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慥

曾慥
  • 姓名:曾慥
  • 别名:字端伯
  • 性别: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晋江(福建泉州)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1155年
  • 民族族群:

曾慥(?—1155年)宋代文学家、学者。字端伯,自号至游居士。晋江(福建泉州)人。曾公亮四世孙。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为仓部郎官。高宗绍兴九年(1139),总领应办湖北京西路宣抚使司大军钱粮。十年(1140),为太府少卿,总领湖广江西财赋。绍兴十一年(1141),由太府少卿进为太府卿,又曾为秘阁修撰。曾慥为吴幵之婿。当初,吴幵在翰林院,当时秦桧为小官,吴幵曾经上章推荐他。后来秦桧做了宰相,于绍兴十八年十二月,擢曾慥知虔州、知荆南,绍兴二十年罢任。此间曾上章自讼不受张邦昌伪命。绍兴二十三年九月,又知庐州,次年六月罢。绍兴二十五(1155)卒。


曾慥诗文词章,在当时虽较著名,但传世之作很少。今就《宋诗纪事》、《全宋词》等书所收观之,几乎没有什么佳篇。但他学问渊博,著述丰富。诗词方面有《百家诗选》20卷,选录寇准至僧琏等200余人的诗篇,或因诗以存人,或因人以存诗,博采旁搜,拔尤取颖,兴微而托远,详博而富赡,今虽不传,但诸书所引,略可见一斑。又有《乐府雅词》3卷,选录宋代词人34家,“凡涉谐谑,则去之”,故称“雅词”(《乐府雅词自序》),是研究唐宋歌舞曲的重要资料。又有《高斋诗话》,评述诗歌颇多精到之处,郭绍虞辑入《宋诗话辑佚》中。稗官小说方面有《百家类说》(简称《类说》)60卷,集古今小说260余种,选录而成,范围颇为广泛。又有《高斋漫录》2卷,上自朝廷典章,下及士大夫事迹,以至文评诗话,诙谐嘲笑之类,随所见闻,都予记录。此书早佚,清人从《永乐大典》中辑出1卷。还著有《道枢》20卷、《集仙传》12卷、《至游子》2卷、《真诰篇》1卷等等,大多为传世之作。

猜你喜欢的书

人间有味是清欢

人间有味是清欢

梁实秋的散文清新隽永,篇幅虽不长,却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其散文集《雅舍小品》更是在中国大陆倍受推崇。在他所写的诸多作品中,他用风趣幽默的笔法将生活中息息相关的事物,如下棋、散步、理发等日常琐事娓娓道来,撰写了一篇又一篇的精彩短文,《人间有味是清欢》按照生活感悟、人生闲情、怀人忆旧等主题精选了他的作品,让青年读者在阅读中体会大师的智慧与胸怀。

社会哲学概论

社会哲学概论

中国瞿秋白(1899~1935)的哲学代表作之一。发表于1924年上海社会科学学会编辑的《社会科学讲义》第1~4集上。该书侧重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提出“我与非我的关系,认识与实质以及灵魂与自然的关系,……直到如今,这个问题还是哲学中根本问题”。区分了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的区别,认为二者都是荒谬的。强调辩证唯物主义是唯一正确的世界观,指出物质决定意识,物质变动意识也随之变动。该书还论述了必然与自由的关系,指出人类脱离必然的束缚而达到自由的王国,正在于人逐渐认识到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的因果联系,认为自由并不是想象中的放纵自流,而乃是认识规律,运用规律达到人的目的。该书初步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思想,指出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处在运动变化的过程中,矛盾是一切事物的根本的属性,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还论述了事物的质量互变的规律和否定之否定的规律。总之,该书对于当时广大的知识分子和青年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开拓性和奠基的意义。

备倭记

备倭记

明代卜大同撰。全书共2卷。上卷分制置、方画、将领、士卒、烽堠、险要、战舸、边储8篇;下卷分奏牍、策议2篇。作者卜大同,字吉夫,秀水(今嘉兴)人。嘉靖十七年(1538年)进士,曾任湖广按察司佥事、布政司参议、福建巡海副使。此书即其在福建任事讲求备倭之术而作。

重阳全真集

重阳全真集

一作《全真前后集》或《全真前后韬光集》。道教文集。十三卷。宋王重阳撰。成书于金大定二十八年 (1188年)。据大定二十八年(1188)范怿序:重阳逝世后,由门人收集遗文诗词约千余篇辑成,内容主要是“诱人还醇返朴,静息虚凝,养互初之灵物,见真如之妙性,识本来之面目,使复之于真,常归之于妙道”。在修炼方法上,力破金石符箓之法。一至八卷分别按七言律诗、五言律诗、五绝、七绝、词等编辑,卷九为歌词诗、卷十为诗,卷十一至十三为词。内容多为题詠、述怀感事、赠答应酬之作,以诗词言志并宣传道教思想,成为以后全真道的一大特色。为研究全真道创教人王重阳生平思想的重要文献。收入《正统道藏》太平部。

问辨录

问辨录

十卷,明高拱著。批评程朱理学思想的专著。此书取《四书章句集注》疑义,逐条辨驳。其说不免有有意推求之处,但又确有所见,足以备参考而广见闻的地方。《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郑汝谐《论语原意》,颇与朱子异同,而朱子于汝谐之说反有所取。朱子作《周易本义》,与《程传》亦有异同。世未尝以是病朱子。卷一关于《大学》,卷二关于《中庸》,卷三至卷八关于《论语》,卷九至卷十关于《孟子》。书中多方面批评朱熹。反对朱熹“理属精纯,气或偏驳”的理气为二论,指出“气具夫理,气即是理;理具于气,理即是气,原非二物,不可以分也”(卷八)。对朱熹的“性即理”说,“未敢以为然也”。在他看来,“理者,脉络微密、条派分明之谓。

人间佛陀

人间佛陀

于淩波居士著,三个世界性的宗教,是佛教、基督教、回教。基督教是耶稣基督于西元一世纪初所创立的,它的历史迄今不足两千年。回教是穆罕默德于西元七世纪初所创立的,迄今历史约一千三百年;而佛教,是释迦牟尼佛陀于西元前五百多年的时候所创立的,迄今已有两千五百年以上的历史——正确的说,佛陀涅槃于西元前四八六年,他世寿八十岁,则出生于西元前五六五年。佛陀二十九岁出家,三十五岁成道,第二年就有了原始的僧伽——最早的僧团。也可以说,佛教于此时已经诞生了,所以佛教已有两千五百年以上的历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