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圣篇

作者:廖平
知圣篇

《知圣篇》是廖平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它分正、续二编,正编初稿成于光绪十四年(1888),改定于光绪二十七年,光绪三十年(1904)由绥定府中学堂刻成;续编则成书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与正编合编,先后收入《四益馆丛书》和《六译馆丛书》。《知圣篇》成书于廖平经学思想转向今文立场的“二变”时期,历经十年才修订付梓,在其思想已趋成熟的“四变”时期仍有补充完善,可见此书在廖平经学中的特殊地位。

猜你喜欢的书

疑点

疑点

一个雨夜,一对新婚夫妇驾驶着失控的轿车冲进了大海,丈夫溺亡,妻子球磨子死里逃生。此事迅速被媒体引爆,人们怀疑球磨子为了获取高额的人身保险而谋杀丈夫。据悉这个女人十分貌美,性情凶恶,曾涉嫌欺诈、恐吓、故意伤害,前科累累。真相似乎确凿无疑,球磨子却坚称自己无罪。于是,舆论与司法之间展开了激烈的较量……

游戏的终结

游戏的终结

作者是胡利奥·科塔萨尔。这是作者的早期短篇小说集之一,其中的故事延续了科塔萨尔早年的幻想小说特征——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精致的封闭结构,先驱性的主题,梦魇般的离奇画面,以及对存在主义及人性的初步探讨。正如科塔萨尔所说:“我知道,这样的故事没有人用西班牙语写过,至少在我国是这样。我国有另一类故事,博尔赫斯的故事是令人赞叹的。但是我写的是另一种。”《游戏的终结》中,科塔萨尔一如既往地继续着他那些令人着迷的幻想元素:身份的互换、秩序的失控、梦魇的实现、历史神话与现实社会的交错,同时交织着另一种风格的叙事:童年世界的细腻、柔美与多愁善感。所有这一切,共同组构成科塔萨尔迷人的游戏世界。

精神现象学

精神现象学

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家黑格尔的重要哲学著作。写于1805至1806年之间,1807年出版。该书是黑格尔哲学体系的第一部分,也是他整个哲学体系的总导言,奠定了他哲学体系的初步基础。马克思称它为 “黑格尔哲学的真实的产地和秘密” 。全书包括《序言》、《导论》和《意识》、《自我意识》、《理性》这三篇正文。作者以其客观唯心主义的立场和原则,阐述了意识从自发到自觉的五个发展阶段,即: 意识、自我意识、理性、伦理精神、宗教和绝对知识。书中描述了一般科学或知识的形成过程,“伦理精神”就是这个发展中的一个必要环节。作者把伦理看作真实的精神,区别了人的规律和神的规律,论述了国家、家庭和个人道德,以及个人对家庭和国家的义务。黑格尔反对个人主义,强调伦理的国家和全体。指出,个人只有在整体中才能得到快乐。作者反对“为义务而义务” 的观点,认为纯粹的动机缺少感性和现实性,而感性是对义务的否定,感性是属于物质的方面。指出,在伦理行为中,利己与利他、保存与牺牲、此岸与彼岸,应该是统一的。善与恶也不是绝对对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的。个人欲望应当符合理性,保持在适度的范围内。黑格尔还认为,道德行为不是从属于情感,道德是有意识性的,它依赖于对真理的认识。他指出,德行的享受,就是过“普遍性生活” 。在现实社会中,伦理关系的冲突,其因在于个人行为离开了 “普遍性” 的本质要求,自我意识的所作所为与现实相对立,就变成过失,而且也获得了罪行的意义。本书包含了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在黑格尔以后的著作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成为他的哲学思想的合理内核。

红鬃烈马

红鬃烈马

清代秦腔剧目。又名《回龙鸽》、《王宝钏》。作者不详。见《清稗类钞》著录。现存清末刻印和手抄的部分折子。根据鼓词《龙凤金钗传》改编。写唐丞相王允的三女王宝钏彩楼招亲,选中乞丐薛平贵。王允命女退亲,宝钏不从,被逐出相府,父女决裂。平贵因降服红鬃烈马得官,出征西凉,战败被俘,与西凉代战公主结亲,并继承王位。宝钏苦居寒窑十八年,写血书托鸿雁寄往西凉,平贵得信,赶回长安与其相会。王允阴谋篡位,平贵在代战公主帮助下发兵将其擒获,自立为帝,封赏宝钏、代战公主。剧中薛平贵形象的内涵较为复杂;王宝钏形象很有光彩,体现着古代妇女善良、坚韧等优秀品质。情节曲折迭宕,富于戏剧性,除梆子系统剧种外,在京剧、汉剧、湘剧、徽剧、粤剧等剧种中均有演出。

明仁宗宝训

明仁宗宝训

明仁宗朱高炽语录汇编。杨士奇等编纂。宣德五年(1430)成书,与《仁宗实录》同进。六卷。万历三十年(1602),吕本校订刊印,改为二卷。凡四十一子目,前有宣德五年明宣宗序。

老宣放言录

老宣放言录

《妄谈·疯话:老宣放言录》是宣永光以独特的见解深刻地分析当时的男女、情爱、婚姻家庭和性爱,以犀利的语言剖析了当时的社会、官场、人生和文化,作者旁征博引,说古论今,其中天文地理,中外文化,道德风尚无不涉及;更是谈及经商做官,内政外交、相夫教子,为人处世,且更多是对国政、社会、时弊的针砭批判。作者对当时中国前途之走向的预见,令人惊叹!《妄谈·疯话:老宣放言录》行文豪放,语言犀利幽默,笔触辛辣独到,让人一读之下顿觉畅快之感。《妄谈·疯话:老宣放言录》谈古论今,不慑当道之忌,笔触辛辣,不阿流俗之好。诠释豪情人生的态度,剖析官场弊事的怪象,演绎男女情爱的风韵,解读处世哲学的智慧。其内容穿越古今、无所不及,对男女、家庭、婚姻等问题的分析鞭辟入里,对社会、官场、人生的见解也是辛辣犀利。老宣也因其独特的思想和写作风格,与李宗吾并称为中国文坛的两位奇人怪杰。