婿,有了稳定的财源和相当的社会地位。此人尽管在艺术上毫无建树,受到艺术家们的取笑,却被中产阶级视为当今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而且总有一天会进入法兰西学院。相反,一些刻意创新的天才画家却往往不为人所理解,得不到应有的评价。
道德真经藏室纂微手钞
道德真经藏室纂微手钞。元薛致玄撰。二卷(上卷原缺)。陈景元《 道德真经藏室慕微篇》广引古籍,是妙则示其引文出处,着出篇名,略疏其义。底本出处:《正统道藏》 洞神部玉诀类。
仙乐集
道教书。附词一卷。金刘处玄撰。五卷。包括诗词歌颂五百多首。皆宣扬全真教旨。祖述老庄清静无为, 以慈、俭、不争为宝。借轮回因果,劝人除私去欲,戒恶劝善。收入《道藏》第785册。明正统本《道藏·太平部》有刘处玄《仙乐集》五卷,第四卷载词六十四首。《全金元词》据以入录,并从谭处端《水云集》补一首,共六十五首。
雪矶丛稿
宋诗别集。5卷。乐雷发著。《四库全书总目》说乐雷发“诗旧列江湖集中,而风骨颇遒,调亦浏亮,实无猥杂粗俚之弊,视江湖一派迥殊”。其近体诗尚有江湖派的气韵,如《秋日行村路》:“儿童篱落带斜阳,豆荚姜牙社肉香。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蛉伴绿螳螂。”有部分诗篇抒发爱国主义精神,最为出色,代表作为《乌乌歌》。全诗以感慨在国家危急之际书生难以挽狂澜于既倒为主题,提出“深衣大带讲唐虞,不如长缨系单于;吮毫搦管赋《子虚》,不如快鞭跃的卢”的愿望,表现出了投笔从戎的雄心壮志。今有萧艾注本,1986年岳麓书社出版。
孔子集语
三卷。南宋薛据(生卒年不详)编。薛据字叔容,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官至浙东常平提举。林德旸《霁山集·二薛先生文集序》称“薛氏世学盖三百年,玉成公学于慈湖杨敬仲,刊华据实,犹程门绪余,以弓冶授其子叔容。叔容志宏力毅,念圣远言湮,为《孔子集语》二十卷。”今本却分为二十篇,仅有三卷。盖旧时以一篇为一卷,后人给予合并,是成三卷,非有所佚。二十篇分别为《易者》、《子贡》、《孔子御》、《持盈》、《子观》、《公父文伯》、《六艺》、《依贤》、《漆雕氏》、《楚昭王》、《子出卫》、《颜叔子》、《齐侯问》、《文王》、《齐桓公》、《公索氏》、《子夏问》、《楚伐陈》、《孔子先》、《曾子》等。此书采录书籍达三十余种,《凡例》谓《曾子》、《大戴礼》、《孔丛子》、《孔子家语》四全书及《左氏》、《庄子》、《荀子》、《列子》概不采及,惟见于其他古书者采录。然而《孔子世家》列在正史,不僻于《孔丛子》、《孔子家语》;且称不录《大戴礼》,而《颜叔子》中又引其一条,亦自乱体例。至于引《说文》:黍可为酒,禾入水也,一贯三为王,推一合十为士等语,并数条为一条,义不相贯,尤为失伦。他若《韩非子》中的《说林下》、《内储说上》、《内储说下》、《外储说左上》、《外储说右下》、《难一》、《难三》诸篇,可以采录者达二十余条,而书中所引者仅三条;如《淮南子》中的《主术训》、《缪称训》、《齐俗训》、《应训》、《人间训》、《泰俗训》诸篇,可采取者不下十余条,而书中所采录仅三条。其他挂漏,可以概知。文字舛错,亦所不免。然所录尚多秦、汉古书,残篇断句,或可借此书以仅存,具有一定的资料价值。有明代钟人杰刊本,《唐宋丛书》本,乾隆二年(1737)衍圣公孔广启刊本,《四库全书》本,《子书百种》本,以范钦天一阁本为佳。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
一百卷,弥勒菩萨说,唐三藏沙门玄奘奉诏译,韩清净科记。 韩清净,原名克宗。直隶(今河北)河间 人。光绪举人。早年研读瑜珈唯识著作不解其义,发愿从事 佛学研究。长期在房山云居寺专治法相之学。1927年创立三 时学会。著有《唯识三十颂诠句》、《唯识论述记讲义》、 《佛法略谈》等。清净毕生致力于法相唯识的研究。他主张:研究佛典,必先研究法相唯识,而《瑜伽师地论》和《摄大乘论》更是必读的两大论典。他晚年致力于《瑜伽师地论》的校订工作,撰成《瑜伽师地论科句》四十万言,又融会本论前后文义,综考所有关于此论之疏释,撰成《瑜伽师地论披寻记》七十万言。后来又将二者合编为《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汇编》,这部百余万言的巨著,可说是清净毕生精力之所注。遗憾的是,此书尚未出版,而清净于一九四九年在北京逝世,享年六十六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