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选
作者:胡云翼
词总集。胡云翼编著。卷首有选注者前言,论及宋词之源流及选注之宗旨、体例。据选注者称,该书据思想性与艺术性统一的原则评选作品,将以苏东坡、辛弃疾为首之豪放派作骨干,重点选录南宋爱国词人之优秀作品,兼顾其他风格流派之代表作,以展示宋词丰富多采之全貌。对作品原文不作繁琐校勘,所录不主一家,择善而从,重要异文则在注释中注明。注释力求完备,着重词句串讲,有歧说者则两存之。该书共选录两宋词人七十五家(含无名氏五家),选词二百九十余首,编排则以时间为序,首录王禹偁,终于张炎,词人名下各附小传,注释浅显通俗,另有作品简要评析,间或选录有关词话,为建国后较流行之宋词选注本。但对宋词之历史发展、风格流派、作家作品评价有失之偏颇处,如称苏、辛等豪放词为宋词主流,称周邦彦、姜夔等作家之词为“逃避现实、偏重格律的逆流”等等。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1982年重印。
猜你喜欢的书
迪化县乡土志
佚名修纂。清末推行新政,设编书局,饬各地采辑乡土志以为小学课本,遂成是志。不分卷,列15目,约8000余字,记事至光绪三十三年(1907)。凡历史沿革、民族户口、山川道路、物产商务悉备之。尤其是对光绪初年清军歼灭入侵者阿古柏匪徒、收复该地情况叙述甚详
随园诗话
中国古代诗歌理论和诗歌美学著作。清人袁枚(1716—1798)撰。十六卷,补遗十卷。枚有《小仓山房文集》已著录。初刊于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内容多记当时诗歌创作的趣闻、轶事,间有对古今诗人和诗作的议论品评。其核心在于阐发作者的诗歌理论——“性灵”说,批评沈德潜的“格调”论、翁方纲的“肌理”说,评论王士祯的“神韵”说。袁枚倡导性灵说,主张本乎性情,注重灵机。袁枚认为,“诗之为道,标举性灵,发舒怀抱”,他说:“自三百篇至今日,凡诗之传者,都是性灵,不关堆垛。”他强调:“诗者,由情生者也,有必不可解之情,而后有必不可朽之诗”;“诗写性情,唯吾所适”;“诗,以言我之情也”。本书是继《原诗》之后的清代最重要的诗话著作。
春秋左传属事
二十卷。傅逊(生卒年不详)撰。傅逊字士凯,太仓(今属江苏省)人,明代经学家。少从师于文学家归有光,科举失意,晚年以岁贡授建昌训导。傅氏着述,除此外,还有《左传注解辨误》。此书之作,发端于其友王执礼,而由傅逊续成。其体例则仿袁枢纪事本末体,改编年为属事,分国纪事。有周、伯、鲁、晋、齐、宋、卫、郑、秦、楚、吴楚、楚吴、越诸国,目下又有子目。如周之下子目有:“桓王伐郑”、“子克、子颓、子带之乱”、“王臣之争”、“定灵昏齐”、“刘康公败茅戎”、“景王让晋”、“王臣丧亡”、“子朝之乱”、“王朝交鲁”九条。子目之内容则按年编次《左传》之纪事。每年后多有评议,兼发义理与训诂,于杜注每多商榷。如其《凡例》称,“杜于晋朝元皇后丧,议太子应既葬除服,故凡传中丧制皆曲为强解以信其说。先儒谓其巧饰经传以附人情,今注中悉为厘正,”傅氏尚撰有《左传注解辨误》,专门驳正杜预注解,然大抵臆说者多,其中有价值之部分,则被顾炎武收入其《左传杜解补正》一书入中。此书成于万历十三年(1585),现存万历十三年日殖斋自刻、十七年重修本。
般若心经贯义
般若心经贯义,一卷,附大般若经受持功德,明弘赞述,嘉附前目。
诸经要集
凡二十卷。又称善恶业报论。唐代显庆四年(659)道世着。收于大正藏第五十四册。对本书之撰者,自古有二说:一说道世,一说为道宣。本书系根据大小乘诸经律论,取其中各种佛教要目(关于善恶业报者尤多),集录要义,加以分类 辑而成。全书二十卷分为三十部一百八十五项。本书盖为便利于检寻一切经而作,具有佛教百科辞典之性质。后来之法苑珠林则系扩大本书范围而成。
长爪梵志请问经
一卷,唐义净译。有一长爪梵志来问佛三十二相之业因,佛一一答之。彼信乐而受八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