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集传名物钞

作者:许谦
诗集传名物钞

八卷。元许谦撰。着述除《诗集传名物钞》外,还有《读书丛书》、《白云集》等。许氏鉴于朱熹《诗集传》重视文意的阐释而疏略于名物典故,于是写下《诗集传名物钞》一书。其体例一诗一释,先列诗名,下注诗旨,若不同于《诗序》,以“异”标出。阐释分“经”“传”两层,“经”阐释诗旨与义理;“传”阐释名物、典故、地理、音韵等。该书成就有三:一,对《诗经》中众多的名物,在总结前人注疏的基础上,以丰富的知识进行考订,训释。阐述其命名、变迁以及在诗中的作用,许多名物的训释可构成一段小史。对进一步理解《诗经》,对历史学、博物学都有重要的价值。二,该书虽以“名物钞”命名,但也重视诗旨与艺术的训释,有许多可取之处,如《秦风·无衣》旧说为讽刺诗,许氏则认为“秦人乐攻战”,该说更为合理。三,在研究方法上既承受师法又不拘守师法。许氏是王柏的再传弟子,书中承袭着王柏的许多成果,但对王柏删掉国风三十二篇的作法并不遵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之:“盖渊源接受,各尊所闻。然书中实多采陆德明《释文》及孔颖达《正义》,亦未尝株守一家,名之曰钞,盖以此云。”不足之处是道学气太浓,甚至用“三纲五常”去阐释周代的人伦关系。对“二南”篇目的更动,卷末所附的《诗谱》,对诗篇年代的考订,均缺乏充分根据,表现研究中

猜你喜欢的书

生命的奇迹

生命的奇迹

《生命的奇迹》是海克尔重要的代表作之一。在书中,海克尔从生物学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关于生命产生与演化的一系列命题,既有哲学的思辨、对终极命题的探讨,又充分结合了生物学、解剖学的实证及生命的起源与进化理论,从而建构起一套独具特色的体系。《生命的奇迹》由著名文史学家、校勘学家刘文典于20世纪初年译出,本书的译出和刊行,对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近代中国思想启蒙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包括鲁迅、陈独秀、马君武在内的众多人物都曾对其有较高的评价。

月界旅行

月界旅行

署美国查理士・培伦著,周树人译。中国教育普及社译印,东京进化社1903年发行,封面题“科学小说月界旅行”。上海昌明公司同年另行出版。著者实际上是法国的Jules Verne(1828~1905),今译为儒勒·凡尔纳。他被誉为“科幻小说之父”,自由精神贯穿其一生。他创作了一系列颇为流行的融科学与冒险于一体的科幻小说,最成功的有《地心游记》《海底二万里》和《八十天环游地球》等。凡尔纳是晚清最受欢迎的外国作家之一。清末民初,其小说作品有10余种被译为汉语。汉译者是周树人(鲁迅),他根据日本井上勤的日译本重译。晚清兴起一股浓厚的科学思潮,科学小说的译介就是这种思潮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留日学生的周树人,最早译介科学小说。首译的是凡尔纳的《海底旅行》,此外还有《地底旅行》。他积极提倡科学,破除迷信,输入文明,赞同群治。其《<月界旅行>辨言》云:“盖胪陈科学,常人厌之,阅不终篇,辄欲睡去,强人所难,势必然矣。惟假小说之能力,被优孟之衣冠,则虽析理谭玄,亦能浸淫脑筋,不生厌倦。”“故掇取学理,去庄而谐,使读者触目会心,不劳思索,则必能于不知不觉间,获一斑之智识,破遗传之迷信,改良思想,补助文明,势力之伟,有如此者!我国说部,若言情谈故刺时志怪者,架栋汗牛,而独于科学小说,乃如麟角。智识荒隘,此实一端。故苟欲弥今日译界之缺点,导中国人群以进行,必自科学小说始。”他译介的科学小说十分流行,以至于产生盗版。

竹涧集

竹涧集

明代诗文别集。潘希曾(字仲鲁)著。此集是潘希曾的儿子潘徽请求黄省曾于嘉靖二十年(1541)校刻而成。有《竹涧文集》8卷,其中诗4卷,杂文4卷,又《竹涧奏议》4卷,共计12卷。另有附录1卷,墓志、小传之类。集前有东郡苏祐、江阴张衮序。今存此刻本。《四库全书》也以此刻本为底本收录,并在《提要》中说:“核其卷数,与《千顷堂书目》所载相符,盖犹旧本也。”程文德曾撰潘希曾传说:“公仪状秀伟,言辞辨正。平生读书,精思力究,发为文章,隽腴古雅,诗尤清婉,卓然名家。”其诗文评价显然过誉。今观其集,四库馆臣所言较为允当:“集中章奏,语皆剀切真挚,不为粉饰而深中事理,不愧其名。其平时虽不以文章著,而直抒胸臆,沛然有余,亦其刚正之气有不可掩遏者欤。又希曾治河,绩最著,小传称其别有治河录,今已不传。然集中条议修筑诸疏,措置规模,犹见一二,是尤切于实用之文,足以资后来考证者矣。”(《四库全书总目》卷171)可见其文文学价值不高。其诗有些情韵,但也很难说是“卓然名家”。

伤寒辨要笺记

伤寒辨要笺记

一卷,近代程门雪批注《伤寒辨要》书籍,《伤寒辨要》日·栗园浅田著,成书于1881年。全书共有1.5万字。该书体例,首揭六经之大旨,综述了三阴三阳之因、机、证、治。在每经之后加有按语,引有关注家之说,加以解释,并阐发自己的观点,次之辨合病、并病,表里寒热、阴阳错杂,逆治败坏,瘥后诸变,每辨之后亦加按语、引注,就阴阳对待以辨病位;据表里实虚以审寒热。其三阴三阳传变之理,悉穷微极本,条理通达,旨义尽见,可为临证之规矩方圆。“此著,余阅之,其议论尚中正,有可取,又分门类亦简括,故依其目而节录其可取者,附载臆义于后,以为它日之用焉。庚辰四月门雪录记。"

净慈要语

净慈要语

凡二卷。明代鼓山元贤(永觉元贤)撰。收于卍续藏第一○八册。收集有关念佛、放生之要语而成。‘净慈’系取自其师闻谷广印之庵号。此书依之而立净、慈二门,前者阐明念佛三昧之解行,后者则戒杀生,劝放生。元贤参谒广印,受云栖袾宏之戒本,禀其禅、净、戒一致之说,唱导以念佛三昧总摄万行,以杀生一戒为众善之首。

华严一乘十玄门

华严一乘十玄门

全一卷。唐代华严宗初祖杜顺说,智俨撰。又称华严经十玄门、华严十玄章。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册。本书系就如来海印三昧之所现而立十门,发挥其玄旨。十门为:(一)同时具足相应门,(二)因陀罗网境界门,(三)秘密隐显俱成门,(四)微细相容安立门,(五)十世隔法异成门,(六)诸藏纯杂具德门,(七)一多相容不同门,(八)诸法相即自在门,(九)唯心回转善成门,(十)托事显法生解门。此十门各具教义、理事、解行、因果、人法、分齐境位、法智师弟、主伴依正、逆顺体用、随生根欲性等十义,总成百门,以显示重重无尽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