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飨礼
作者:诸锦诸锦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太上三天正法经
原名《除六天之文三天正法经》。早期上清派经典之一,约出于东晋。《真诰》卷五称:「道有除六天之文三天正法」;《上清大洞真经目》着录「上清除六天文三天正法一卷」,皆指此书。原书一卷,今《正统道藏》本分作两种道书。一本题作《太上三天正法经》,收入正一部满字号;一本题作《上清大洞九微八道大经妙箓》,收入正一部坟字号。据《无上秘要》引文,两本原当为一书。《太上三天正法经》为原书前半篇,乃太上大道君授,小有天王撰集,主要论述「三天正法」之渊源及盟授仪法。内称太虚混沌分为九炁,凝成九天,有元始天王及九天真王等诸天高圣生于九炁之中。最初由玄元始三炁化生三天(清微天、禹余天、大赤天)、并有上中下三真分治于三天。至黄帝时结土生民,始兴「六天之治」。其后因三道盈亏,六天气勃,九天真王乃授太上大道君「众书真箓」,为三天正法,以制伏六天邪气,除恶救善。经文详述太上大道君传授「三天正法除六天之文」,以及施用真文法箓之要诀,盟受仪法、信物等事。本篇叙事至此,未收真文符箓。 《上清大洞九微八道大经妙箓》为原书后半篇,亦乃小有天王撰集。内载《太上众真箓》、《总带众真策》、《三天九微玄都太真阴阳灵箓》、《太微灵都婉转真人三方文》、《九微八道符》等五种真文符箓,总名为「上清除六天之文三天正法」。修道者依法盟受并施用真文符箓,可以捕摄万鬼,收束众邪,飞升上清。
了明篇
南宋宋先生述,毛日新编。毛日新序称其遇宋先生,将其亲授诗词编为《了明篇》。序撰于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年)。包括《遇真歌》、《解迷歌》、《和朗然子进道诗三十首》以及词22首。述修炼身中汞铅。论述气功甚简明,如介绍“神气相随”在炼功中的作用时说: “气随神, 神随气, 神气相随, 透入泥丸里。长把金关牢锁闭, 捉得金晶, 暗地添欢喜。下辛勤, 须发志, 十二时中, 莫把工夫弃。阴尽阳全神出体, 功行成时, 名列神仙位。”
芳兰轩集
诗别集。一作《徐照集》、《芳兰轩诗集》。宋徐照撰。《直斋书录解题》卷二○著录,凡三卷。据《水心集》卷八《徐师垕广行家集定价三百》诗,照集有家刻单行本,此本或即《直斋》著录之本。宋时尚有《永嘉四灵诗》丛刻本,收照及徐玑、赵师秀、翁卷之诗。其本,明末钱谦益藏于绛霎楼,楼遭火,仅存前半部,后归汲古阁毛氏,已佚。其后以钞本流传。本集幸在残存的前半部中,凡甲、乙、丙三卷,总诗二百五十六篇。本集尚有另一流传系统。明潘是仁刻《宋元名家诗集》,收本集,凡诗一百零五首。顾修据潘本收入《南宋群贤小集》,又自《瀛奎律髓》等书补诗十二首,乐清郑氏本因之。1915年,冒广生《永嘉诗祠堂丛刻》本据《东瓯诗存》增诗一首,上海医学书局丁氏聚珍本因之。1928年,永嘉黄群校勘本集,收入敬乡楼丛书铅印本中。其本以影钞《永嘉四灵诗》为底本,卷末自顾氏本补《莫愁曲》、《三峡吟》、《李夫人》三首,共诗二百五十九首,照诗皆备于是。常见者有1985年浙江古籍出版社排印之《永嘉四录诗集》本。
般若心经贯义
般若心经贯义,一卷,附大般若经受持功德,明弘赞述,嘉附前目。
妙好宝车经
亦称《妙好宝车菩萨经》、《宝车菩萨经》、《妙宝车经》、《宝车经》等。中国人假托佛说所撰经典。北魏时淮州比丘昙辩撰,后由青州比丘道侍改治。一卷。述宝车菩萨受佛之命,“击生死军,杀烦恼贼”的故事。经中还宣传宝车度人之法及受持本经之无量功德。本经最早见录于《出三藏记集》卷五,被判为疑伪经。其后《法经录》卷四、《仁寿录》卷四、《静泰录》卷四、《内典录》卷四和卷一○、《大周录》卷一五、《开元录》卷一八均著录该经于疑伪经录中。其中《内典录》称:“访无梵本,世多注为疑。”本经未为历代大藏经所收,敦煌遗书中有收藏,后被收入日本《大正藏》第八十五卷。
造塔延命功德经
一卷,唐般若译。波斯匿王知却后七日寿尽,诣佛请延命之法。佛劝造塔供养,并说其仪轨法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