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灵

一言灵天下 百世光景新qNu中华典藏网

灵天下有一言之微,而千古如新;一字之义,而百世如见者,安可泯灭之?风、雷、雨、露,天之灵;山、川、民、物,地之灵;语、言、文、字,人之灵。此三才之用,无非一灵以神其间,而又何可泯灭之?集灵第四。qNu中华典藏网

今译qNu中华典藏网

虽然只有一句话那么微小,却能够使天下的灵气灌注,留传到千古,还似乎像昨日发生的一样。虽然只有一个字那么简单,却能够使世间的灵气灌注,经历了百世,还如同是亲眼看见的一般。这些文字,怎么能够让它们泯灭呢?风、雷、雨、露,是苍天的灵气;山、川、民、物,是大地的灵气;语、言、文、字,是人类的灵气。天地人三才呈现出来的种种现象,无非是“灵”使得它们神妙变化,我们怎可以随便让它消失泯灭呢?因此把有关灵的文章集成这第四卷。qNu中华典藏网

心无成见读书多 胸无渣滓处世圆qNu中华典藏网

眼里无点灰尘,方可读书千卷;胸中没些渣滓,才能处世一番。qNu中华典藏网

今译qNu中华典藏网

眼界宽阔对他人没有丝毫成见,qNu中华典藏网

才能够广泛地去涉猎各种书籍;qNu中华典藏网

心地宽容对他人没有任何芥蒂,qNu中华典藏网

才能够圆满通达地与他人相处。qNu中华典藏网

愁时观棋酒 乐时赏花竹qNu中华典藏网

眉上几分愁,且去观棋酌酒;心中多少乐,只来种竹浇花。qNu中华典藏网

今译qNu中华典藏网

如果你眉间有几分忧郁时,qNu中华典藏网

不妨去看人下棋消解忧思,qNu中华典藏网

或者是浅酌几杯释除愁意;qNu中华典藏网

如果你心中有满腔快乐时,qNu中华典藏网

只须去栽种竹子寄托高情,qNu中华典藏网

或者是浇灌花草品味雅趣。qNu中华典藏网

好香薰德 好酒消忧qNu中华典藏网

好香用以熏德,好纸用以垂世,好笔用以生花,好墨用以焕彩,好茶用以涤烦,好酒用以消忧。qNu中华典藏网

今译qNu中华典藏网

好香用来熏陶清纯淡泊的德性,qNu中华典藏网

好纸用来记载万古流传的文字,qNu中华典藏网

好笔用来抒写锦绣旖旎的篇章,qNu中华典藏网

好墨用来描绘云霞绚烂的图画,qNu中华典藏网

好茶用来涤除昏沉落寞的愁闷,qNu中华典藏网

好酒用来消解浩浩无际的烦忧。qNu中华典藏网

灵丹一粒 点化俗情qNu中华典藏网

胸中有灵丹一粒,方能点化俗情,摆脱世故。qNu中华典藏网

今译qNu中华典藏网

要有一颗永远纯真无瑕的心灵,qNu中华典藏网

才能赋予世俗之情以诗情禅趣,qNu中华典藏网

使自己摆脱掉世俗的纠缠束缚。qNu中华典藏网

独坐禅房 心静神清qNu中华典藏网

独坐禅房,潇然无事,烹茶一壶,烧香一炷,看达摩面壁图。垂帘少顷,不觉心静神清,气柔息定。蒙蒙然如浑沌境界,意者揖达摩与之乘槎而见麻姑也[1]。qNu中华典藏网

今译qNu中华典藏网

独自在禅房静坐,清爽而没有杂事,qNu中华典藏网

烹煮上一壶好茶,点燃起一炷好香,qNu中华典藏网

欣赏达摩面壁图。将眼帘闭上一会,qNu中华典藏网

不知不觉的当儿,心境已十分平静,qNu中华典藏网

神智也十分清楚,气息柔和而稳定。qNu中华典藏网

这种朦胧感觉像是回到了混沌境界,qNu中华典藏网

在那里拜见了禅宗东土初祖达摩后,qNu中华典藏网

和他乘着木筏渡水看见了仙女麻姑。qNu中华典藏网

注释qNu中华典藏网

[1]乘槎(chá):乘坐竹筏或木筏。麻姑:神话传说中的仙女。qNu中华典藏网

妖冶终成白骨 功名自是梦蝶qNu中华典藏网

无端妖冶,终成泉下骷髅;有分功名,自是梦中蝴蝶[1]。qNu中华典藏网

今译qNu中华典藏网

娇艳妩媚令人神魂颠倒的美女,qNu中华典藏网

终究不免变化成为泉下的骷髅;qNu中华典藏网

即使是命里注定可得到的功名,qNu中华典藏网

也只不过是庄生蝶梦醒来空空。qNu中华典藏网

注释qNu中华典藏网

[1]梦中蝴蝶:用庄周梦蝶典。《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后多用“梦蝶”表示人生虚幻。qNu中华典藏网

云霞为伴松作友 浊酒一壶乐浮生qNu中华典藏网

累月独处,一室萧条,取云霞为侣伴,引青松为心知;或稚子老翁,闲中来过,浊酒一壶,蹲鸱一盂[1],相共开笑口,所谈浮生闲话,绝不及市朝。客去关门,了无报谢,如是毕余生足矣。qNu中华典藏网

今译qNu中华典藏网

一连几个月独自居住,虽然屋子里面冷清清,qNu中华典藏网

却有云霞作我的伴侣,青松当我的知音朋友。qNu中华典藏网

空闲时老人带着幼童,一起来到这里拜访我。qNu中华典藏网

我就端出了一壶浊酒,和一盘大芋招待客人。qNu中华典藏网

大家一起开怀地大笑,聊的都是一些家常话,qNu中华典藏网

而绝不谈及市肆朝廷。客人辞去时随手关门,qNu中华典藏网

我也用不着起身送客,一点虚情假意都没有。qNu中华典藏网

如果能这样过一辈子,我的心愿就太满足了!qNu中华典藏网

注释qNu中华典藏网

[1]蹲鸱(chī):大芋。《史记·货殖列传》:“吾闻汶山之下……有蹲鸱,(食者)至死不饥。”qNu中华典藏网

犬吠茅檐云中世 鹊噪竹窗静里天qNu中华典藏网

茅檐外,忽闻犬吠鸡鸣,恍似云中世界;竹窗下,惟有蝉吟鹊噪,方知静里乾坤。[1]qNu中华典藏网

今译qNu中华典藏网

茅屋外面,偶尔传来几声犬吠鸡鸣,qNu中华典藏网

让人体味到了远离尘世的云中世界;qNu中华典藏网

竹窗前头,唯有一声声的蝉鸣鹊唱,qNu中华典藏网

令人感觉到了清凉闲暇的静里乾坤。qNu中华典藏网

注释qNu中华典藏网

[1]此则亦见明李鼎《偶谭》。qNu中华典藏网

休去便休去 了时无了时qNu中华典藏网

如今休去便休去[1],若觅了时了无时[2]。qNu中华典藏网

今译qNu中华典藏网

只要现在能放下一切攀缘妄想,qNu中华典藏网

那么心灵就能得到永久的休歇;qNu中华典藏网

如果等所有欲望都满足才休歇,qNu中华典藏网

那么永远不可能有休歇的时候。qNu中华典藏网

注释qNu中华典藏网

[1]休:佛教指放下一切攀缘妄想,达到空明的心境。qNu中华典藏网

[2]了:佛教指对人生根本问题的大彻大悟。qNu中华典藏网

能闲即为乐 何必恋俗情qNu中华典藏网

若能行乐,即今便好快活。身上无病,心上无事,春鸟是笙歌[1],春花是粉黛[2]。闲得一刻,即为一刻之乐。何必情欲,乃为乐耶。qNu中华典藏网

今译qNu中华典藏网

如果善于随时发现乐趣,你就立刻得到无穷快乐。qNu中华典藏网

身体既不可能生灾惹病,心灵也不会有俗事牵缠。qNu中华典藏网

春鸟和鸣便是吹笙唱歌,春花绽放妆饰美丽容颜;qNu中华典藏网

只要能得到一刻的空闲,就能享受到一刻的快乐。qNu中华典藏网

难道非得要沉湎于情欲,才算得上得到快乐了吗?qNu中华典藏网

注释qNu中华典藏网

[1]笙歌:吹笙唱歌。qNu中华典藏网

[2]粉黛:傅面的白粉和画眉的黛墨,引申为妆饰。qNu中华典藏网

山泽未必有异士 异士未必在山泽qNu中华典藏网

山泽未必有异士[1],异士未必在山泽[2]。qNu中华典藏网

今译qNu中华典藏网

深山大泽不一定住着超凡奇特的人,qNu中华典藏网

超凡奇特的人不一定住在深山大泽。qNu中华典藏网

注释qNu中华典藏网

[1]“山泽”句:按照一般的说法,“深山大泽,龙蛇藏焉”(《左传·襄公二十一年》,龙蛇喻异士、杰出人物),而作者看法与传统看法有别,故云“未必”。qNu中华典藏网

[2]“异士”句:有的隐者虽然身在江湖,但心里却放不下尘世功名,甚至走终南捷径。所以作者主张“大隐隐朝市”、“避世金马门”式的高隐。qNu中华典藏网

业净成慧眼 无物到茅庵qNu中华典藏网

业净六根成慧眼[1],身无一物到茅庵。qNu中华典藏网

今译qNu中华典藏网

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的罪业清净,qNu中华典藏网

就都成了观照世间万物的慧眼。qNu中华典藏网

身心自在不受任何事物的拖累,qNu中华典藏网

就如同住在深山茅庵修行一般。qNu中华典藏网

注释qNu中华典藏网

[1]慧眼:佛教指智慧之眼。了知诸法平等、性空之智慧,故称慧眼。因其照见诸法真相,故能度众生至彼岸。qNu中华典藏网

太闲生恶业 太清类俗情qNu中华典藏网

人生莫如闲,太闲反生恶业;人生莫如清,太清反类俗情。qNu中华典藏网

今译qNu中华典藏网

人生确实没有比逍遥闲适更好的了,qNu中华典藏网

但过于闲散反而会做出邪恶的事情;qNu中华典藏网

人生确实没有比洁身自好更好的了,qNu中华典藏网

但过于清高反而会落得矫俗的名声。qNu中华典藏网

读史须耐讹字 闲居须耐俗汉qNu中华典藏网

读史要耐讹字,正如登山耐仄路,踏雪耐危桥,闲居耐俗汉,看花耐恶酒,此方得力。qNu中华典藏网

今译qNu中华典藏网

读史书要能忍受住错别字,qNu中华典藏网

就像登山要忍受狭窄道路,qNu中华典藏网

踏雪要能忍受欲断的危桥,qNu中华典藏网

闲居要能忍受无聊的俗人,qNu中华典藏网

看花要能忍受劣质的烧酒,qNu中华典藏网

这样才能获得真正的受用。qNu中华典藏网

世外交情 惟山而已qNu中华典藏网

世外交情,惟山而已。须有大观眼[1]、济胜具[2]、久住缘,方许与之莫逆。qNu中华典藏网

今译qNu中华典藏网

世外的交情,只有青山而已。qNu中华典藏网

必须要有智慧的眼光、健康的身体、长久的缘分,qNu中华典藏网

才能与之成为莫逆之友。qNu中华典藏网

注释qNu中华典藏网

[1]大观眼:超越凡相深具智慧的眼光。qNu中华典藏网

[2]济胜具:指能登山临水的轻捷好身体。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栖逸》:“许掾好游山水,而体便登陟,时人云:‘许非徒有胜情,实有济胜之具。’”qNu中华典藏网

清两耳 净初心qNu中华典藏网

万壑疏风清两耳,闻世语,急须敲玉磬三声;九天凉月净初心,颂真经,胜似撞金钟百下。qNu中华典藏网

今译qNu中华典藏网

万壑疏风清爽两耳,qNu中华典藏网

听到世俗的话,急须敲玉磬三声;qNu中华典藏网

九宵凉月净化初心,qNu中华典藏网

颂读佛教真经,胜似撞金钟百下。qNu中华典藏网

勿无事而忧 勿对景不乐qNu中华典藏网

无事而忧,对景不乐,即自家亦不知是何缘故,这便是一座活地狱,更说什么铜床铁柱、剑树刀山也。qNu中华典藏网

今译qNu中华典藏网

没有什么事情却烦恼不已,qNu中华典藏网

对着良辰美景却郁郁不乐,qNu中华典藏网

连自己也不知道是何原因:qNu中华典藏网

这种自寻烦恼的人已经生活在地狱里面,qNu中华典藏网

无时无刻不在受着心造地狱的折磨煎熬。qNu中华典藏网

何必再说什么地狱中炮烙人的铜床铁柱,qNu中华典藏网

以及令人丧魂的剑树和使人落魄的刀山?qNu中华典藏网

烦恼千万种 如蝎蹈空花qNu中华典藏网

烦恼场中,何种不有?以法眼照之[1],奚啻蝎蹈空花[2]。qNu中华典藏网

今译qNu中华典藏网

人世间什么样的烦恼没有?qNu中华典藏网

但是如用佛的智慧来观察,qNu中华典藏网

只不过像是有巨毒的蝎子,qNu中华典藏网

踩踏在那虚幻的花上罢了!qNu中华典藏网

注释qNu中华典藏网

[1]法眼:指彻见佛法正理之智慧眼。此眼能见一切法之实相。菩萨为度众生,以清净法眼遍观诸法,能知能行。qNu中华典藏网

[2]奚啻:何止,岂但。qNu中华典藏网

山水之游 可释我忧qNu中华典藏网

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拂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藉以卧,意亦甚适,梦亦同趣。[1]qNu中华典藏网

今译qNu中华典藏网

登上高耸峻拔的大山,进入幽深茂密的树林,qNu中华典藏网

走尽回旋曲折的小溪,寻访幽美清冽的泉水,qNu中华典藏网

欣赏奇形怪状的岩石,地方再远我们都要去。qNu中华典藏网

到了后就分开草而坐,倒出壶中酒尽情地喝,qNu中华典藏网

喝了之后大家都醉了,就枕着对方酣然睡去。qNu中华典藏网

这样的心境多么闲适,连做梦都情趣相投呢!qNu中华典藏网

注释qNu中华典藏网

[1]本则出自唐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qNu中华典藏网

人生至乐 悟道为先qNu中华典藏网

闭门阅佛书,开门接佳客,出门寻山水,此人生三乐。qNu中华典藏网

今译qNu中华典藏网

关起门阅读使人开悟的佛经,qNu中华典藏网

打开门迎接品味高华的好友,qNu中华典藏网

走出门寻游陶冶性情的山水,qNu中华典藏网

真是一生中三桩最快乐的事!qNu中华典藏网

不作营求 自无得失qNu中华典藏网

不作风波于世上,自无冰炭到胸中。qNu中华典藏网

今译qNu中华典藏网

只要不在社会上兴风作浪追求人生风光,qNu中华典藏网

人心中就再有成功与失败的冰火两重天:qNu中华典藏网

既没有欲望受到挫折时寒冷如冰的感觉,qNu中华典藏网

也没有欲望得到满足时炽热如炭的心情。qNu中华典藏网

破除烦恼 见彻性灵qNu中华典藏网

破除烦恼,二更山寺木鱼声;见彻性灵,一点云堂优钵影。[1]qNu中华典藏网

今译qNu中华典藏网

二更时分山寺传来的木鱼声,qNu中华典藏网

能够完全地破除世人的烦恼;qNu中华典藏网

禅堂里一株株青莲花的影子,qNu中华典藏网

能够使人们彻见本来的心性。qNu中华典藏网

注释qNu中华典藏网

[1]本则摘自明吴从先《小窗自纪》。qNu中华典藏网

醉倒落花前 息机磐石上qNu中华典藏网

兴来醉倒落花前,天地即为衾枕;息机忘怀磐石上,古今尽属蜉蝣[1]。qNu中华典藏网

今译qNu中华典藏网

兴致来到的时候,在落花前面酣醉而卧,qNu中华典藏网

苍苍天穹茫茫大地就是我的棉被和枕头;qNu中华典藏网

机心泯灭的时候,在巨石上头忘怀得失,qNu中华典藏网

古今悲欢得失都像蜉蝣一样的短暂虚幻。qNu中华典藏网

注释qNu中华典藏网

[1]蜉蝣:生命力极其短暂的一种昆虫。qNu中华典藏网

了心看清本来面 出世勘破无常理qNu中华典藏网

完得心上之本来[1],方可言了心;尽得世间之常道,才堪论出世。qNu中华典藏网

今译qNu中华典藏网

能够彻见自己的本来面目,qNu中华典藏网

才算是真正究明心的本性。qNu中华典藏网

能够勘破世间的无常之理,qNu中华典藏网

才有资格来谈论出离尘世。qNu中华典藏网

注释qNu中华典藏网

[1]本来:本来面目,纯真的自我,即人人本具的佛性。qNu中华典藏网

淡泊不受尘埃染 诗禅酒画俱得意qNu中华典藏网

人有一字不识,而多诗意;一偈不参,而多禅意;一勺不濡,而多酒意;一石不晓,而多画意:淡宕故也[1]。qNu中华典藏网

今译qNu中华典藏网

有的人确乎风韵天成,实在是妙绝:qNu中华典藏网

一个单字也不能认识,却富有诗情;qNu中华典藏网

一句禅偈也不会参悟,却颇得禅味;qNu中华典藏网

一滴淡酒也不去沾唇,却满怀酒意;qNu中华典藏网

一块石头也不能知晓,却洋溢画趣:qNu中华典藏网

这是由于他质性淡泊洒脱的缘故啊。qNu中华典藏网

注释qNu中华典藏网

[1]淡宕:散淡,悠闲自在。qNu中华典藏网

急则佩韦缓佩弦 水则从舟陆从车qNu中华典藏网

调性之法,急则佩韦,缓则佩弦[1];谐情之法,水则从舟,陆则从车。[2]qNu中华典藏网

今译qNu中华典藏网

调整一个人个性的方法是:qNu中华典藏网

性急的人佩带柔韧的皮绳,qNu中华典藏网

以警戒自己不可过于急躁;qNu中华典藏网

性缓的人佩带紧绷的弓弦,qNu中华典藏网

以警戒自己不可过于迟缓。qNu中华典藏网

调谐一个人性情的方法是:qNu中华典藏网

应当像走水路时就乘舟船,qNu中华典藏网

走陆路就乘车子一样自然。qNu中华典藏网

注释qNu中华典藏网

[1]“急则佩韦”二句:《韩非子·观行》:“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自缓;董安于之性缓,故佩弦以自急。”佩韦,韦皮性柔韧,性急者佩之以自警戒。佩弦,佩戴弓弦,以之警戒。qNu中华典藏网

[2]本则摘自明吴从先《小窗自纪》。qNu中华典藏网

石上听水声 天然之乐韵qNu中华典藏网

从江干溪畔箕踞,石上听水声,浩浩潺潺,粼粼泠泠,恰似一部天然之乐韵。疑有湘灵,在水中鼓瑟也。qNu中华典藏网

今译qNu中华典藏网

在江边和溪岸的石上,张开两脚自在地坐着,qNu中华典藏网

聆听江水的声音流过:有时候声势浩浩荡荡,qNu中华典藏网

有时候低回像在耳语;有时感到它空明澄澈,qNu中华典藏网

有时感到它清脆悦耳。这神奇变化的水声啊,qNu中华典藏网

好像一首自然的乐曲。我不由得生起了疑问:qNu中华典藏网

是不是那湘水的女神,在弹奏她幽怨的锦瑟?qNu中华典藏网

美景感人心 高情出尘世qNu中华典藏网

鸟啼花落,欣然有会于心。遣小奴,挈瘿樽[1],酤白酒,饮一梨花瓷盏。急取诗卷,快读一过以咽之,萧然不知其在尘埃间也。qNu中华典藏网

今译qNu中华典藏网

听到清脆鸟啼,看到落英缤纷,qNu中华典藏网

心中有所领悟而欣喜。qNu中华典藏网

让小僮带上瘿瘤酒樽,买回甘香清冽的好酒,qNu中华典藏网

用梨花酒杯饮下一杯。并立即取来诗歌卷轴,qNu中华典藏网

兴致勃勃地浏览一遍,把它和酒一起来下咽。qNu中华典藏网

这时心里的清爽快意,仿佛已经飘飘然欲仙!qNu中华典藏网

注释qNu中华典藏网

[1]瘿(yǐng)樽:有瘿瘤的木制成的盛酒器。qNu中华典藏网

闭门是深山 读书即净土qNu中华典藏网

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1]qNu中华典藏网

今译qNu中华典藏网

关起门来谢绝交游,就像居住在深山里面;qNu中华典藏网

阅读书籍澄心静虑,就像生活在净土之中。qNu中华典藏网

注释qNu中华典藏网

[1]按:清张潮《幽梦影》:“云何出尘?闭户是。云何享福?读书是。”可与此则互参。qNu中华典藏网

闻善则疑闻恶喜 此人满腔皆杀机qNu中华典藏网

闻人善,则疑之;闻人恶,则信之。此满腔杀机也。qNu中华典藏网

今译qNu中华典藏网

听到别人的善行,就心生嫉妒怀疑他的动机;qNu中华典藏网

听到别人的恶迹,就心生欢喜对之深信不疑。qNu中华典藏网

这个人的心胸一定是褊隘促狭对人充满恨意。qNu中华典藏网

君子尽心利济 即可安身立命qNu中华典藏网

士君子尽心利济,使海内少他不得,则天亦自然少他不得,即此便是立命。[1]qNu中华典藏网

今译qNu中华典藏网

一个有着道德修养的人,只要全心全意利物济人,qNu中华典藏网

使天下的百姓少不得他,那么上天自然少不得他,qNu中华典藏网

这样他就为自己树立了,生命的终极意义和价值。qNu中华典藏网

注释qNu中华典藏网

[1]本则摘自明陈继儒《安得长者言》。qNu中华典藏网

但识琴中趣 何劳弦上音qNu中华典藏网

对棋不若观棋,观棋不若弹琴,弹琴不若听琴。古云: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音。斯言信然。qNu中华典藏网

今译qNu中华典藏网

和人下棋不如看人下棋,看人下棋不如自己弹琴,qNu中华典藏网

自己弹琴不如听人弹琴。“只要能体味琴的趣味,qNu中华典藏网

何必一定要有琴音呢!”这句古话确实说得好啊!qNu中华典藏网

比下有余时 即可自知足qNu中华典藏网

人只把不如我者较量,则自知足。qNu中华典藏网

今译qNu中华典藏网

只要与境况不如自己的人比较一下,qNu中华典藏网

人就自然会知足而不去抱怨什么了。qNu中华典藏网

做戏任他仿古 作文且勿模拟qNu中华典藏网

优人代古人语,代古人笑,代古人愤,今文人为文似之;优人登台肖古人,下台还优人,今文人为文又似之。假令古人见今文人,当何如愤,何如笑,何如语?qNu中华典藏网

今译qNu中华典藏网

演员装扮成古人,qNu中华典藏网

代古人讲话,代古人笑,代古人生气,qNu中华典藏网

当今文人写文章就像这样;qNu中华典藏网

演员在戏台上很像古人,qNu中华典藏网

下了戏台卸妆后,又恢复演员的身份,qNu中华典藏网

当今文人写文章也像这样。qNu中华典藏网

假使让古人见到当今的文人,qNu中华典藏网

真不知他们如何生气,如何嬉笑,如何讲话了!qNu中华典藏网

简傲非清高 刻薄非严明qNu中华典藏网

简傲不可谓高,谄谀不可谓谦,刻薄不可谓严明,苟酷不可谓宽大。qNu中华典藏网

今译qNu中华典藏网

轻忽傲慢不能算是清高,阿谀谄媚不能算是谦让,qNu中华典藏网

待人刻薄不能算是严明,苛求严酷不能算是宽大。qNu中华典藏网

眼前光景胸中趣 一笔写出是高手qNu中华典藏网

作诗能把眼前光景,胸中情趣,一笔写出,便是作手,不必说唐说宋。qNu中华典藏网

今译qNu中华典藏网

写诗时只要把眼前的情景,qNu中华典藏网

以及胸中所蕴含着的情趣,qNu中华典藏网

用一笔就传神地表现出来,qNu中华典藏网

就算得上是能写诗的高手,qNu中华典藏网

不必去模仿唐宋诗的风格。qNu中华典藏网

少年休笑老年颠 老年何暇笑少年qNu中华典藏网

少年休笑老年颠,及到老时颠一般。只怕不到颠时老,老年何暇笑少年?qNu中华典藏网

今译qNu中华典藏网

少年不要笑话老年人癫狂,qNu中华典藏网

自己老时也和他一样癫狂。qNu中华典藏网

只怕没到癫狂时就已老了,qNu中华典藏网

哪里还有功夫去笑话少年?qNu中华典藏网

打透生死关 参破名利场qNu中华典藏网

打透生死关,生来也罢,死来也罢;参破名利场,得了也好,失了也好。qNu中华典藏网

今译qNu中华典藏网

跨越过了生与死的铁门槛,qNu中华典藏网

活得能自在,死得也安详;qNu中华典藏网

参悟透了追名逐利的无聊,qNu中华典藏网

得到固然好,失去也坦然。qNu中华典藏网

混迹尘中 高视物外qNu中华典藏网

混迹尘中,高视物外;陶情杯酒,寄兴篇咏;藏名一时,尚友千古。qNu中华典藏网

今译qNu中华典藏网

在尘世中安置自己的形迹,qNu中华典藏网

眼光却远远超出了尘世外;qNu中华典藏网

在饮酒里得到无穷的乐趣,qNu中华典藏网

在诗歌里寄托高华的意兴;qNu中华典藏网

且暂时隐藏自己的名声吧,qNu中华典藏网

在精神上与古人结为挚友。qNu中华典藏网

皮囊速坏识常存 佛性无边经有限qNu中华典藏网

皮囊速坏[1],神识常存。杀万命以养皮囊,罪卒归于神识[2]。佛性无边,经书有限。穷万卷以求佛性,得不属于经书。[3]qNu中华典藏网

今译qNu中华典藏网

身体容易迅速朽坏,灵魂却能经久不灭。qNu中华典藏网

人们杀害千万条性命来满足肉体的需要,qNu中华典藏网

而罪孽的报应终究将归结到不灭的神识。qNu中华典藏网

佛性是无边无际的,经书却相对地有限。qNu中华典藏网

穷究成千上万卷经书来寻求本有的佛性,qNu中华典藏网

是否见性成佛并不在于你能够皓首穷经。qNu中华典藏网

注释qNu中华典藏网

[1]皮囊:臭皮囊。佛家指人的肉体。qNu中华典藏网

[2]神识:犹言灵魂。有情之心识灵妙不可思议,故称神识。《楞严经》卷八:“临终时先见猛火满十方世界,亡者神识飞堕,乘烟入无间狱。”qNu中华典藏网

[3]本则摘自明屠隆《续娑罗馆清言》。qNu中华典藏网

人胜我无害 我胜人非福qNu中华典藏网

人胜我无害,彼无蓄怨之心;我胜人非福,恐有不测之祸。qNu中华典藏网

今译qNu中华典藏网

别人超过我的话对我没有什么害处,qNu中华典藏网

因为他心里对我不会积下什么忌恨。qNu中华典藏网

我超过别人的话对我没有什么好处,qNu中华典藏网

因为他会嫉妒而给我带来不测之祸。qNu中华典藏网

清闲无事 坐卧随心qNu中华典藏网

清闲无事,坐卧随心,虽粗衣淡饭,但觉一尘不染;忧患缠身,繁扰奔忙,虽锦衣厚味,只觉万状苦愁。qNu中华典藏网

今译qNu中华典藏网

清闲自在胸无杂念,要坐要躺随心如愿。qNu中华典藏网

虽然穿粗衣吃淡饭,但是却远离了污染;qNu中华典藏网

忧愁烦恼束缚身体,整日为繁务而奔走,qNu中华典藏网

虽然穿锦衣吃美味,却觉得它苦不堪言!qNu中华典藏网

穷苦成名 得志败事qNu中华典藏网

成名每在穷苦日,败事多因得志时。qNu中华典藏网

今译qNu中华典藏网

过穷苦日子的时候,容易奋斗而一举成名;qNu中华典藏网

在志得意满的时候,容易懈怠而招致失败。qNu中华典藏网

五行养生 不传之秘qNu中华典藏网

宠辱不惊,肝木自宁;动静以敬,心火自定;饮食有节,脾土不泄;调息寡言,肺金自全;怡神寡欲,肾水自足[1]。qNu中华典藏网

今译qNu中华典藏网

得与失不惊喜过度,肝就会安宁;qNu中华典藏网

动与静都出于敬意,心就会安定;qNu中华典藏网

饮食上要加以节制,脾就无疾病;qNu中华典藏网

调好呼吸减少言语,肺就会健康;qNu中华典藏网

神情愉快清心寡欲,肾水就充足。qNu中华典藏网

注释qNu中华典藏网

[1]肾水:古人以五行金、木、水、火、土分别对应人体五脏之肺、肝、肾、心、脾。qNu中华典藏网

让利 逃名qNu中华典藏网

让利精于取利,逃名巧于邀名。qNu中华典藏网

今译qNu中华典藏网

将利益推让给他人,比和他人争取利益更为明智;qNu中华典藏网

逃避已取得的名声,比求取未得的名声更为聪明。qNu中华典藏网

隐逸无荣辱 道义超炎凉qNu中华典藏网

隐逸林中无荣辱,道义路上无炎凉。[1]qNu中华典藏网

今译qNu中华典藏网

隐居生活中没有世俗的心念,qNu中华典藏网

自然也没有世俗的盛衰荣辱;qNu中华典藏网

道义之路上只有纯真的本性,qNu中华典藏网

自然不必管人情的冷暖炎凉。qNu中华典藏网

注释qNu中华典藏网

[1]本则摘自明洪应明《菜根谭》。qNu中华典藏网

闻谤勿怒 见誉勿喜qNu中华典藏网

闻谤而怒者,谗之隙;见誉而喜者,佞之媒。qNu中华典藏网

今译qNu中华典藏网

听到毁谤诬蔑的话,就会勃然大怒的人,qNu中华典藏网

最易听信谗毁的话;听到赞美恭维的话,qNu中华典藏网

就会沾沾自喜的人,最易听进谄媚的话。qNu中华典藏网

扇风不如清风 井水不及甘雨qNu中华典藏网

取凉于箑[1],不如清风之徐来;激水于槔[2],不若甘雨之时降。qNu中华典藏网

今译qNu中华典藏网

用扇子来取凉,比不得清风徐徐吹来的舒畅;qNu中华典藏网

用桔槔来汲水,怎能比上甘霖及时从天而降?qNu中华典藏网

注释qNu中华典藏网

[1]箑(shà):扇子。qNu中华典藏网

[2]槔(gāo):桔槔。汲水器。qNu中华典藏网

月榭凭栏凌缥缈 云房启户看氤氲qNu中华典藏网

月榭凭栏,飞凌缥缈;云房启户,坐看氤氲。qNu中华典藏网

今译qNu中华典藏网

月光下,斜倚着高台的栏干,qNu中华典藏网

神思早已飞向天边缥缈之境;qNu中华典藏网

白云中,敞开了山房的门扉,qNu中华典藏网

坐看山间云烟弥漫变幻万千。qNu中华典藏网

清名难居 清福难享qNu中华典藏网

凡名易居,只有清名难居;凡福易享,只有清福难享。qNu中华典藏网

今译qNu中华典藏网

俗世的名声容易享有,只有清廉的名声难以享有;qNu中华典藏网

普通的福气容易享受,只有清净的福气难以享受。qNu中华典藏网

无剪裁徒号书厨 少蕴藉终非名饮qNu中华典藏网

有书癖而无剪裁,徒号书厨;惟名饮而少蕴藉,终非名饮。qNu中华典藏网

今译qNu中华典藏网

一个人虽然具备爱读书的癖好,qNu中华典藏网

却不能对知识加以取舍和选择,qNu中华典藏网

只不过是一具盛书的橱柜罢了;qNu中华典藏网

一个人虽然具备好饮酒的名声,qNu中华典藏网

却不懂饮酒时含蓄不尽的意味,qNu中华典藏网

那么他终究不能算是能饮之人。qNu中华典藏网

耳目窄 争务短qNu中华典藏网

耳目宽则天地窄,争务短则日月长。qNu中华典藏网

今译qNu中华典藏网

耳听声眼观色诱惑太多,激发了欲望,qNu中华典藏网

便会觉得天地竟是如此的拘促而狭隘。qNu中华典藏网

将争名逐利的事务减少,灭尽了尘心,qNu中华典藏网

便会觉得时间竟是如此的清闲而悠长。qNu中华典藏网

急之不白宽自明 操之不从纵自化qNu中华典藏网

事有急之不白者,宽之或自明,毋操急以速其忿;人有操之不从者,纵之或自化,毋操切以益其顽。[1]qNu中华典藏网

今译qNu中华典藏网

当事情急切之际难以表白时,qNu中华典藏网

不妨先宽缓下来以听其自然,qNu中华典藏网

也许事情不久之后就会澄清;qNu中华典藏网

不要太急着为自己多方辩解,qNu中华典藏网

否则会使对方更加火上浇油。qNu中华典藏网

有的人你愈规劝他就愈不听,qNu中华典藏网

不妨先让他按照他的性子做,qNu中华典藏网

也许他慢慢就能够改正过来;qNu中华典藏网

不要过于着急强迫他遵从你,qNu中华典藏网

否则反会使他更加冥顽不化。qNu中华典藏网

注释qNu中华典藏网

[1]本则摘自明洪应明《菜根谭》。qNu中华典藏网

妙于天成 坏于人造qNu中华典藏网

自古及今山之胜,多妙于天成,每坏于人造。qNu中华典藏网

今译qNu中华典藏网

从古到今的名山胜景,qNu中华典藏网

它精妙绝伦的地方,多在于鬼斧神功,自然天成;qNu中华典藏网

它毁坏失败的地方,常在于人工制造,全失真趣。qNu中华典藏网

文章即言语 诗画两相通qNu中华典藏网

画家之妙,皆在运笔之先;运思之际,一经点染,便减神机。长于笔者,文章即如言语;长于舌者,言语即成文章。昔人谓丹青乃无言之诗,诗句乃有言之画,余则欲丹青似诗,诗句无言,方许各臻妙境。qNu中华典藏网

今译qNu中华典藏网

画家的神奇灵妙之处,全在下笔前构思之时。qNu中华典藏网

此时如果有丝毫杂念,便会使神韵大为减少。qNu中华典藏网

擅长于写作文章的人,文章便是最妙的言语;qNu中华典藏网

擅长于言谈会话的人,话语便是最美的篇章。qNu中华典藏网

古人说绘画是无声诗,诗歌是有声音的绘画。qNu中华典藏网

我认为最好的画像诗,能尽情表达丰富内涵;qNu中华典藏网

最好的诗如同画一样,能不着一字尽得风流。qNu中华典藏网

只有达到了这种地步,诗和画才算妙造巅峰。qNu中华典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