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木轩四书说
作者:焦袁熹
清焦袁熹撰。共九卷。其中《大学》《中庸》一卷,《论语》六卷,《孟子》二卷。系作者读四书的随录笔记。《凡例》言: 该书的十分之六是焦袁熹手定,十分之四,由其子以敬、以恕等掇拾残稿补缀而成。作者先有《此木轩经说》之作,因此该书内容与《经说》偶有重复。自明以来,讲四书者多为时文而设,该书则独能深求于学问,疏理较简明,引据亦较准确。大旨以程朱是奉。推崇孔子,在《孟子以予观于夫子》一节中认为:“尧舜可一时而二,孔子不可一时而二也,所谓贤于尧舜远者,即此可以观之矣。”孔子不特春秋之世不容有二而已,从是已后,更数千岁,六经、四子书苟未澌灭,亦不得生如孔子其人,盍犹一刹不容有二佛也。”书中尚有强解古义之处。有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刊本、乾隆九年(1744年)刊本、书三味斋丛书本等。
章节列表
升序↑焦袁熹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养生类纂
一名《杂纂诸家养生至宝》,宋代周守忠辑,二卷。书成于宁宗嘉定十三年 (1220年)。首为《总叙部》,次为天文、地理、人事、毛兽、鳞介、米谷、果实、菜蔬、草木、服饵等十部。全书征引历代养生学典籍一百三十余种,是对南宋以前养生学成就的一次系统整理,资料丰富,切合实用,分门别类,便于检索。书中强调保精、调气、养神是长寿的根本。认为“精者神之本,气者神之主”,故须“因气养精,因精养神”,“养其精气神,则性命长生矣。”同时对天文、地理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对生活中一些琐碎细节,如涕唾、便溺、愁泣、歌舞、睡眠、叩齿、交合等方面的摄养方法,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有明万历二十年 (1592年) 虎林 胡氏文会堂校梓 《寿养丛书》 本等。周守忠 (或作“中”),字松庵。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博古通今,儒雅风流,兼通医理,并谙养生。编撰除本书外,尚有《养生月览》、《历代名医蒙术》、《姝联》(又名《姬侍类偶》) 等。
太上洞玄灵宝四方大愿经
天尊劝人发四方大愿,获求福去灾、超度成仙等种种功德,并述祝中食、布施、斋饭、解厨诸法。
明真破妄章颂
题“虚靖张真君著”。虚靖即第三十代天师北宋张继先。“玄”字不避讳,疑为元人依托。七言绝句43首。述雷法。以心为玄关,述先天祖炁和真阴阳,批评其它雷法皆为妄。
清静经
全称为《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简称《清静经》或《常清静经》。道教经典,涉养生与持诵。一卷。撰者不详。约成书于中唐以前。关于该书作者,据经文起句为“老君曰”,系托称太上老君所说、传。葛玄赞说:此经是东华帝君所授,皆口口相传,不记文字,传至他才书而录之,因以传世。所以后来道教中都相信是晋葛玄所传,或谓葛玄所撰。但宋代学者黄震在论《阴符》文中指出,“后世有伪为道书者曰《清静经》。”认为它不属早期道书,乃后世伪作。
高级佛学教本
高级佛学教本,三十六课,方伦居士著。
大庄严经论
亦称《大庄严论经》、《大庄严论》、《大庄严经》等。佛教论典。古印度马鸣造,后秦鸠摩罗什译。十五卷。由九十一章组成,内容包括佛本生故事、寓言故事、史传故事、譬喻、因缘谈等等,主题是关于佛教的种种宗教实践问题,诸如佛塔崇拜、持戒、布施、闻法求道、忍辱精进、少欲知足、禅定见谛、供养尊长等各个方面。是研究公元前后佛教教团生活及修行实践的重要材料。本论为历代大藏经所收,敦煌遗书亦有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