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公羊经传解诂
作者:何休
东汉何休撰。《隋书·经籍志》作11卷,《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皆作13卷,《宋史·艺文志》作12卷。今通行本28卷,有《重刊宋本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排印本、《四库全书》、《四部备要》本等。另有11卷和12卷本,分别收入《四部丛刊》、《十三经古注》等。闭门著述17年始成,文字简明,力正“讲诵师言至于百万,犹有不解”之弊。是较好的《公羊传》注本。以弘扬《春秋·公羊传》“微言大义”为主要内容。根据《春秋》作者孔子的所传闻、所闻、所见之不同,提出“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之三世说,认为从据乱到小治和大治是历史演化的趋势,以论证“汉当继大乱之后”。注文严分今古文经学家法,不引古文《周礼》文字。时杂《春秋纬演孔图》等纬书释解传文,神化《春秋》,声称鲁国端门之血书,其血化为赤鸟,其书化为《白书》(即《春秋》),是天命孔子传子夏授予汉代的“拨乱之法”。清皮钖瑞批评说:“赤鸟端门,事近荒唐,词亦鄙俚,《公羊传》并无明说,何休不应戴入《解诂》。”(《经学历史》四《经学极盛时代》)
章节列表
升序↑何休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罗马星经
本书是一部以诗体创作的天文学著作,成书于公元2—14年间,是西方第一部系统阐述天文学理论的著作,比托勒密早了近100年。本稿共五卷,内容系统、丰富。第一卷介绍了宇宙的起源及其构造,列举了各种星座,介绍了地球上的南北极圈、赤道等概念。第二卷系统介绍古罗马的天文学理论,即十二星座的分类和宫位系统。第三四卷主要介绍星座间的相互影响,以及对地球的影响。第五卷主要是关于行星的理论。本书对我们了解古罗马人对于宇宙的认识、研究天文学发展史是重要的文献,同时,本书以诗体写成,也有一定的文学价值。
滇略
云南地方志。明谢肇淛撰。十卷。肇淛字在杭,长乐(今属福建)人。万历进士,官工部郎中、云南右参政。著有《北河纪略》、 《长溪琐语》等书。谢氏官滇时,以万历《云南通志》为主,广搜史志文献,删繁剪陋,增以新事,纂为是编。成书约在天启元年(1621),九万余字。分版略、胜略、产略、俗略、绩略、献略、事略、文略、夷略、杂略十门。内容大多取材于明代所修云南方志,而以万历《云南通志》为主,增以新事。
易数钩隐图
经学注释。宋刘牧著。三卷。曾经注《周易》十一卷,今已佚。只有此书三卷及《遗论九事》一卷尚存。取“河图”、“洛书”参以道教思想。采摭天地奇偶之数,自太极生两仪以下,至于复卦,共五十五位,点之成图,图下阐释其义,是宋儒易学讲述“象”“数”较早的著作。《宋史·艺文志》载刘牧有《新注周易》十一卷,图一卷。晁公武《读书志》则作图三卷,《新注周易》不存。今存唯《易数钩隐图》三卷,附遗论九事一卷。刘牧之学出于种放,种放又出于陈抟,与邵雍之学同源,但刘牧早于邵雍倡言图书之学。其说与后来邵雍不同,以九为河图,以十为洛书。当时,黄黎献曾作《略例隐诀》、吴秘作《通神》、程大昌作《易原》,发明刘牧之学。
学诗浅说
《学诗浅说》是一本关于如何学习旧体诗词的普及读物。由于著者对古典文学有极深的造诣和识见,对一部诗史了然于胸,本人又擅诗词,故无论谈诗的结构与形式、鉴赏与诵读,还是谈诗的发展与流派、写作途径与方法,都显得游刃有余,可谓既循循善诱,平易亲切,又要语不繁,切中肯綮,令人读后有豁然开朗之感。
三国遗事
朝鲜现存重要古籍之一。高丽忠烈王时代的名僧一然所著的历史书。5卷2册,印刷版。记述新罗、高句丽、百济三国及古朝鲜的遗事。全书首先记新罗、高句丽、百济三国的年表,然后分五卷。1—2卷纪异,3卷兴法,4卷义解,5卷神呪、感通、避隐、孝善。除王历外,其余八个部分内含一百三十八个小节。成书年代不详,据推约作于1281年前后。
出家功德经
全一卷。东晋时所译,然译者佚名。收于大正藏第十六册。佛陀欲令阿难度化鞞罗羡那王子出家,乃令阿难为之解说出家之功德,谓出家乃胜于布施等一切功德,诸功德中以此为最上。初时,佛闻鞞罗羡那王子之音乐,记彼七日当命终,遂使阿难劝其一日一夜出家。以此出家功德,命终后生于天上,二十劫间不堕三涂,常生天上、人间,最后得辟支佛果。阿难又问助人出家之福与障人出家之罪,佛具答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