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书译注

作者:黄石公
素书译注

又名《黄石公素书》,旧题黄石公著,宋张商英注。后人经考证,认为此书乃张商英所伪撰。全书一卷六篇,篇目及内容是:《原始章第一》,论述有志于天下者首先要取得统治天下权力的政治主张及思想体系,“道不可以无始”;《正道章第二》,论述任人用人都要用人中之俊,人中之豪,人中之杰,“道不可以非正”;《求人之志章第三》,论述了帝王、将相和谋臣的安身立命都应吸取前人经验和教训,“志不以妄求”;《本德宗道章第四》,基本内容为15术,是对为政于天下的帝王、将相、谋臣的针砭之术。所谓本德宗道,最根本的要取得统治天下的权力以及治理天下的政道,“本、宗不可以离道德。”《道义章第五》,基本内容为48宜,其涵义是应临机制敌、临敌应变,而且在当时要符合一定思想标准,这样才能昭信义于天下。《安礼章第六》,主要讲53条事理与自然之理,有理就有礼,有礼就更有理,“理”指治理国家、军队的事理与自然之理的“治理”。全书围绕“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展开论述,主张“潜居抱道,以待其时”。此书十分重视谋略的制定,指出:“长莫于博谋”、“阴谋外泄者败”、“患在不预定谋”。此书是一本针砭封建王朝的统治术、用人术、理财术的著作,虽可能系张商英所伪撰,但其中不乏可借鉴之处。

黄石公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志贺寺上人之恋

志贺寺上人之恋

三岛由纪夫的短篇小说,写于1954年(29岁时)。它是一个极端境况下的爱情故事。被裹入情欲的圆环的双方分别是:形容枯槁的老和尚(志贺寺上人)、陪着天皇睡觉的女人(御息所)。志贺寺上人(古代日本尊称和尚为“上人”)修习净土法门,今生今世的所作所为别无他求,只为往生“极乐世界”。他的修为很高。在其心底,所谓的“现实”就像一张静止不动的图画。但老僧无法真正入定。御息所(本意为“天皇歇息处”,代指天皇的侍妾)的出现搅扰了他。御息所来志贺赏花,掀动车帘的一霎,也掀动了老僧的眼睛和心灵——在精神与肉体相交的那种根源上,上人感到了震动,余波激荡,回旋不去,构成闭环……有了爱情,上人的修为就有崩坏的风险了。老僧要如何做?徒具精神的他,将用神思意念去应对和转化这场衰年的痴迷。

金火山

金火山

《金火山》(Le Volcan d’or)是法国著名作家儒勒·凡尔纳的作品,写于1899~1900年;在儒勒·凡尔纳死后,该作品被米歇尔·凡尔纳改写后于1906年发表。而儒勒·凡尔纳的原稿一直到1989年才出版。蒙特利尔的两兄弟萨梅·斯吉姆和本·拉德尔从死去的舅舅那儿得到了一份遗产——一块在克朗代克的采金地,并得知有一家公司欲购买这块采金地。可当他们到达克朗代克首府道森城才得知,由于边境问题,采金地的交易还没有结果。于是,本决定先在采金地上进行开采。可正当开采卓有成效时,一场地震使他们失去了采金地和到手的黄金。在一次打猎中,萨梅救起了一个采金人。在这个采金人即将死去时,他将一份遗产——一座位于北冰洋岸边的金火山留给了母亲和本。为了金火山那唾手可得的黄金,两兄弟和采金地工头、在去道森城路上认识的向导、领航以及15名加拿大人一起上路了。当他们到达金火山时,却发现金火山一直冒着烟,却迟迟不喷发。于是本决定开一条通道把水引入金火山,诱使其喷发。

素书注释汇编

素书注释汇编

爱读中国历史的人,一开始都会被帝王将相们的文韬武略所吸引。台前幕后的经国大计,莽原沙场的刀光剑影,舞榭歌台的杯盘交错,孤城远镇的阴谋策划,英雄末路,美人迟暮,壮士悲歌,忠臣饮恨......无不让人或击节嘘唏,或扼腕长叹。然而,看得多了,慢慢就会发觉浩翰的史籍应该记载却有意无意遗漏忽略的人事委实不少。

温热论

温热论

温病著作。一卷,清·叶天士述,相传系叶氏门人顾景文记录整理而成。传本不一,其一传于叶氏门人华岫云,王孟英《温热经纬》中《外感温热篇》的原文即据于此;又本见于唐大烈《吴医汇讲》卷一,名为《温症论治》,内容与华氏本大同小异,次序略有不同,章虚谷注本即本于此,名为《叶天士温热论》,收入《医门棒喝》中。本书记录了叶氏对温热病论述的精华部分,重点分析了温邪的传变规律,温热病的病理、诊法和治法,创立了卫、气、营、血的辨证体系,对临床有现实指导意义。

有志者

有志者

短篇小说。作于1935年5月12日,最初发表于同年6月《中学生》56号,署名茅盾。先后收入上海生活书店1936年出版的《泡沫》,开明书店1938年出版的七作家集《有志者》,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出版的《茅盾文集》第8卷,该社1980年出版的《茅盾短篇小说集》及1985年出版的《茅盾全集》第9集。它讲述一个中学教师的幻想是写出一部惊人的伟大作品来,但他脑中空空,于是怪房子小,妻子、儿子干扰。他独自搬到庙中还是写不出来时,又怪和尚不早早喊他; 怪没有咖啡催促灵感; 怪蚊子叮他; 怪肚子要饿; 怪老鼠偷吃他的点心,……总之,钱用光了,暑假过完了,他什么也没写出来。作者用揶揄的笔法,嘲讽了这位脱离生活的空立“志”者。该篇与《尚未成功》、《无题》构成“城市三部曲” 。茅盾说: “这是三篇故事、人物有连续性的小说,写一个脱离生活的空头文学家的创作苦恼,当然也是讽刺那两年大批冒出来的各种自封的‘作家’们的。”

傅子[标点本]

傅子[标点本]

汉魏时北地泥阳(今甘肃宁县)人傅玄著。《晋书》记载,《傅子》有内外中篇、四部六录140篇,数十万言。至宋已亡佚117篇,仅有23篇。清人严可均从有关典籍中辑录部分傅玄文, 并将 《傅子》扩为2卷; 后严民又从诸典籍中辑录傅文数百条, 编成 《傅子补遗》2卷, 与前2卷并行於世。《傅子》历来受到学者和政界的重视。与傅玄同时代、声望很高的司空王沈读了 《傅子》内篇说: “省足下所著书,言富理齐,经论政体,存重儒教,足以塞杨、墨之流盾,齐孙、孟之往代。每开卷,未尝不叹息也:‘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乃今不及’。信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对《傅子》一书予以较高评价:“……独玄此书,所论皆关切治道,阐启儒风。精意名言,往往而在。以观《论衡》、《昌言》,皆当逊之。”唐魏征等撰集的《群书治要》,选录于《傅子》的达24篇。《傅子》的哲学思想,继承了汉晋王充、王符等人的“元气”说,具有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因素。政治上, 则主张 “仁政”、“廉吏”和运用好 “赏”、“罚”二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